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它其實是一個換位思考的過程,通過這一互換的過程,孩子能瞭解家長的心,也能知道父母的付出以及辛苦。而這也是很多家庭最容易出現的一個問題,家長覺得孩子不懂得感恩,其實孩子對父母的做法根本沒有正確的認識,因此總會產生一些誤會。

李女士這段時間心情非常好,前段時間還處於跟孩子的矛盾中,因爲李女士工作比較忙,週末的時間都在加班,所以孩子跟奶奶更加親密。

爲了調整這一狀態,李女士跟孩子互換了一下角色,李女士做孩子,孩子做媽媽。孩子假裝自己是媽媽,拿着媽媽的包去上班:""寶寶在家裏要乖哦,媽媽下班之後就回家。""李女士也學着孩子的口吻,撒嬌地說:""寶寶要買新玩具,不買新玩具我就哭"",李女士跟孩子都非常享受這難得的親密時光。

在我們周圍,很多家長總在孩子面前樹立權威,總想要控制孩子,因此大多數家庭其實都存在一些問題。

一、現在家庭出現的一些問題

1、孩子不理解父母

小朋友的世界是非常簡單的,對父母的付出以及辛苦也沒有正確的瞭解,導致孩子根本不知道家庭的不易以及父母的不易,以爲爸爸媽媽很輕鬆。而這也是很多家庭最容易出現的一個問題,家長覺得孩子不懂得感恩,其實孩子對父母的做法根本沒有正確的認識,因此總會產生一些誤會。

2、父母不理解孩子

中國父母對於孩子其實也缺乏一定的瞭解,雖然每個人都曾有過童年時期的經歷,但實際上每個人在小時候,經歷的過程都是不一樣的。家長不可能把自己的經驗放到孩子身上,因此與孩子之間很容易會出現誤會。

在小朋友成長的過程中,家長總免不了對孩子進行管教,而這些管教在大人看來是應該的,但由於身處的環境不一樣,孩子也會無法接受。

孩子與父母之間的問題,其實用文章前面,李女士跟孩子""角色互換""的遊戲就可以很好的解決,它換的是專制與控制慾,不換的是平等和愛。

二、那麼什麼是角色互換呢?

它其實是一個換位思考的過程,通過這一互換的過程,孩子能瞭解家長的心,也能知道父母的付出以及辛苦。而家長通過這一互換的過程,也能放下自己的架子,用心去感受孩子的想法。

三、那它有哪些作用呢?

1、孩子能理解父母的不易

通過這一遊戲,孩子能知道自己平時有多麼拖拉以及懶散,當孩子扮演父母時,他們也會非常頭疼,這樣孩子就會知道,父母在面對自己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心情。當孩子能站在父母立場去看待問題時,就能知道爸爸媽媽平時有多麼不容易,知道父母有些脾氣也是正常的,從而對父母更加寬容。

2、家長能緩解與孩子的關係

通過這些互動,其實雙方都能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待平時的自己,在換位的過程中對彼此有了一個更好地瞭解。父母也能意識到自己問題的存在,能夠用更輕鬆以及真誠的態度去跟孩子道歉,除了道歉以及解釋之外,家長也會用更正確的方式,去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愛。

3、展示對方需求

對於父母來說,這是在模仿孩子,但其實也是在解放自己。沒有人願意承受生活的重擔,在被壓力踐踏之後,我們也想回到已經回不去的童年,哪怕只有一會兒,也會想將內心的壓力放下。在扮演孩子的時候,家長也能稍微放鬆一下,並且向孩子展示出需要被照顧的需求。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他們遲早要經歷的事,因爲父母總有老去的一天,也有需要依靠自己的時候。

結語:

孩子跟家長從來不是敵人,家長跟孩子之間應該是平等的關係,角色互換可以讓雙方能夠做到互相尊重及理解。當雙方在家庭中都感覺到疲憊的時候,不妨來上一場這樣特殊的遊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