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鼎立局面形成之後,孫權並沒有停止自己前進的步伐,他雄心勃勃地全力投入王霸事業的爭鬥中。

第一,爭奪荊州,控制長江。

“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這是魯肅初見孫權,在君臣合榻對飲時,向孫權提出的戰略方針。這條方針對於孫權,就像“隆中對”對於劉備一樣重要,所以史家又稱之爲“吳中對”。它是孫權一直在努力以求的戰略目標。“吳中對”的核心問題是全據長江。全據長江的第一個目標是“剿除黃祖”,這一目標早在赤壁大戰以前就完成了。公元208年,孫權派大將甘寧攻滅黃祖,奪得了江夏(治今湖北鄂州)。

全據長江的第二個目標是“進伐劉表”。劉表早在曹操南下途中死去,其子劉琮統轄的荊州也在赤壁大戰之後分而爲三:荊州北部的襄襄陽等地在曹操手中;南郡(治今湖北荊州市西北)、江夏爲孫權所佔;劉備得到江南四郡。因爲南郡治所江陵爲周瑜佔據,劉備既不能越過江陵向北拓展勢力,又不能打通江路向西進取益州,於是向孫權借荊州。爲了現固孫劉聯盟,也爲了多給曹操樹立敵人,孫權聽從魯肅的意見,把江陵借給了劉備。因此赤壁戰後荊州的大部分不在孫權手中。

全據長江的第三個目標是“竟長江所極”,也就是謀取長江的上游地區益州。還在孫、劉兩家和好的時候,孫權就提出共同謀取西蜀的建議,但是遭到了劉備的拒絕。周瑜親自率兵前往,又被劉備重兵阻擋。益州後來被劉備奪取。

這樣,魯肅當年在“吳中對”中提出的全據長江的戰略目標就集中在爭奪荊州的問題上。儘管歷代都有人批評孫權在爭奪荊州問題上,目光短淺沒有遠見,爲一城一地的得失而不顧孫劉聯盟的破裂等等,這些批評不是沒有道理的。但站在孫權集團的立場上看,他實在也有不可不爭奪、不能不爭奪的理由。他爲了鞏固孫劉聯盟盡了自己的努力。借給劉備荊州,又“進妹固好”,可是劉備並“非久屈爲人用者”,他“結好孫權”的目的是爲了發展自已的勢力,以圖謀天下。作爲盟國,他揹着孫權獨自奪取西川,得了益州還是不肯歸還荊州。

荊州位居江東上流,扼江東之門戶,如果等到劉備勢力壯大,順流東下,就要危及東吳的安全。因此孫權爲保住江東,也有必要索回荊州。就是力主鞏固孫劉聯盟的魯肅,也爲荊州的歸還問題同劉備進行過多次外交的、軍事的鬥爭。魯肅病亡以後,新任大都督呂蒙則力主用武力奪取荊州。他的方針得到了孫權的贊同,於是在關羽率領主力北上攻打曹操所屬樊城的時候,呂蒙採取“白衣渡江”的策略,襲殺了關羽,一舉奪回了荊州。

第二,繼續討伐山越,消除國內隱患。

三國鼎足之勢形成以後,山越的豪帥又多次受別國的指使,興兵作亂。如鄱陽豪帥尤突、丹陽豪帥費棧,都是接受曹操的印綬之後,作爲內應起兵暴亂的。陸遜曾指出山越問題對東吳政權能否鞏固和發展的大問題。

換而言之,孫權要想立足江東,與曹魏、蜀漢爭雄,必須解決山越這一國內隱患。孫權解決山越問題主要採用鎮壓和安撫兩手。

公元217年,丹陽豪帥費棧“煽動山越”,爲曹操作內應。孫權派遣陸遜討伐,陸遜乃“益施牙幢,分佈鼓角,夜潛山谷間,鼓譟而前,應時破散”。這次討伐取得了很大的勝利。接着又乘勝平定了丹陽、會稽、新都(今浙江淳安)三郡的山越。陸遜以“強者爲兵,羸者補戶”的辦法,得到精卒數萬人。

公元234年,孫權又派諸葛恪爲撫越將軍去解決丹陽的山越越。雖然前次陸遜率兵討伐已得數萬人,但在山地的深遠之處,還有莫能盡擒的山越武裝,爲了徹底解決這一江東的腹心之患,諸葛恪採用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新策略,很快讓山越居民投降。

這時江東內部的山越問問題大體得得到了解決,山越強者爲兵,弱者補戶,不但加強了東吳軍事力量,又增加了江東政權管轄的民戶,從而使東吳的的國力得到了增強。

第三,開發江南,拓地嶺南、夷州。

孫權在“攘外安內”的同時,又致力於開發江南的經濟建設。他鼓勵人民開荒屯田東吳的電田分兵電和民電。從事兵電的土兵,既要打仗也要種田,參加民屯的屯田客只要種地交租,政府免除其兵役。在孫權統轄的大部分地區都推行了屯田。僅毗陵(今江蘇常州)一地,參加電田的男女就有數萬口之多。

屯田給東吳政權的穩固和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好處,一方面保證了軍糧供應,增加了財政收入;另一方面,大批避難而來的流民有了土地,從而保證了國內的穩定。更重要的是屯田擴大了耕地面積,發展了東南地區的農業生產。農業的發展又帶來了交通的開發和商業的交流,促使東吳因此出現了繁華的空前盛況。

東吳憑藉國力與強大的曹魏抗衡,是三國中延祚最長的國家,這不能不說是得益於孫權開發江南的經濟政策。

後世有些人對孫權沒有興師北伐多有異議,認爲他“劃江自守,偏守一隅”,然而,事實上,孫權並非如同有人所想象的那樣,是一個只知守業而沒有進取精神的人,他即位後採取一系列措施,爲實現“恢宏王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