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揹負着建設美好生活新航道的夢想,2017年元月,長江航道局在測量中心設立網絡運行中心,全面負責長江數字航道建設實施,並對已建成的數字航道繼續提供技術支持,朱江彥憑藉專業的信息化技術,負責軟件技術相關工作。如今,在網絡運行中心的共同努力下,數字航道的分中心與主中心的硬件和軟件已經全面聯結,形成統一完整的長江干線數字航道系統,航道維護尺度、水位、航標等信息也能統一對外發布,長江沿線港航管理部門和各系統單位能夠享受到數字航道統一的數據交換服務,基本實現了“基層的數據能上來,總局的指令能下去”的目標。

辦公桌上的電話響不停,一會是軟件故障問題,一會又是硬件使用指導,顧不上喝一口水,掛了電話就得馬上聯繫相關單位解決。這就是長江航道測量中心網絡運行中心副主任朱江彥的工作常態。

雖是數字航道軟件標段的負責人,但他幾乎參與了數字航道的每一個環節,從數字航道前期規劃到建設,再到“一主六分七中心”順利聯通運行,他憑藉自己的專業與努力,以奮鬥之姿拼搏在數字航道的建設一線。

數字航道聯通“實戰演練”講解

勇!擔當數字航道規劃使命

從華中科技大學光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後,朱江彥曾在深圳華爲技術有限公司工作過兩年。憑藉專業的信息化技術,他在2011年加入長江航道測量中心(以下簡稱“測量中心”)從事電子航道圖3.0系統研發,並在3年後,借調原長江航道局前期辦,開展長江干線數字航道規劃與前期設計工作。在局工作期間,作爲技術骨幹,他參與完成了《長江航道“十二五”期數字航道工程建設成效預評估》等專題研究,組織完成了《長江干線數字航道(合江門至蘭家沱段)建設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與《初步設計》《長江干線數字航道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2016年底,長江航道局改革後將數字航道建設的重任交給了長江航道測量中心,朱江彥立即回到測量中心投身到如火如荼的數字航道建設中來,作爲當時部門內少有的具備數字航道建設經驗的同志,他主動承擔起了數字航道建設的重任,負責數字航道項目招標及合同簽訂、《長江干線數字航道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工程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的編制工作,並於2017年順利通過了長江航務管理局及交通運輸部的審查,爲數字航道主中心的建設及數字航道全線聯通奠定了基礎。

險!1400多個航標誤報警

揹負着建設美好生活新航道的夢想,2017年元月,長江航道局在測量中心設立網絡運行中心,全面負責長江數字航道建設實施,並對已建成的數字航道繼續提供技術支持,朱江彥憑藉專業的信息化技術,負責軟件技術相關工作。

2017年12月,重慶段數字航道開始出現大面積航標終端超時誤報警,“當時重慶段數字航道項目已經竣工,通過重啓數據庫和平臺軟件都無法解決問題。”2018年4月,峯值期間每天最高達到1400多個航標誤報,佔轄區航標總數90%以上,如果情況得不到妥善處理,航標繼續誤報警,將嚴重影響航道安全!接到險情警報後,朱江彥與同事連夜趕往重慶,在重慶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現場多次排查分析與技術研討後,最終將問題原因定位在數據庫,通過在數據庫中重建索引、分表分庫等操作,逐步消除了航標超時誤報警,併爲系統打上了補丁,5天內解決了問題。

數字航道技術講解

拼!連續10個月深扎基層一線

數字航道是時代發展的新生事物,它凝聚了長江航道人多年的心血汗水。“水運與航空、鐵路相比,落後太多了,我們必須主動改變、主動作爲、主動創新。”測量中心主任朱劍華表示,“數字航道是長江航道先進生產力發展的方向,只有全部建設聯通,才能推動航道事業進步,推進黃金水道發展!”

在長江干線數字航道合江門至蘭家沱段工程開工建設期間,朱江彥作爲項目軟件標段負責人,全面負責軟件標段及其他標段技術問題,爲了更快解決問題,推進項目實施進度,他直接駐紮在宜賓和瀘州兩地,“從武漢來回奔波會浪費很多時間,數字航道爭分奪秒,容不得耽誤。”

爲確保主中心與分中心的數據聯通,他甚至連續10個月深入到長江沿線6個數字航道分中心、基層處及船舶班組,進行數據交換與升級對接工作。

當他在外攻堅克難時,外婆卻去世了,沒能趕回來見外婆最後一面,成爲朱江彥最大的遺憾。

搏!備戰數字航道聯通運行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朱江彥的QQ個性簽名是:“不要讓未來的你,討厭現在的自己,奮鬥吧!”他這麼寫的,也這麼做了。

對待工作,他不推脫、不拖延、不敷衍,自學了Oracle數據庫知識、大數據、雲計算相關知識,竭盡全力做好每一項工作,幾乎每天第一個到辦公室,倒數幾個才離開。

即使在辦公室,朱江彥也一刻不得閒,不僅要與區域局溝通聯繫,引導梳理區域局的建設需求,獲得用戶單位的認同,少走彎路;還得加強對施工單位進度、質量和安全的管理,保持與長航質監部門、監理及設計單位及時溝通。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如今,在網絡運行中心的共同努力下,數字航道的分中心與主中心的硬件和軟件已經全面聯結,形成統一完整的長江干線數字航道系統,航道維護尺度、水位、航標等信息也能統一對外發布,長江沿線港航管理部門和各系統單位能夠享受到數字航道統一的數據交換服務,基本實現了“基層的數據能上來,總局的指令能下去”的目標。

目前,數字航道全面聯通運行順利實現,朱江彥又開始積極備戰數字航道系統“升級”,一方面,對航標、航道運行、船舶、物資等數據升級完善;另一方面,新開發了整治建築物、航道疏浚、跨攔臨河設施、安全環保、科技管理、信息化管理等模塊,讓數字航道的功能更加強大。

“信息技術日益發展,我會繼續不忘初心,奮力前行,爲長江航道信息化發展作出更多貢獻。”朱江彥如是說。

來源:中國水運報

作者:吳靜孫丹妮包芸 章志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