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頭投資者抄底中行原油寶導致穿倉倒欠銀行錢的事件正在持續發酵。4月20日,國際油價大跌,美國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因21日到期結算價暴跌超300%至-37.63美元/桶,創下歷史首次負值紀錄。在彼時還未完成移倉且持有中國銀行原油寶的投資人,由於本次公佈的結算價爲負值,不僅要虧光本金,還需補繳交割款項。

中行原油寶鉅虧事件引發軒然大波,4月22日晚,中行發佈公告對原油寶產品做出說明。但投資人對中行仍存在廣泛質疑:產品設計規則是否存在重大漏洞?產品風控是否到位?亦有業內人士表示,中行此類產品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方面或存在瑕疵。

業內人士也提示,個人投資者投資石油期貨,基本的前提是要對期貨市場、交易規則、風險敞口等有所瞭解,應在相關條件具備的情況下謹慎參與,還需對風險做更多的評估和預判。

截至今日收盤,中行A股股票收跌1.98%,報3.46元人民幣,H股收跌1.37%,報2.870港元。

數據來源:同花順APP截圖

焦點一:產品設計規則是否存在重大問題?

原油寶產品實際上就是俗稱的“紙原油”,即個人憑證式原油,投資者按銀行報價在賬面上買賣“虛擬”原油,個人通過把握國際油價走勢進行操作,賺取原油價格的波動差價。

來自中行網站的介紹顯示,原油寶,即個人賬戶原油業務,是指中國銀行面向個人客戶發行的掛鉤境內外原油期貨合約的交易產品,按照報價參考對象不同,包括美國原油產品和英國原油產品。其中美國原油對應的基準標的爲“WTI原油期貨合約”,英國原油對應的基準標的爲“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並以美元(USD)和人民幣(CNY)計價。中國銀行作爲做市商提供報價並進行風險管理。個人客戶在中國銀行開立相應綜合保證金賬戶,簽訂協議,並存入足額保證金後,實現做多與做空雙向選擇的原油交易工具。原油寶是賬戶交易類產品,賬戶中的原油份額不能提取實物。

工行、建行、交行等其他銀行也有類似的”紙原油“產品,投資人廣泛質疑的是,爲什麼中行的產品出現鉅虧,其他銀行卻沒有,是否中行產品設計存在問題?

根據中行4月22日發佈的公告,原油寶產品掛鉤境外原油期貨,類似期貨交易的操作,按照協議約定,合約到期時會在合約到期處理日,依照客戶事先指定的方式,進行移倉或到期軋差處理。其中,移倉是指平倉客戶持有的全部當期合約,同時開倉下期合約;軋差是指僅平倉客戶持有的全部當期合約。根據協議約定並提前公告,4月20日爲原油寶美國原油5月合約當月的最後交易日,交易截止時間爲北京時間22點。

根據相關產品說明書,中行和工行等其他銀行掛鉤美國原油的產品,最後交易日的時間設定是不同的。中行的最後交易日與工行等其他銀行相比,要更加靠近NYNEX(紐約商品交易所)美國原油各個月份的產品交割日。換句話說,中行當初設計的強制展期操作(或結算)的時間點要晚一些。“移倉窗口”的時機選擇是諸多投資人質疑的關鍵點。

一家國內期貨公司專家表示,各個銀行在設計產品時會互相參考,在大的交易機制設計上不會存在大的問題。不過,工行、建行等在4月早些時候就提前做了“移倉換月”的動作,即把五月到期的合約換成六月或者更遠月份的合約,這是一個簡便、有效進行風控的方式。因爲在進入交割月之後,市場上往往剩下兩類投資人,一類人在博最後的投機機會,另一類人是爲了交割拿到實物。如果不參與交割,最好提前了結頭寸離場。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業務創新部負責人劉明磊表示,紙原油產品在國內出現已經至少七年了,總體上來說風險是可控的。“這次事件主要因爲沒有預料到全球疫情爆發的情況下,美國原油期貨會出現這樣一個極端行情。事實上,4月初以來,針對可能出現負油價,現貨市場報價有所顯現,上市WTI期貨的芝商所做了一些相應的準備,4月15日剛發佈測試公告稱,如果出現零或者負價格,所有交易和清算系統將繼續正常運行。由於時間緊急,銀行的交易系統和風控體系來不及同步調整,這種交易所端和客戶端的不匹配就容易導致風險的暴露,疊加極端行情下流動性枯竭,不易平倉。”他說。

焦點二:中行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上是否得當?

也有業內人士提出,對於原油期貨交易本身這種比較專業的交易產品,銀行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方面是否存在不足?

中行官網顯示的原油寶(個人賬戶原油業務)適用對象爲,境內外具有完全民事行爲能力,對原油市場有一定認識且具備相應風險承受能力的個人客戶。相關風險提示爲,“原油寶交易面臨包括政策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在內的各種風險。受國際上各種政治、經濟因素及突發事件的影響,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實時波動,客戶應充分認識到此項業務可能涉及的風險,並自行承擔價格漲跌波動引起的投資交易風險。”中行官網信息還顯示,原油寶交易起點低:交易起點數量爲1桶,交易最小遞增單位爲0.1桶。

據記者採訪瞭解,客戶在購買原油寶產品時需先做一個風險測試,通過風險測試即可購買。

網絡上近兩日流傳的一張原油寶產品的宣傳圖引發廣泛關注,圖上寫有“原油比水還便宜 中行帶你去交易”的宣傳語。

有業內人士表示,這種宣傳方式側面顯示出一些銀行的分支行工作人員並非非常專業,未能準確提示原油期貨交易風險的問題。

劉明磊表示,從金融適當性的角度來說,銀行將包括“原油寶”在內的類似業務做成了一個交易型理財產品,正常市場情況下,銀行和投資者承擔的風險是可防可控的,卻可能導致這些產品在風控機制和處理流程上並沒有像常規的期貨產品那樣設計得很嚴密。但這次出現“負價格”這種極端罕見的風險,就意味着不能按照常規的理財產品的風險來對待,這裏面的強制平倉流程該如何觸發、責任分擔機制該怎麼設計、投資者適當性該怎麼規定,值得深入探討。

上述國內期貨公司專家表示,投資者教育工作還要深入去做,分析這一整個事件,投資人在對合同條款的理解的深度上、對整個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走勢的把握上,並不是完全沒有問題。“價格爲負這種極端的情況之前誰也沒見過,銀行和投資人都是在面臨一個新的情況。對於銀行來說,要更多的做好投資者教育的工作,這也應該是銀行應盡到的義務。而對投資人來說,還需對風險做更多的評估和預判。”他說。

提示:投資者需充分認識原油期貨投資風險

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期貨是雙向交易,不僅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部分銀行原油期貨投資,採用保證金模式,但原始資金的波動風險較大,甚至可能出現交易虧損大於保證金等情況,更適合具有相關交易經驗、具備較強風險承受能力的專業人士。投資者應該充分認識其中的風險,在相關條件具備的情況下謹慎參與。他說,個人投資者投資石油期貨,基本的前提是要對期貨市場、交易規則、風險敞口等有所瞭解。投資者不僅要熟悉期貨合約的特點,交易規模,掌握期貨交易規則,熟悉影響期貨價格的因素,還要對石油的政策屬性、投機屬性等方面有較多的認識和理解。

劉明磊也表示,原油期貨和相關產品交易本身專業性很強、風險也較大,不建議不瞭解市場和規則的普通投資者貿然參與。監管機構和金融機構應該出臺相應的規定來補上這些漏洞,適當提高投資者准入門檻,加大交易產品講解培訓力度,強化對極端風險預判和處置能力。

劉明磊說,此次紙原油風險的出現,雖是黑天鵝事件,但也暴露出了從監管層、銀行到投資者等多方的問題,包括監管層對於這種跨境產品對金融機構和投資者的風控能力要求預估不足;產品設計方則沒有及時測試“負價格”極端場景對投資者權益的影響;投資者的教育培訓以及投資者自身的風險控制意識等不足,這些都需要後續進一步反思和完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