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人公這種矯枉過正的斷舍離,就是被曲解的“性冷淡風”,在扔掉一切的同時也喪失了煙火氣生活的快樂,屬於消極式的“性冷淡”。4、性冷淡風不等於與中式審美相悖。

1、性冷淡風不等於極簡

何爲性冷淡風?官方說法是Normcore,即極簡主義的有味說法,代表着極簡與剋制,是去繁求簡的高級智慧。

事實上,它更多的是對極簡主義的調侃,最初來源於人們對MUJI的生理性冷淡聯想,棉質襯衫、沒有腰線、素色極簡,看上去永遠一副淡淡的禁慾氣息,從而得名“性冷淡風”。

真正的極簡主義是生活及藝術的一種風格,本意在於極力追求簡約,並且拒絕違反這一形態的任何事物,表現上它是視覺上的刪繁就簡,本質上是對品質和功能的重視。

日式風格和北歐風格被認爲是極簡風的代表,受歷史文化與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日式極簡與北歐極簡在風格、材質、顏色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後現代主義的日式極簡,在設計中善用明度高飽和度低的木材、竹子、陶瓷做材料。現代主義的北歐極簡,在設計中善用明度高飽和度高的金屬、木材、織物等做材料。

2、性冷淡風不等於斷舍離

對物品的斷舍離 

去年的2月份,一部叫《我的家中空無一物》的6集日劇,刷爆了我的朋友圈,劇中主人公的家空無一物,東西都去哪了呢?都被她親手扔掉了!主人公是“過度極簡”的推崇者,把斷舍離做到了最高的境界。

普通的勺子可以用來調料,計量勺就扔了;大碗可以用來洗菜,洗菜盆就扔了;兩條毛巾可以替代浴巾,浴巾就扔了。

佔空間的沙發會讓房間變小,扔了;老公送的第一個生日禮物,完全沒用過,扔了;最後甚至連不經常帶的結婚對戒也扔了。

而斷舍離真正的含義並非如此:

1、斷=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

2、舍=處理掉堆放在家裏沒用的東西;

3、離=捨棄對物質的迷戀,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

主人公這種矯枉過正的斷舍離,就是被曲解的“性冷淡風”,在扔掉一切的同時也喪失了煙火氣生活的快樂,屬於消極式的“性冷淡”。

斷舍離更多的是對生活方式與人生的思考,當做完了取捨,就會發現生命中的哪些東西對你來說是最重要的。

對色彩的斷舍離

被曲解的極簡性冷淡風在斷舍離物品的同時,也斷舍離掉了色彩,色調停留在了黑白灰的層面,原本溫暖明亮的色彩統統被捨棄,只留下沒有一絲溫度的“黑白灰”。

曾有網友吐槽自己的裝修經歷:

裝修前,確定了性冷淡風格,爲了帶範、逼格高冷,從硬裝到軟裝,傢俱到牆紙,全是黑白灰三色。裝修後,發現每天從996的公司回到家裏,就猶如從一個鋼鐵叢林裏又走進了另一個工業廠房,身心得不到絲毫放鬆。

把簡單的設計元素,進行有機地編排、整合,達到以少勝多、以簡勝繁是極簡的最高境界。

但過度簡單化的性冷淡風,漸漸捨棄了設計感,展現出來的盡是簡單粗陋,原本有色有味有情的細節之處,變爲冷冰冰、黑白灰的鋼筋水泥。

3、性冷淡風不等於高級感

“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解救不了。”——木心

爲了擔心別人說自己不懂審美,我們開始一昧追求所謂的“高級感”,不知何時有着黑白灰永不過時說法的性冷淡風成了高級感的典型代表。

不合時宜的性冷淡風,不僅不會增強高級感,還會降低你對審美的認識。

4、性冷淡風不等於與中式審美相悖

提到中式審美,很多年輕人就會情不自禁的搖頭拒絕,因爲在他們看來中式審美是大紅大綠金燦燦、高山流水大銅錢、龍飛鳳舞牡丹花。

小編想說這不是中式審美,是土味審美。真正中式審美的極簡性與高級感絲毫不遜於性冷淡風。

因爲我們是喜歡熱鬧、性格溫和的民族,即便是樸素極簡也十分注重生活氣息,與極簡主義的剋制、低調、冷靜、距離感相比,中式極簡更有文人雅士的風骨與煙火氣,在潤物細無聲中展現出簡約之美。

脫胎於明式傢俱的極簡主義,與中式審美並不相悖,相悖的只有被曲解了的性冷淡風與被誤解了的中式審美。

只得其表不得其意的拿來主義設計,其實是一種審美懶惰。不求神似只求形似的膚淺理解,曲解了“極簡”的真正含義。

與其一昧的追求外在形式上的斷舍離,不如去聆聽自己內心最真實的聲音,給生活刪繁就簡,享受真正的極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