好不容易熬过“七年之痒”,却逃不过区区“皮肤瘙痒”?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皮肤痒只是蚊虫叮咬或过敏

实际上,它更可能是神经性皮炎!

此病不大却很烦人,奇痒难忍常常使人夜不能寐。

神经性皮炎的学名为:慢性单纯性苔藓。它是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皮肤苔藓化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

在发病初期时,仅有瘙痒感,而无原发皮损。

由于搔抓及摩擦,皮肤逐渐出现粟粒至绿豆大小的扁平丘疹,圆形或多角形,坚硬而有光泽,呈淡红色或正常皮色,散在分布。

神经性皮炎为阵发性剧痒,夜晚尤甚。

很多神经性皮炎的患者会陷入恶性循环:越痒越抓→越抓越厚→越厚越痒。

1.局限性神经性皮炎

90%以上好发于颈部,其次为肘、骶、眼睑、腘窝等处。

首先感觉局部瘙痒,后出现集簇的粟粒至米粒大正常皮色或淡褐色、淡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稍具光泽。

2.播散性神经性皮炎

皮损表现与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相似。但分布广泛,累及头、四肢躯干等处,阵发性剧痒,尤以夜间为甚,影响睡眠,病程慢性,易反复发作。

许多神经性皮炎的患者,有用热水洗烫或是搓澡巾摩擦皮损的习惯。事实上这是错误的皮肤护理方式。

虽然患者感觉在洗浴过程中瘙痒减轻,但长期洗烫摩擦,会使皮损处更加粗糙肥厚,使病情加重。

科学、正确的做法是使用温水洗浴,浴后在患处涂药,坚持使用医学类护肤品,修复病变部位皮肤屏障功能。

一、病因

1.精神因素

目前认为是发生本病的主要诱因,情绪波动、精神过度紧张、焦虑不安、生活环境突然变化等均可使病情加重和反复。

2.身体因素

胃肠道功能障碍、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体内慢性病灶感染等,均可能成为致病因素。

3.局部刺激

如:衣领过硬而引起的摩擦、化学物质刺激、昆虫叮咬、阳光照射、搔抓等,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二、类型

中医认为神经性皮炎初起多为风湿热阻滞肌肤;

遇情志不遂、心火上炎、脾胃湿热以致气血运行失职,凝滞肌肤,病久耗伤营阴,血虚生风化燥,肌肤失养所致。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分为4个类型:

1.风湿热型

瘙痒处成片呈淡褐色,粗糙肥厚,阵发性剧痒,夜间尤甚。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治疗上需要清热祛湿,疏风止痒。

2.血虚风燥型

瘙痒处色淡或灰白,肥厚粗糙,常伴有心悸怔忡,气短乏力,女性月经量多等症状。舌质淡,脉沉细。

治疗上需要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3.肝郁化火型

瘙痒处色红,心烦易怒或精神抑郁,失眠多梦,眩晕,心悸,口苦咽干。舌边尖红,苔薄白,脉弦滑。

治疗上需要疏肝解郁,清热养血。

4.脾虚湿盛型

瘙痒处呈暗灰色,肥厚光滑,伴有腹胀纳差、便溏等症状。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厚,脉濡缓。

治疗上需要健脾除湿。

1.减少刺激

神经性皮炎反复发作不愈、皮肤局部增厚粗糙的最重要原因是:剧痒诱发的搔抓,所以患者要避免用力搔抓、摩擦及热水烫洗等方法来止痒。

2.放松紧张情绪

患者要保持乐观,防止感情过激,特别是注意避免情绪紧张、焦虑、激动,生活力求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3.调节饮食

限制酒类、咖啡、茶饮等;忌食辛辣刺激、厚味、油腻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维生素类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4.避免干燥

秋冬季节,气候干燥,皮损处应经常外擦保湿霜剂或乳剂,防止皮损干燥。夏季要注意防晒。

温馨提示:为了减少神经性皮炎的危害,应该及时到正规皮肤病科进行治疗,避免受到严重危害。

吃好睡好心情好,神经性皮炎不再扰!

有问题可留言或者私信我,觉得对您有所帮助,记得看后点击关注,后续内容更好看,也可以转发给身边朋友看一看!

记得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