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出遊機會格外的多。上星期先生單位組織去錫林浩特草原遊玩,這個夏日我從中國版圖的雞尾到雞頭都遊覽過了,體驗了很多的草原,因此錫林浩特留給了未來再去。

上星期單位組織去河北的野三坡三日遊,我還是報名參加了,集體遊玩還是很不錯的,安全、熱鬧,心情也好。

聽介紹說野三坡距離我們有五百多公里,六七個小時就能到達,出發後導遊才說需要十個小時的時間,當時就有點後悔。

前段時間去新疆體驗了長時間坐車的痛苦,聽着長時間坐車就打怵。

一路上歡聲笑語,大家都出節目,我最害怕點着我的名,但還是被點名了。

由於工作性質,平時穿着打扮很嚴謹,出遊穿的比較休閒,大家都起鬨說我是明星範兒了,但唱歌一句歌詞也不會,還是好友幫我一起唱了《小城故事》。

和同事約好回去後一定去歌廳練歌去,回來卻沒有這樣的熱情了,不過以後要隨身帶着幾首歌詞是王道,不然總是尷尬和無奈。

我們早上六點出發,下午五點多才到了野三坡的上坡--魚谷洞,魚谷洞有個神奇的地方,就是每年穀雨前後,洞裏的泉眼裏就會冒出大量的魚,爲什麼這個季節會冒出魚,至今還是一個謎。

參觀魚谷洞,我是不感興趣的,一直不喜歡參觀這洞那洞的,但集體旅遊,還是隨大家了,參觀後,發現和去年在北京參觀的石花洞是同樣的地理結構,規模卻小的多,訊問後才知這裏距離北京一百多公里,石洞相同也就不足爲奇了。

喜歡那裏的小火車,坐上火車參觀景區,一邊是大山,一邊是池水,傍晚的秋意隨着微風吹拂在臉上,吹散了旅途勞頓,吹走了平日裏的煩擾。旅遊是個身累心閒的活動。

從魚谷洞出來到野三坡鎮住宿,路上一邊是大山,一邊是拒馬河,夜幕下,雲霧繚繞,不像是北方,到像是南方的景象。

野三坡的食宿很糟糕,一條小街,大多是旅店和出售土特產的店鋪,第二天我們去參觀野三坡的中坡,也是野三坡的精華—百里峽。

百里峽由幾個峽谷組成,幽靜的峽谷裏邊走別看,導遊讓大家跟緊她,不然會錯過許多美景,其實野三坡還是自然景觀優勝,不是什麼名山大川,用不着跟着導遊看這個山頭像什麼,那個野花有什麼意義。

她的解說有點牽強附會,不如幾個朋友自己慢慢走、慢慢看,峽谷裏涼爽的的風就是最好的饋贈。

從虎嘴峽到桃花峽要翻一座山,上下共2800個臺階,導遊介意大家坐纜車上下,聽着她滔滔不絕的推薦有點煩,我選擇自己爬山,平時堅持散步,對自己還是有點信心的,不過從山上下來還是很累的,停下來腿還發抖,感覺速度有點快了。

下午原本安排漂流,結果因爲前幾天發洪水停止漂流。

於是臨時改線路到北京的十渡遊玩,以前聽別人說十渡很有意思,去了才知道只是一個遊樂場而已,沒什麼意思。

晚上回野三坡看演出《印象野山坡》,同事想休息,不去看演出,但賓館條件太差,不能呆,街上沒什麼可溜達的,還是決定去看演出。

觀衆席是在露天場地,必須忍受蚊蟲叮咬,好在節目很好,舞蹈從混沌的遠古一直到抗日戰爭,主題鮮明,其中一曲舞蹈的配樂是《南風田園》,也許是熟悉曲子的緣故,對舞蹈也有一點理解。

人的認知有差異,導遊說最後的抗日舞蹈最好,有一個小矮人扮演日本軍官,而我覺的那段舞蹈最差,到是有個《魚舞》很好,根據魚谷洞的傳奇編排的。美麗的舞者給大家演繹了一個地區的歷史。

野三坡是燕山和太行山交匯的地方,以前一直以爲是“野山坡”,到了才知道是“野三坡”,上坡魚谷洞,中坡是峽谷,下坡就是拒馬河邊的野三坡鎮。

之所以叫野三坡,據說康熙西征路過此地,三坡人阻攔,康熙憤慨曰:“窮山惡水,野夫刁民”。因此就叫“野三坡”了,這裏主要的遊客是來自北京、天津和內蒙古三地,景色宜人,只是食宿太差,有待改善。

現在出去遊玩很少買東西,但還是買了土特產--核桃,先生說味道不錯。

野三坡,北方的丹霞地貌,卻有南方的景緻,值得一遊。

出去玩,回來後總要寫點片言隻語,這次回來卻沒有心情寫,單位忙,家裏忙,心亂,今天總算有點精神,用我記賬的手法寫下了那幾日的流水心情。

旅行要有時間,有體力還要有心情。

寫文章不需要體力,但需要心境,書寫的過程也是梳理思緒的過程。黨工部部長說此次出行主題是“親近自然,放飛心情。”看來很貼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