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豪車,有高檔辦公場所,名下還有快餐店、車行、農場、砂石場……泉州泉港31歲的男子黃某,用“包裝”出來的身份,將十來名女性騙得團團轉。僅其中兩名受害者,就被騙340多萬元。前日下午,黃某在豐澤區迎津街一小區被豐澤刑偵大隊抓獲,並因涉嫌虛構身份、僞造投資項目被刑拘。

落網時,黃某交代,自己僞裝成四十幾歲,顯得成熟穩重,更容易取信於他人;專挑三四十歲的女性下手,是覺得這個年紀的女人手頭有閒錢,家裏的經濟大權一般都掌握在她們手中,就算一時被騙老公也不會察覺。

目前,此案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投資車行一年多 近200萬元打水漂

林女士於2016年初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黃某。那時,黃某每天開着豪車,還經常換,有高檔辦公場所,做着各種投資。“據說他身家好幾億元,我周圍很多朋友都認識他。”林女士說,黃某對外稱老婆兒子長期定居香港,女兒在英國留學;還說在老家泉港有水庫、農場、砂石場,在臺商區有4000多平方米的廠房,泉州市區還有店面、別墅、樓中樓等。而他出手也很闊綽,經常請朋友出入各種豪華場所,還表示家裏有寶馬、奔馳、保時捷等好幾輛車,有需要可以找他借。“我找他借了幾次,確實都是豪車。”

2016年6月,黃某稱自己手頭有個做二手車生意的項目,低價買進高價賣出,一輛車10天左右就能獲利好幾萬元。林女士心動了,想着有點閒錢便投資了。前面3輛車,黃某都“履約”了,大概7至10天,林女士獲利3萬多元。而之後,黃某開始以“車輛違章,暫時沒法過戶”等理由一拖再拖。前後一年多時間,林女士投資了近200萬元。多次追討無果,林女士讓黃某寫了借條。

上週,林女士將借條給一個朋友看,朋友發現裏面的身份證號碼只有16位。報警後一查,該身份證信息是假的,黃某也不是他對外宣稱的1973年出生,而是1987年出生。

5年後再聯繫 女子被騙140多萬元

被抓後,黃某一開始否認自己詐騙,稱都是生意往來,贏了是運氣,輸也要輸得起。經調查,黃某根本沒有倒賣二手車,他開的保時捷帕拉梅拉、奔馳、寶馬等豪車都是租來的,所謂房產更是子虛烏有,除了經營一間負債累累的快餐店外,他算是“三無”人士。

而靠那家快餐店,他騙了十來位女性投資者。據其交代,投資最多的是泉州的一位張女士,共140多萬元。張女士稱,她和黃某2013年認識,當時黃某想追求她,但她“沒看上”,雙方就沒繼續來往。直到2017年,張女士發現黃某幾乎每天都會在微信上曬豪車、豪宅,還跟各界人士一起喫飯、喝酒、泡茶、健身。2018年初,張女士主動在微信上和黃某打招呼,之後又給黃某的快餐店投資了52萬元。後來,黃某又以自己貸款500萬元,銀行正在審批一時資金週轉不來,找張女士借了90萬元。直到案發,民警電話通知張女士,張女士還不相信,反而把民警當騙子。

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4個月前的一天,有4名投資者在黃某的辦公場所意外碰頭,她們沒有意識到被騙,反而追問黃某如何重新分配股份。

昨日,豐澤刑偵大隊經辦民警介紹,這些受害者都很大意,均被黃某精心包裝出來的身份迷惑了,從沒想過看其身份證。事實上,黃某在和每一名受害者籤合同時,用的都是他隨機想出來的身份證號碼。

據瞭解,黃某來自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父母都是農民,他中專畢業後,靠打工賺錢,2013年之前和朋友投資車行和店面,欠了很多債,最後只能借錢還債,拆東牆補西牆,越借越多,進而走上行騙之路。

海峽都市報記者黃曉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