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0年,俄國沙皇瓦西里·舒伊斯基被波蘭軍隊所俘虜,本就處於“混亂時代”的沙皇俄國雪上加霜,皇位空懸長達三年。在這期間,俄國的大貴族一度做出妥協,承認“侵略者”波蘭國王西吉斯蒙德三世之子弗拉迪斯拉夫(後來的波蘭國王瓦迪斯瓦夫四世)爲新的沙皇,條件是後者必須改宗東正教。然而,貪婪的西吉斯蒙德此時卻已不滿足於把自己的兒子扶上俄國皇位,自以爲勝券在握的他,反過來要求俄國貴族承認自己爲沙皇,此舉激起了俄國人的憤怒,反抗波蘭侵略的戰鬥此起彼伏,尤其以愛國將領波扎爾斯基公爵和米寧指揮的民軍聲勢最爲浩大。

1612年11月4日,波扎爾斯基和米寧率領大軍解放了被波蘭人侵佔了數年之久的首都莫斯科,但此時滿目瘡痍的俄國,依然沒有自己的沙皇。國不可一日無君,1613年1月起,由來自俄國各個地區的貴族(波雅爾)所組成的縉紳會議,在莫斯科克裏姆林宮商討選舉沙皇的事宜,3月3日(儒略曆2月21日),全俄羅斯和莫斯科大牧首菲拉列特之子,不滿17歲的米哈伊爾·羅曼諾夫被選爲新的沙皇,由此開啓了長達300多年羅曼諾夫王朝統治的序幕。

縉紳會議選舉米哈伊爾·羅曼諾夫爲新沙皇爲什麼其他候選人出局了

其實年幼的米哈伊爾·羅曼諾夫只是其中的一個沙皇候選人而已。在縉紳會議的選舉過程中,王位候選人衆多,其中還包括家世顯赫的外國王室成員。

波蘭軍隊儘管被趕出了莫斯科,但仍然對俄國虎視眈眈,波蘭王子弗拉迪斯拉夫原本距離沙皇寶座就只有一步之遙,所以他以自己是由俄國貴族合法推舉的沙皇爲由,向波雅爾們拋出了自己的王位宣稱,但是此時俄波兩國已是結下了深仇大恨,讓一位波蘭人來當俄國的統治者自然是不受歡迎的。

俄國的另一個鄰國瑞典也推出了自己的候選人,國王卡爾九世之子卡爾·菲利普,他甚至還得到了民族英雄波扎爾斯基公爵的支持。

有的大貴族則推薦了英格蘭和蘇格蘭國王詹姆士一世爲沙皇候選人,稱“詹姆士一世與俄國人的理念相符,此舉將使得俄國可以藉助英國的商船向國外出口糧食”。

更誇張的是,就連那個嫁給前後兩任僞沙皇(僞德米特里一世和僞德米特里二世)的波蘭女貴族,“皇后”瑪琳娜·姆尼舍克,也要爲自己不足一歲的兒子伊凡(與僞德米特里二世所生)爭取皇位,她的主要追隨者包括了哥薩克軍隊領袖扎魯茨基和特魯別茨科伊公爵。這個野心勃勃的女人,後來甚至多次發動叛亂企圖推翻羅曼諾夫家的沙皇,而她和幼子最終死於非命。據說,目睹了兒子慘死的姆尼舍克,在臨終前,發出了一個詛咒,宣稱,迫害他們的羅曼諾夫家族統治者,有朝一日必將遭到“滅門”的報應。而1918年,羅曼諾夫王朝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七口被布爾什維克黨所處死,則更是讓人覺得,所謂的“詛咒”是真有其事。

縉紳會議討論沙皇人選

那麼,當時爲什麼考慮讓外國人來繼承王位呢?在波扎爾斯基看來,本國的名門望族恰恰是對這個國家和國君最不忠誠的,特別是在“混亂時代”,波雅爾們相互傾軋,爭權奪利,一再違背自己對君主的宣誓效忠,甚至爲了一己之私招來外國勢力,導致國家動盪不安。波扎爾斯基擔心,如果俄國仍像之前那樣推舉出一位“波雅爾沙皇”的話,將會導致舒伊斯基短暫在位期間的各種動盪死灰復燃,所以波扎爾斯基一度公開主張讓“瓦良格人”成爲俄國的新皇。

但是,縉紳會議主要由波雅爾組成,他們自然希望從本國大貴族中確定候選人。遺憾的是,幾乎所有候選人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

費多爾·姆斯季斯拉夫斯基是臭名昭著的“七波雅爾政權”的領導人之一,由於與波蘭人合作而導致自己聲名狼藉;伊萬·沃洛丁斯基被視爲是能力出衆的人選,但他本人卻主動放棄了競爭;戈利岑家族的領袖瓦西里此時還是波蘭的俘虜;波扎爾斯基和特魯別茨科伊在反抗波蘭軍隊的戰鬥中立下了功勳,但家族背景一般;而前朝王族(戈東諾夫和叔伊斯基),則不可避免地會讓人擔心動盪重現。

於是,王位候選人問題變得非常棘手,縉紳會議面臨着一個艱鉅任務:由誰來繼承王位才能讓各方都能接受,使國家團結起來,結束動盪的局面?

爲什麼是米哈伊爾·羅曼諾夫?

俄國沙皇米哈伊爾·羅曼諾夫

17歲的米哈伊爾·羅曼諾夫,此時還是一位不諳世事的小青年,從他身上完全體現不出年輕有爲的樣子。自1612年的冬天開始,米哈伊爾·羅曼諾夫與母親隱居在位於科斯特羅馬的家族領地,爲了躲避波蘭軍隊,他很快又躲進了當地的伊帕季耶夫修道院,一直到縉紳會議選出新沙皇前,他都沒有離開過這裏。然而,歷史發展的進程卻改寫了他的命運。

米哈伊爾·羅曼諾夫能被提名爲沙皇的候選人,首要因素還是顯赫的家世。米哈伊爾的姑祖母安娜斯塔西婭,是伊凡雷帝的第一任皇后,羅曼諾夫家族也就成了外戚,從而聲望大大提升,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伊凡雷帝在安娜斯塔西婭去世前的統治,呈現出了自由寬鬆的氣象,與其晚年的暴政形成了鮮明對比,這一點讓羅曼諾夫家族獲得了不少的好感。米哈伊爾的父親費多爾,被沙皇鮑里斯·戈東諾夫視爲其皇位的威脅者,於是強迫其出家爲僧,從而失去王位宣稱權,從此,費多爾·羅曼諾夫就更名爲菲拉列特教士。1609年,僞德米特里二世任命菲拉列特爲全俄羅斯牧首(當然其權威範圍僅限於僞沙皇控制區域內)。隨着波蘭入侵了莫斯科,作爲國家最高宗教領袖的菲拉列特由於不願意擁立波蘭國王西吉斯蒙德三世爲俄國沙皇,於是被後者擄去,被囚禁在波蘭長達九年,儘管如此,菲拉列特牧首在神職人員和哥薩克中還是受到了敬重。

菲拉列特牧首,沙皇米哈伊爾的父親一開始,只有少數的波雅爾支持米哈伊爾·羅曼諾夫,費多爾·舍列梅捷夫是他們中最積極的支持者。在縉紳會議召開前後,舍列梅捷夫與仍被波蘭人囚禁的菲拉列特牧首通信,菲拉列特在回信中並不認爲自己的兒子會得到縉紳會議的青睞。舍列梅捷夫竭力地遊說其他波雅爾,讓其相信,年輕的米哈伊爾會是一位“人畜無害”的統治者,不會限制貴族的權利,相反,他會成爲貴族的傀儡。不過,在初步的投票中,米哈伊爾並未得到足夠多的票數。

在選舉進行期間,縉紳會議曾經要求米哈伊爾前往莫斯科,以讓波雅爾們觀察其是否具備擔任統治者的能力,但羅曼諾夫家族的支持者們卻竭力阻止了這一想法成爲現實:一個稚嫩、膽怯、經驗不足的皇位候選人如果出現在公衆面前,將會給縉紳會議的代表們留下極其不好的印象。謝列梅捷夫等人繼續施展口才,向大家證明,從米哈伊爾當時所處的科斯特羅馬多姆尼諾村至莫斯科的路途非常危險,而且這一路上有很多敵人想要謀害米哈伊爾。俄羅斯著名作曲家格林卡的代表作歌劇《伊凡·蘇薩寧》(又名《爲沙皇獻身》)講述了愛國的農民伊凡·蘇薩寧爲了把波蘭侵略者引入俄軍的包圍圈而英勇犧牲的事蹟,而這個民間故事的另一個版本便是,波蘭軍隊想要抓獲未來的沙皇米哈伊爾·羅曼諾夫,於是便強迫伊凡·蘇薩寧爲其帶路,蘇薩寧寧死不從,將敵人帶進了難以穿越的沼澤地,使得年輕的沙皇得以倖免,所以蘇薩寧最終是“爲沙皇獻身”,而成爲了一個深受敬仰的人物形象。在激烈的爭論過後,羅曼諾夫黨成功地說服縉紳會議撤銷了讓米哈伊爾前來莫斯科的決定。

哥薩克是米哈伊爾·羅曼諾夫的支持者中不可忽視的力量。在縉紳會議進行期間,哥薩克軍隊雲集在莫斯科爲羅曼諾夫家族造勢。起初,波雅爾們推出的候選人名單中,並沒有羅曼諾夫的名字,於是,哥薩克軍隊在阿塔曼(首領)們的率領下向縉紳會議施壓,其中一位阿塔曼是這麼說的:

王公、波雅爾和莫斯科的貴族們,你們的選舉一點都不遵從上帝的意願,而是按着自己的性子肆意妄爲。只有費多·尼基季奇·羅曼諾夫(菲拉列特牧首)纔是德高望重,受上帝眷顧的俄羅斯領袖,而他的兒子米哈伊爾·費多羅維奇·羅曼諾夫纔是天命所歸的全俄羅斯和莫斯科的最高統治者……

莫斯科迎接新沙皇的到來

面對哥薩克擁立米哈伊爾·羅曼諾夫的呼聲和壓力,1613年2月7日(儒略曆),縉紳會議突然宣佈暫緩選舉沙皇的進程,待兩個星期後再做決定,他們聲稱是要利用這段時間去了解民意,實際上,他們的打算是讓哥薩克們在此期間無事可做,從而自行離開,不再爲羅曼諾夫造勢。而哥薩克不但沒有離開莫斯科,反而還進一步地向莫斯科的權貴施壓,要求選出一位“合乎民意”的沙皇。後來,一位波蘭的將領告知被囚禁中的沙皇父親費拉列特牧首米哈伊爾登基的消息時,也直言道:“是頓河哥薩克們將您的兒子推上了莫斯科的王位!”

波扎爾斯基如何走上“造王者”之路

在整個選舉過程中,波扎爾斯基一直都是焦點人物之一。“把俄羅斯從亡國的邊緣拯救過來”足以讓波扎爾斯基成爲沙皇寶座的有力競爭者,但他最終還是婉言謝絕了各種推薦他當沙皇的建議。

讓我們重新回到波扎爾斯基遊說縉紳會議推舉瑞典王子繼位一事上。1612年秋,俄國民兵抓獲了一名瑞典間諜,將其囚禁至次年一月。在縉紳會議召開前夕,波扎爾斯基卻突然將該間諜釋放,將其歸還給瑞典人,還致信給佔據諾夫哥羅德的瑞典軍隊統帥德拉加爾迪。波扎爾斯基在信中稱:他本人以及大多數的波雅爾都支持瑞典王子卡爾·菲利普成爲沙皇。

但是,事實證明波扎爾斯基誤導了瑞典人。因爲縉紳會議內部早已達成共識:不會選舉外國人當沙皇,新沙皇只會在“受上帝眷顧的莫斯科人”中產生。波扎爾斯基實際上是在有意識地矇騙率領軍隊對俄國虎視眈眈的德拉加爾迪和所謂的受到“廣泛支持”的候選人卡爾·菲利普,以阻止瑞典方面干涉俄國的皇位選舉。當時俄國的外部形勢依然嚴峻,波蘭軍隊尚未完全趕出國土,他們依然對莫斯科產生嚴重威脅,如果瑞典軍隊也想趁火打劫的話,那後果將是不堪設想的。

波扎爾斯基公爵

很顯然,波扎爾斯基公爵放出的“煙幕彈”產生了效果,很好地穩住了野心勃勃的瑞典人。於是到了2月20日(儒略曆)那一天,波扎爾斯基順理成章地把瑞典王子拋到一邊,提名羅曼諾夫家族成員擔任沙皇,緊接着就在縉紳會議推舉米哈伊爾·羅曼諾夫繼任沙皇的文書上籤了字。作爲一位“造王者”,波扎爾斯基也獲得了崇高的地位。新沙皇加冕後,他被授予了波雅爾頭銜,還得到大量的封地。在塗聖油儀式上,由皇叔伊凡·羅曼諾夫、特魯別茨科伊公爵和波扎爾斯基向米哈伊爾-羅曼諾夫分別授予象徵沙皇權威的“三件套”——王冠、權杖和金球。整個儀式象徵着“祖國的拯救者”把國家權力交到新沙皇手中。

此後直到1642年去世,波扎爾斯基公爵都在忠心耿耿地爲米哈伊爾沙皇效力,先後擔任了督軍、地方行政長官、外交官等職務。俄羅斯和波蘭的戰爭在新皇繼位後的二十年間還在斷斷續續地進行,波扎爾斯基公爵多次擔任“救火隊長”,阻止了波蘭軍隊的入侵企圖。而在1632年,俄軍在斯摩棱斯克戰役遭到慘敗後,波扎爾斯基指揮着不足萬人的部隊在波軍前往莫斯科的道路上殊死抵抗,讓波軍遭受了巨大的損失而無力繼續前進。1634年,俄波兩國簽訂了“波利揚諾夫卡和約”,波蘭國王瓦迪斯瓦夫四世(就是前文提到了宣稱俄國皇位的波蘭王子弗拉迪斯拉夫)正式放棄了對俄國沙皇頭銜的宣稱權。波扎爾斯基在三十多年戎馬生涯的最後一仗,再一次拯救了俄羅斯。

米哈伊爾·羅曼諾夫與貴族

縉紳會議的沙皇選舉結果塵埃落定,莫斯科方面派出了一個使團去到科斯特羅馬迎接米哈伊爾·羅曼諾夫登基。新沙皇的母親瑪爾塔(俗名:克謝尼婭·舍斯托娃)是一位見識不凡的女子,鑑於此前的幾任沙皇都是死於非命,她不希望自己的兒子重蹈覆轍,於是一邊向使團成員稱:米哈伊爾資歷淺薄,能力平庸,不是沙皇的合適人選,你們應該另找他人登基。另一方面又含淚懇請兒子不要接受皇位。米哈伊爾猶豫了很久,才最終同意登基。1613年7月21日(儒略曆7月11日),米哈伊爾在莫斯科正式戴上了沙皇的冠冕莫諾馬赫王冠,開始了羅曼諾夫王朝的統治。1619年,沙皇父親菲拉列特牧首被波蘭人釋放,此後他作爲俄國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直至1633年去世,俄國的國內外形勢也逐漸好轉。而這次縉紳會議選出的新沙皇不過是一位平庸、懦弱的統治者,米哈伊爾·羅曼諾夫於1645年病重駕崩,年僅49歲。

參考文獻

А.Л.Станиславский: 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в России XVII в Казачество на переломе истории//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Мысль , 1990 г.

Утвержденная грамота об избрании на Московск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о Михаила Федоровича Романова, 1614 г. // Проект Российского военно-исторического общества 100 главных документов российской истории

Дмитрий Володихин: Земский собор 1613 года, 2013г//М. Журнал Наш современник , № 3, 2013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