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關於鄱陽湖花海,既然已經有前人拍攝的美圖供我們觀賞,少去這一個地方也無妨。立刻變成了草原花海。

從古至今,滄海桑田都是一個詩意縹緲的存在
需要朝來暮去,時光荏苒
很少有人能親眼見證
然而最近
卻有人真的拍到了“滄海桑田”
豐水期煙波浩渺
萬般翠綠
純淨清澈
彷彿是澤國水鄉
▼▽▽▼
一入秋
湖水竭澤,陸地裸露出來
立刻變成了草原花海
候鳥成羣
天翻地覆
▼▽▽▼
湖中的落星墩也露出水面
“今日湖中石,當年天上星”
這座平時的湖中小島上了岸
變成了一座獨特的“小山”
一朝爲“海”,一瞬成“山”
網友驚呼:這就是現實中的滄海桑田啊!
秋爲“桑田”
蓼子花海美如畫,候鳥齊飛春歸來
每年11月鄱陽湖進入枯水期
湖底變陸地
蓼子花都會迅速爬滿乾涸的土地
讓這裏變成最浪漫的花海
本該是萬物蕭條的季節
卻偏偏蜂飛蝶繞、熱鬧非凡
粉色的蓼子花,更是唯美夢幻
把整片陸地裝飾成春天的樣子
每年前來過冬的候鳥也成羣結隊抵達
萬鳥齊飛好不壯觀
讓整片花海都靈動起來
燕鷗是動物中的“飛遠冠軍”
大老遠飛來不容易,成羣在湖面歇息
而潔白如雪的白鷺
到了這麼美麗的地方
忍不住振翅追逐、引吭高歌
“長脖老等”蒼鷺,平時捕魚就很有耐心
在水中一站能站幾個小時
現在也三三兩兩漫步在花海中
漫遊、覓食
悠然自在的像是“畫中仙”
落日時分
湖面一縷斜陽
給這幅畫卷添上第一筆油彩
漸漸地給水面鋪滿
鴨蛋黃一樣的暖色調
真正的落霞與孤鶩齊飛
最後,太陽徹底進入水面的前一刻
一片金黃渲染,水天一色
山、水、與花海、鳥羣
組成一幅美麗畫卷
讓人沉醉其中,流連忘返
夏爲滄海
水上公路如仙境,誤入千與千尋漫畫裏
看着花海絢爛
誰能想到在剛剛過去的夏天
這裏還是碧波盪漾的水域滄海呢?
作爲中國第一大淡水湖
也是中國第二大湖
整個水系在豐水期都美不勝收
南磯鄉段
從春天起就成了百草豐茂的大草原
隨着豐水期的到來
慢慢變成溼地
綠色的地毯鋪天蓋地
開車穿行其中
心曠神怡
永吳公路段
更是有絕美的水上公路
每當走到這裏
就像走進了千與千尋的漫畫場景
正常情況下
這條公路都是可以常規通行的
只有當夏天汛期到來
水位超過18.67米
這段路面就會被淹沒
水中有路,路天一色
彷彿一條通向二次元的神祕之路
晴天時候
湖面煙波浩渺
藍天白雲映襯着波光粼粼的湖面
大氣磅礴的景色不輸青海湖
夕陽西下
漁船落日,剪影煢煢
詩意不輸桂林灕江
壯觀而美麗的鄱陽湖
吞吐長江,容納五水
海闊天空,水天一色
漁舟唱晚,氣定神閒
無數的日升日落,一晃已有數千年
“滄海桑田”這麼美,但只可遠觀,勿要褻玩
雖然鄱陽湖這麼美,一年四季皆奇景;
雖然小編以前也經常說希望大家出門走走,看看世界;
但這次,小編卻非常不建議大家親身去看,從攝影師的鏡頭裏一窺“滄海桑田”之美即可。
爲什麼呢?
因爲風景雖美,沒素質的人卻太多。
每年聞風而動的遊人如織,在花海草原燒烤野炊、放風箏、溜孩子.....更有甚者,不顧已經入秋湖水冰冷,下水拍照、捕撈,一通折騰。
當然,走的時候,也是輕輕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垃圾,全留下遍地狼藉。
而鄱陽湖,不僅僅是一個旅遊景點那麼簡單,它關係到整個長江水系的生態平衡。
要知道鄱陽湖生態溼地,是長江下游的氣候的肺臟。在調節長江水位、涵養水源、改善當地氣候和維護周圍地區生態平衡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也就是說,它的生態意義遠大於旅遊意義。
這裏同樣也是湖泊化的淡水水產養殖水域,是長江中一些珍貴魚類漫遊、產卵與育肥的場所。
鄱陽湖候鳥自然保護區,更是經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裏的白鶴種羣約佔全球的98%以上,也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大的鴻雁羣體所在地,鴻雁數量達3萬隻以上。保護區還棲息着54種國家級保護動物,有13種鳥類被國際鳥類保護組織列爲世界瀕危鳥類。這裏被譽爲“珍禽王國”、“中國第二長城”。
如此純淨,屬於大自然的一個地方,希望它更屬於自然,而不是屬於破壞和污染。
雖然相信,堅持把文章看到這裏的您,一定不會是在旅行中亂丟垃圾、破壞環境的沒素質之人。
但是,少一個人去,就少一份生態壓力。
畢竟近年來,全球生態平衡破壞都在加劇,關於極端氣候的新聞和事件也層出不窮。地震、特大臺風、山洪海嘯......雖然很多不是發生在自己身邊,但每次看到,都彷彿看到了世界末日......
曾經有位網友說過這樣一段話:
所以,關於鄱陽湖花海,既然已經有前人拍攝的美圖供我們觀賞,少去這一個地方也無妨。
不是隻有抵達的地方,才能叫遠方。每多一份剋制,就是對維護生態環境做出了貢獻。
美景值得一看,但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更值得保護。
您說對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