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雕像

喜歡出去換換環境,換換心情,但機會很少。上次兒子回來,聽說鄂爾多斯舉辦汽車方程式大獎賽,感到很新鮮、很驚奇。我一直覺得這裏和發到地區相比畢竟有點偏遠和落後。

兒子堅持要去觀看,說有他的偶像韓寒參加比賽。我們以前也就是在電視上見過賽車,沒有看過真正意義上的賽車,心想去開開眼界也是不錯的。

我們的票是三號下午的決賽,由於我和兒子沒有去過成吉思汗陵,而比賽地點就在成陵的附近,於是那天早早出發,直接到成吉思汗陵參觀。

一號二號下大雨,天氣驟然變冷,三號卻是秋高氣爽,風和日麗。我們到達成吉思汗陵後,看到遊人還不多。進入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高大氣派的牌樓,然後就是成吉思汗陵外的雕塑,雕像成吉思汗策馬向西,我方向感很差,覺的是向南,兒子給我解釋無用,然後無語,對他的媽媽無可奈何。

到達陵殿要上九十九個臺階,每組九節,共十一組,象徵着九十九層天,也是吉祥福祿的象徵,遠遠望去又像源源不斷的河水,源遠流長,永世不息。

大殿裏不準拍照,主殿裏有白色的成吉思汗雕像,背景就是雄宏的蒙元時代的疆域圖,讓人懷想當年大汗的金戈鐵馬,所向披靡。

這個陵寢其實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蒙古族殯葬習俗是肉身實行密葬,因此大漢入葬的具體位置歷經千年無從考究,現在祭奠的是成吉思汗的靈魂。

這裏每年有盛大的紀念成吉思汗的大型祭祀活動,成吉思汗後人達爾扈特人世代守靈,據說有700多年之久了,守陵人從古至今一直是世襲制,現在國家給與守陵人公務員待遇。

大殿南部就是祭祀臺,站在祭祀臺上,遠望周圍,茂密的叢林染上了秋日的暈黃,經幡飄飄,有許多虔誠的信徒膜拜天神一樣的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在世時是蓋天英雄,今天他是蒙族人的神靈,這裏的酥油燈歷經千年不滅,他的精神注入歲月的慢慢長河而永久不息。

匆匆參觀後我們在一個小鎮上找了一家當地有名的屈老五燴菜館用餐,然後纔去看賽車。短短一天裏歷經了歷史和現實的更迭。

鄂爾多斯賽車場剛修好,許多設施不完善,老遠就能聽到賽車震耳欲聾的嘶鳴聲,我說聲音太高,先生和兒子說是音響效果,不是賽車聲音。

等我們入場後,看到那些小巧的傢伙發出的聲音才知道這是真實的汽車聲音,不是先生說的音響效果。我就有一個感覺:這隆隆的轟鳴聲,讓人難以忍受。隆隆巨響,感覺比飛機起飛的聲音還大。

這個運動給我的感覺就是刺激、危險還有就是燒錢。

方程式比賽結束後還有摩托車表演賽,我們沒有觀看,實在是耳朵受不了那種摧殘了,兒子嚮往的韓寒比賽是是前幾天的房車比賽,已經結束了。

本來晚上要趕回婆婆家,結果一起看賽車的同學們挽留用餐。

先生抱怨說,這麼早喫什麼晚飯,聽說到郊區的莊園喫飯,於是我們又驅車到莊園附近的秦直道參觀。

秦直道是秦朝時修建的陝西到內蒙古的一條快速車道,相當於今天的高速公路。

夕陽西下,導遊給我們熱情的講解,大家都沒什麼興趣聽,因爲這是一個人文景觀,不是真正的秦直道遺蹟。

我覺的感受那時的文化也很不錯,我很認真的聽講,導遊看着我的眼睛滔滔不絕的講解着那段歷史,看來我尊重她的勞動,她也在回饋我。

參觀完博物館又看了模擬古戰場表演,是中原抵禦匈奴的戰場,其實就是馬術表演。觀看的人寥寥無幾。等走入一個蒙古包時被告知,在這裏用晚餐。我們都要換上匈奴人的服裝入席,男女服飾不同,大家互相觀看大笑不已,尤其男士衣服就像西遊記裏的牛魔王,我穿的衣服上掛着許多飾品,牛頭、玉片等等,叮呤噹啷一大串,讓人忍俊不禁。

真正讓人震撼的是晚間的匈奴文化演藝表演。大廳是四方形,主位上坐着東家一家和他的姐姐,我們分坐兩邊,倆人一桌,我們帶着兒子,是三人一桌。這是模擬古代匈奴皇家人宴席的場景。

落座後我才發現是包場,怪不得一直看到的遊人很少。真是夠氣派的招待。

晚上喝的酒不是蒙古酒,因爲都開車,只喝了一點紅酒,聽大姐說是澳大利亞紅酒,我不會品酒,但覺的很好入口。

最讓我驚奇和震撼的就是近在咫尺的表演。

主持人介紹說是匈奴文化表演,我感覺就是蒙古族表演。節目有蒙古舞、蒙古長調、祭祀表演,還有蒙古說唱也很有趣。

值得一提的是觀看了喫烤全羊的講究。雖說是生活在在蒙族聚居地,真還沒有見過喫烤全羊,蒙古族推車上有白色的紗罩,紗罩下是一個昂首的金燦燦全羊。

烤全羊展現大廳後,主人拿酒敬天、敬地、敬父母,然後在蒙古語解說中拿刀剪綵一樣,廚師現場剔肉,服務員給各個桌子上分送,程序繁瑣,虔誠,這是蒙族文化的展示,值得認真欣賞。烤全羊就是宴席的尾聲,歌舞表演也隨之結束。

感覺飯菜味道一般,但都是分餐制,十幾個人就五六桌,一個詞描述就是很講究。

很喜歡那些表演,感覺表演的很專業,很享受那些歌舞表演。

深夜回到城裏,一天裏感受了太多,元朝的大汗成吉思汗,現代的賽車,還有傍晚的秦直道本來是秦朝的事,不知道怎麼又感受了一回匈奴文化。感覺思維跳躍很大,很突兀,很累。

回來想想這就是身邊的風景,一樣豐富多彩。

秦直道

曲終人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