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著小說《孤城閉》以公主徵柔與太監梁懷吉的感情爲主線,到了電視劇《清平樂》主線換成了王凱的帝王感情,但是對張茂則與梁懷吉的獨立人格與尊嚴卻沒有改變,原汁原味移植過來。張茂則與梁懷吉兩代太監,在劇中屬於男二與男三的位置,雖然身份卑微,但都擁有一份想得而不能得對皇家女子的感情,因此也格外具有悲劇色彩。

歷史上的太監多是大奸大惡的負面形象,如趙高、魏忠賢、李蓮英之流,往往成爲王朝禍根。雖然也有鄭和這樣的文武雙全、素質超羣的太監,但畢竟太少。熱播電視劇《清平樂》給觀衆提供了另一個角度的太監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以凱凱王爲首,《清平樂》裏帥哥多如過江之鯽。演皇帝從小到大三個演員,朝堂上的大臣還有幾位狀元,都是個頂個的帥哥。諸多帥哥里,扮演太監張茂則的葉祖新以及其溫文爾雅,淡定從容的表演給觀衆留下了深刻印象。

張茂則與梁懷吉兩代太監,在劇中屬於男二與男三的位置,雖然身份卑微,但都擁有一份想得而不能得對皇家女子的感情,因此也格外具有悲劇色彩。

太監,作爲一種封建體制產物,千百年來一直被主流社會所鄙視。一方面是鄙視他們性徵殘缺,不能人事;另一方面鄙視他們的奴才身份,這個羣體從來就沒有受到過尊重,承受着巨大的壓力。

一提到奴才似乎人們就會想到沒有文化,身份低微。但皇家的奴才又有更高要求。除了粗使雜役體力活以及生活服務的太監,還有一部分太監要輔助皇帝及大臣做些文祕工作,以及維持龐大內宮運行的行政工作。這些工作需要一些具有文化素質的太監,到底將太監教育到什麼程度,以及太監在從工作中賦權多少,一直是個問題。教的多了想的多,容易生事。教的太少心智不開,做不好事。

那些品質優秀天賦過人的太監如果教育的好,控制得當會成爲服務皇家的優秀人才,例如畢昇或者鄭和。如果沒有做好制約,就成爲趙高、魏忠賢、李蓮英之流王朝禍根。不過即使做的再好,太監也只能是幕後英雄,不可能彪炳史冊。好的可以不講,壞的必須大批,這可能是那些禍國殃民的太監被歷史銘記的原因。

史書上大部分著名太監都是誤國之人,所以影視劇中大部分太監也是矮化甚至是醜化的。特別是香港影視劇,從《新龍門客棧》開創的風潮,太監都是臉塗的煞白、嘴脣血紅,武功高強卻毫無人性的形象。

相比較而言,大陸影視中太監形象則沒有那麼誇張荒誕。比較著名的有姜文演的太監李蓮英,以及吳剛曾經演過的高力士。姜文和吳剛都說過,他們扮演太監就是爲了挑戰演技極限,用心塑造與衆不同的太監形象。此次張茂則與梁懷吉兩個太監,是從小說原型起就做了人性化的正面設定。

具體的講,《清平樂》將太監設定成了“人”,而不是身軀殘缺、性格殘缺的怪物。既然是人,就有人的人格,感情與尊嚴。原著小說《孤城閉》以公主徵柔與太監梁懷吉的感情爲主線,到了電視劇《清平樂》主線換成了王凱的帝王感情,但是對張茂則與梁懷吉的獨立人格與尊嚴卻沒有改變,原汁原味移植過來。

史書中關於張茂則比較重要的記載是,宋仁宗發燒後神志不清大呼:“皇后與張茂則謀大逆。”對史書不能盡信也不能不信,張茂則是曹皇后親信,從而被皇帝起疑是肯定的。歷史上宋仁宗去世曹皇后聽政後,張茂則也得到了重用。史書一般都是極其中性客觀,只是陳述事實結果,不多做背景交待。張茂則與曹皇后無論是合作伙伴還是權力同盟,都要有一個關係基礎。這個基礎史書沒寫,就存在很大的想像空間。《清平樂》在把同盟基礎建立在“一個男子終生守護一個女子”的感情基礎之上, 梁懷吉與公主的也一樣。

梁懷吉和張茂則都是天資過人,性情溫和。史書裏記述梁懷吉與公主在園中喝酒遭公主婆母猜忌。史書從來不記小事,史書上再小的事情放在當時都會是驚濤駭浪,所以梁懷吉與公主的關係一定會比一般的主僕關係要更近一些。

梁懷吉與張茂則也不完全一樣,張茂則更有遠見,更懂得取捨與放下。被皇帝疑心後,他看得更遠一起,去了邊疆,暫時離開了風口浪尖。而梁懷吉更重情,不忍心做決斷,導致他和公主的事情幾近無法收場。

太監對於皇后與公主的感情,聽起來太驚世駭俗,但如果將太監看作一個有獨立尊嚴、人格與感情的人,那麼一切就都可以解釋。太監製度雖然過去了,但是少有藝術作品從人格與情感角度去回望這個特殊的人羣。《清平樂》從全新的視角講述太監的愛與哀愁,葉祖新飾演的太監張茂則的經典形象也將長久地留在人們心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