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训结束了,可我却还有很多话来不及说

  作者丨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熬过了最漫长的七月,度过了最焦灼的等待,时间的手一挥,军校的生活就成了过往的绚丽,还来不及和父母诉说对未来的期待,我们又从归处踏上了征途,把满腔的热血打包进小小的背囊,穿越八月呼啸的暖风,穿过城市喧嚣的路口,最终来到这个不大的院子,与一群人相遇、相识、相知、甘苦与共,共同开启这段征途的第一章,集训。

  宁班长是我在集训中队遇到的第一个人。一个东北汉子为了体验军营生活只身来到这个距家千里的西南小城,在无数次的淬炼摔打中磨平了年少的棱角,也多了几分同龄人少有的干练与坚毅,不仅凭借自己过硬的军事素养在中队立稳了脚跟,还凭借自己出色的管理能力晋升为士官,时间沉淀不来的,军营都给了他。在宁班长的身上,我读懂了一句话,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当我们踌躇满志地穿上这身军装,呼天抢地要建功立业,往往热情很快就被深夜哨位的寒风吹灭,被午后训练的骄阳灼伤,但正是哨位让我们领悟了这身军装的意义,正是骄阳让我们扛起了肩章之上的责任。或许并不是每一个军营都令人热血澎湃,但是每一段军旅生活都不曾辜负青春。

  谢副中队长是单位的比武精英,担任本次集训学员的军事教官。副队长年长不了我们太多,但是各方面能力都非常出众,对待学员耐心很好,任何一个科目哪怕只有一个人不会,副队长也会结合理论讲解亲自示范动作,虽然为了给我们补课副队长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但是他没有在我们面前有过半句抱怨,对授课也没有半分懈怠。副队长提过,他是因为高考失利才转战军校。其实在我的身边不乏这样因为与理想大学失之交臂而来到军校的人,他们中间很多人和副队长一样,在这片军营热土,不仅练就了钢铁血性,也生出脉脉温情,生出对这片土地的些许眷恋,这或许就是军营的神奇之处,我们都曾恨她,恨她剥夺我们最绚烂的年华里享乐的权力与自由,但最终我们会爱上她,爱上她带给我们这场最酣畅淋漓的青春韶华。而今,我们已然挥别象牙塔,即将踏上一线带兵人的岗位,每个人都深知这一路并非坦途,但绝没有人会偃旗息鼓。

  集训的生活还被这样一群身影填满,晨光暮霭里是他们奔跑的身影,球场赛道上是他们挥洒的汗水,他们有最张扬的自信,披荆斩棘来到这里,余生便是戎马征途不问归处,他们有最拼搏的姿态,五年磨一剑,今朝功成此后便要仗剑天涯。

  我与这群优秀的未来的排长们相处的时间还不长,很多人还叫不上来名字,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每一个人都闪耀着青春的光彩。他们中间有的人武装五公里可以毫不费力跑到满分,站在终点给每一个冲刺的人加油;有的人单杠五练习可以完成地像教学视频里那样标准,然后准确无误地讲出每一个动作的技巧和要点;有的人能把战术动作做得行云流水,二十五秒完成全套单兵运动不碰一下低装网;有的人能把枪械的原理和零部件的作用说得头头是道,拆枪动作一气呵成,军校的时光于他们而言,是清晨的号角,是兄弟的情谊,更是一场野蛮生长,他们不仅练就了过硬的本领,练就了强健的体魄,练出了超乎常人的意志力,也让他们读懂了无悔,读懂了担当。我问过他们,学指挥苦不苦,当排长累不累,他们问我,披星戴月苦不苦,焚膏继晷累不累,但他们还说,既然选择如此,再苦再累也没想过后悔,既然来到了基层,就先扎根基层吧。扎根基层这四个字我不是第一次听,以前领导总说你们要有扎根基层的胆气与魄力,要有扎根基层的信念与决心,但真的当这四个字从同龄人嘴里说出来我才明白其中滋味,扎根基层大都意味着要放弃城市的熙攘与热闹;意味着难照料父母、难陪伴恋人;意味着穿上这身戎装,就要只把他乡作故乡。这样一条路,该有多么令人迷惘,但是这群少年,他们却用最青春的模样诉说着未来可期的寄望。也许前路有荆棘密布,但是我相信他们会披荆斩棘,也许未来也会遇到黑夜茫茫,他们同样能把希望点亮。

  总以为毕业不过庐山烟雨浙江潮,到头来才发现原来流逝的时光总凝结太多的不舍,就像三公里后汗水浸湿的衣衫有干透的时候,肌肉酸痛的小腿也总有恢复的时候,但是我们永远回不去那场终点有人等路上有人陪的三公里了。所以来到集训中队的第一天我便决定要将这甘苦都记录,待到爬过战术的淤青全消,练过单杠的手茧磨掉,我们还能记起如今的模样,记得班长带我们出早操时喊过的呼号,记得副队监考时的每一次鼓励,记得自己初入军营时的昂扬,记得自己曾立下的上下求索的誓言,记得自己曾定下的从头迈步的目标,记得自己曾许下扎根基层的承诺。

  集训一月必将如白驹过隙,我们相聚于此,也很快就要从这里出发奔赴一线工作岗位,谨以此文献给班长、副队长和排长们,愿我们别离有时,相逢亦有时,愿你们永远不忘初心,永远心怀希望,愿你们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