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发展史上,有两个特别相似的选手,一个是万达。在020爆发的当年,一直在实体行业驰骋的万达也想在虚拟互联网分一杯羹,2014年由百度、腾讯、万达三家合股的万达电商公司——飞凡网高调上线。总投资达50亿,预计投资将达200亿,誓要将其打造成最大的O2O电商公司。但两年后三大巨头散伙,万达电商谢幕。

另一个就是今天的主角顺丰电商。有媒体消息称顺丰社区生鲜超市顺丰优选近日将上海、西安、武汉等多地的门店关闭。媒体对于关店潮的质疑,顺丰称是战略调整。即使真是如此,这让大家不得不想起顺丰电商近十年的坎坷发展历程,至今都是扶不起的阿斗。

万达电商有得力的盟友支持,顺丰电商有快递业源源不断的用户。最终他们有着几乎相似的结局。

顺丰在2010年就已经进入了电商产业,当时国内的第一批电商平台都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当年阿里的双十一购物节才刚刚兴起,全天的成交额都不及2018年1分钟的交易额。京东还是一个以3C为主的电商平台。物流建设也才刚刚起步。当下正红的拼多多、小红书等新式电商平台都还没有诞生。因此顺丰电商起步的时间一点都不晚。或者说,这九年多时间里,顺丰至少有多次可以成功的机会。但顺丰一次都没有抓住。

顺丰电商最早上线的一个项目叫“E商圈”,利用自己快递产业的服务优势,E商圈主要销售一些标准化程度较高且对服务有一定的要求的3C数码产品和食品。同时为了发展电商业务,顺丰在2011年还获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可即使如此,E商圈最终是败了。

到2012年顺丰电商业务调整思路,开始向冷链方向发展,退吹生鲜电商平台——顺丰优选。当时在顺丰内部顺丰优选项目成了它发展的重中之重。根据王卫当时的设想。顺丰优选通过顺丰冷链配送可以建立很高的竞争壁垒,还不会有很高的运营成本。快递本身可以快速的接近产销地。立项不错的项目,在顺丰内部发展的并不顺利。

六年多的时间中顺丰电商几乎是年年换帅。业务发展没有统一定调。明明有笨鸟先飞的优势,但直到2016年9月顺丰优选才开出第一家线下实体店,大约也就是一年后盒马鲜生在杭州开出了第一家门店。顺丰虽然出发的早,但真正动身的时候显然已经晚了。

即使如此,顺丰对电商业务表现出了极度的不稳定,因为在优选上没能做出大的成绩,顺丰依托自己线下的快递网点推出顺丰嘿客,在极短的时间内开出了2000多家门店。后来又大面积关店。合并到顺丰优选。即使在此之后的两年顺丰还是搞出了各种名目的电商平台。现在顺丰旗下运营的电商业务只有顺丰优选和丰趣海淘两个项目。但运营的一点都不成功。

顺丰这些年在电商的试错始终局限在一个圈子之中,无论是王卫还是顺丰电商的CEO都想着依靠顺丰快递庞大的网点优势来做电商或者零售业务。不能说这样的思考方式不对,但顺丰优势和消费者真的贴近吗?顺丰虽为快递行业老大,但它服务的对象其实主要还是企业用户,消费者并不占多数。而服务企业用户和为消费者搞零售业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客群和服务方式,两者之间没有某种必然的联系。

做零售想的是如何解决消费者的需求痛点,是从需求出发;做企业主要讲求的是服务,如何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王卫眼中顺丰做电商的优势并非一定存在。有较高壁垒的顺丰航空货运、顺丰直营网点这些与电商没有任何关系。要说有优势的话就是物流成本优势和资金品牌优势。

顺丰电商业务现在想要重新发展起来几乎不太可能了,伴随顺丰发展起来京东、天猫模式已经不是最新、最好的模式了。社交电商、社区团购成了当下的潜力股,顺丰对于这些更是没有任何优势。

特别声明:本文为DoNews签约作者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转载请联系DoNews专栏获取授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