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房艳辉 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房氏陶瓷绘画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辽宁省陶瓷艺术大师,辽宁省陶瓷艺术专委会副会长、沈阳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沈阳法库艺术陶瓷研究所所长。他从事陶瓷绘画20多年,作品色彩浓淡有致、格调高雅,远销日本、俄罗斯、法国、雅典、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代表作《紫气东来》长两米、宽一米,填补了东北不能生产大型瓷板画的空白。

在北方瓷都法库县,有一户房姓人家,五代人精于陶瓷绘画艺术。

从清朝末年房家祖辈烧制的瓷盘、瓷碗,到第五代传人房艳辉生产创作的东北首幅大型瓷板画《紫气东来》,房氏陶瓷绘画艺术已走过了百余年传承之路。

祥云笼罩下的山水,饱含深情的诗作,中华文化之美汇聚一方瓷画之中,达到画意、诗意、瓷意的相融共情。这一幅幅瓷画作品背后,离不开创作者房艳辉的坚守与匠心。

五代人的瓷画梦

房氏陶瓷绘画艺术传到房艳辉手上,已经是第五代。

他的祖太爷房宝英,生于1887年,祖籍山东。因生活所迫,清朝末年成为一名烧窑工。房宝英与生俱来的绘画天赋,没有被不熄的窑火遮盖,他偶尔在瓷器上作画,意外得到老板赏识,改行做了瓷画画匠,房氏陶瓷绘画艺术由此诞生。

房艳辉曾听太爷房殿平讲起,祖太爷那时的土窑炉多烧红松、油松,所做的瓷画以杯、碗、盘等日常生活用品为主。直到太爷房殿平从山东辗转来到东北,落脚法库,房家人才成立了自己的手工作坊。

也许是见多了家里的瓷盘瓷碗,儿时的房艳辉对陶瓷绘画并不感兴趣,反而更喜欢宣纸上作画,画一些花鸟、人物图案。他的第一件瓷画作品能够出炉,还要感谢年龄虚长其几岁的叔叔,“我12岁那年,二叔不顾爷爷反对拿回来5个泥胎,他说你不要怕,大胆画。当时,我用青花料画的卷草纹图案,做了5个小瓶,最终选出来一个,在家里的小土窑里烧了足足两天。”至今,房艳辉还记得瓷瓶出窑的情形,“日盼夜盼,见到烧制好的小瓶乐得不行,尽管瓶底有些烧歪了,但图案非常清晰。”

两次拜师学艺路

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让房艳辉爱上了祖传的陶瓷绘画。

20多岁时,他的水平已超越叔叔。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土窑渐渐被电窑取代,眼见着家里断断续续烧制的瓷盘、瓷碗卖不上价钱,房艳辉想到去北京学艺,对房氏陶瓷绘画艺术进行创新改良。

在北京半工半读的三年,房艳辉师承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宜宣,后在李老师的引荐下又结识了天津美院的书画家胡嘉良,潜心学习国画。这段时间,他的绘画技艺和艺术修养有了质的飞跃,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回到家乡法库后,房艳辉开始尝试将国画精华运用到陶瓷绘画中,他在创作内容上增加了山水、人物,烧制的器皿也由盘、碗扩展到瓶、罐、瓷板等等,提高了房氏陶瓷绘画的艺术含金量。过去,房氏祖辈的绘画作品色彩单一,很少使用过渡色,房艳辉大胆改良,多种色彩并用,烧成难度极大。回忆起第一次使用电窑炉的经历,房艳辉仍心有余悸,“整条街的变压器都烧跳闸了,一窑的东西都烧坏了。”

32岁那年,房艳辉再次踏上求艺之路。他南下景德镇,一边学习画画,一边学习烧成技术。几经探索和研究,房艳辉的瓷画作品烧成后达到了与纸绢画一样的视觉效果。

填补东北瓷画空白

一件上乘的瓷画作品,不仅要有瓷绘的高超技艺,更离不开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意韵。

受父亲影响,房艳辉自小喜欢历史,独爱古时文人墨客笔下的诗意山水。每幅画作旁,他都习惯配上一首小诗,逐渐形成“诗书画瓷”一体的艺术风格。2005年底,房艳辉在法库文化馆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一炮打响,迎来了人生新的转折。

此后的十几年间,房艳辉参加了13届东北陶瓷产业博览会和5届东北文化产业博览会,画了4000余件陶瓷作品,远销日本、俄罗斯、法国、雅典、澳大利亚等国。2008年,房艳辉参与绘制的奥运礼品瓷画《马球图》《蹴鞠图》被雅典博物馆收藏;2010年,他创作的瓷板画《春花正茂》入选中韩艺术交流展;2012年,“房氏陶瓷绘画艺术”入选第五批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房艳辉成为代表性传承人。

荣誉接踵而至,房艳辉没有停下创作的脚步,法库的自然风貌、人文历史,给了他全新的灵感。2014年,他为法库白鹤大剧院设计制作的大型陶瓷壁画《鹤舞法库》在第四届沈阳法库白鹤节上展出,惊艳四座。2015年,房艳辉采风构思一个多月,绘制两米长、一米宽大幅瓷板画《紫气东来》,填补了东北不能生产大型瓷板画的空白。

不拘泥“传内不传外”

如今的房艳辉,已经是陶瓷绘画艺术领域的名家,他的一幅作品曾卖出20万的高价。与陶瓷绘画相伴多年,房艳辉希望将这项技艺传给年青一代。

从2007年起,房艳辉开始招收陶瓷绘画学员,免费开班授课,现在已有多名学员达到独立创作水平,并考取了国家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在房艳辉心中,不应该局限于“传内不传外”的老思想,“陶瓷绘画是艺术瑰宝,不能停滞在某一代人身上。只有源源不断的传承和创新,这项技艺才能走得更远。”

醉心于陶瓷绘画创作的房艳辉,始终保持平和淡雅的心境,不愿因为赚钱而将工作室变成相同作品的流水线。这些年,他不断突破自己,绘画内容上独创“主题国画”表现形式,强调每一幅作品的故事性。烧成技法方面,将高温陶瓷颜料和低温陶瓷颜料联合使用,釉上彩与釉下彩同时存在一幅画作之中,让房氏陶瓷绘画艺术兼具观赏、收藏、学术多种价值。

“画画、写作使我粗粝的生活变得优雅绵长,在漫长的岁月里,才能更从容地去染指流年。”正如房艳辉诗中所写的那样,陶瓷绘画已经成为他的终生信仰。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唐晓诗/文 李浩/摄

沈阳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沈阳网)编辑 王沛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