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王爲繼承先父文王的遺志,徹底推翻暴君殷紂王,於公元前1027年大興兵馬,以姜尚(現在人們所說的姜太公或姜子牙)爲軍師,聲勢浩大地向商都進軍。”姜尚是個足智多謀的人,他對商王朝大勢已去,必然滅亡,早已成竹在胸,就隨機應變地對武王解釋:“ 軛折爲三,是要我們把兵馬分爲三路,出奇制勝。

修武在商代末期叫寧邑,傳說武王伐紂時,曾在此駐軍休整。
周武王姓姬名發,當時爲西伯侯,封於岐(今陝西西安)。武王爲繼承先父文王的遺志,徹底推翻暴君殷紂王,於公元前1027年大興兵馬,以姜尚(現在人們所說的姜太公或姜子牙)爲軍師,聲勢浩大地向商都進軍。在大軍到達寧邑,逼近商都邊境時,天突然下起雨來,一連三日不止。武王望着空中淅淅瀝瀝的雨點,心情十分煩躁。當兵馬距寧城不遠的時候,他車上的軛 又突然折爲三截,戰車擱置在泥濘中。武王的思想更加猶豫起來,認爲是不祥之兆。姜尚對武王情緒的變化,看得十分清楚,卻在一旁靜思不語。
武王見軍師不說話,便詫異的問道:“軛折爲三,天雨三日不止,難道是天意不讓我伐紂麼?”姜尚是個足智多謀的人,他對商王朝大勢已去,必然滅亡,早已成竹在胸,就隨機應變地對武王解釋:“ 軛折爲三,是要我們把兵馬分爲三路,出奇制勝;天雨三日不止,是爲我們洗滌戰馬,消除疲憊,以利再戰。”
姜尚一解釋,武王便精神大振。隨即在寧城駐軍休整,操練兵馬,修造武器。之後,兵分三路,一舉攻下了商都朝歌,武王從此建立了周家王朝。
因武王伐紂時,在寧邑休整隊伍,修造武器的緣故,後來寧邑就改名爲“修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實行郡縣制,始設修武縣,屬三川郡管轄。從開始設縣至今,已有2227年。
三千多年來,修武之名歷代傳承一直延續下來,成爲中華大地上最古老的縣名之一。修武縣已被聯合國地名專家組中國分部授予千年古縣稱號,正式列入中國地名遺產保護行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