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說法,女人的心情是這個家庭幸福的晴雨表。初聽到這句話時,我是有些震驚的,好似突然揭開了我內心的一個長久疑問。因爲我的家裏,性格暴躁的父親如果哪天開心,家裏纔是興高采烈的;如果哪天父親是陰雲密佈的,我們小孩子在家裏就是謹小慎微,笑都不敢大聲的。所以從小就認爲能決定一個家庭氛圍的,是那個“掌權”的人,也許是經濟大權,也許是吵架聲音最大的那個。

媽媽的那頓立冬餃子,是溫暖冬天的開始

但是看到這句話後,細細回憶起來,家裏每每幸福感爆棚的時候,都是媽媽在忙前忙後的佈置。最記憶深刻的就是包餃子。平日家裏包餃子都是媽媽或者爸爸自己搞定,唯有立冬和過年的餃子,媽媽是堅決要組織全家人齊上陣的,多多少少每人都要乾點活。媽媽的理由是立冬包餃子喫餃子,冬天不凍耳朵。

媽媽的那頓立冬餃子,是溫暖冬天的開始

爲什麼會有那樣的錯覺?明明是媽媽在製造家庭裏的溫馨和幸福,爲什麼會把家庭幸福感的功勞放到父親頭上?我想大概是因爲父親的怒火給我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而忽略了媽媽綿綿細雨般的溫柔。正是媽媽的溫柔細膩,纔給了我們幼年和少年時期感受到來自家的安全感,纔會有我們現在生而爲人的堅韌性格。回想起來,若是當時媽媽也被爸爸的暴躁性格影響,也是暴躁的或是抑鬱的,那我們記憶中那一頓頓立冬的餃子宴可能就不存在了。

媽媽的那頓立冬餃子,是溫暖冬天的開始

我也是快四十歲的人了,每聽到立冬兩個字,鼻子就已經聞到了餃子的香味,其實已經不太記得當初的餃子都是什麼餡的了。總記得的是媽媽溫暖的笑容,和爸爸不厭其煩教我們如何捏餃子,告訴我們他的爸爸曾經給縣太爺做飯的,再說我們姐妹朽木不可雕,最後嘲笑我們的笨手笨腳,說讀那麼多書的人比不上他一個沒文化的。老人家現在70多了,仍然是我們家餃子包的最快最好看的那位。

媽媽的那頓立冬餃子,是溫暖冬天的開始

而喫了這頓餃子之後,冬天就真的沒那麼冷了。記得小時候,冬天特冷,走在上學的路上,手冷腳冷的的時候,我會因爲包過立冬的餃子還喫過立冬的餃子,而暫時忘記嚴寒,因爲堅信,我已有抗寒護身符,這個冬天不會凍着我;我用同樣的理由安慰着妹妹,她也非常堅信。時至今日,對於立冬餃子的這份迷信依然深藏我內心深處。每每遭遇“寒冬”,我的解決方式就是去餃子店喫餃子,一份解決不了就喫兩份。那熱騰騰餃子的霧氣就是我的能量之源,這個方法屢試不爽。隔着嫋嫋的霧氣,我能感受到來自媽媽的鼓勵和堅毅。

媽媽的那頓立冬餃子,是溫暖冬天的開始

立冬是寒冬的開始,有了媽媽的這頓餃子宴,寒冬對我們就是溫暖的開始。當時也很難想象,一頓在媽媽眼裏普通的家宴,會成爲她女兒人生的力量源泉。媽媽現在可能也不會理解,我也不會去和她說。我只會告訴媽媽,她拌的餃子餡最香,她的餃子餡切碎的肉比別人家剁碎的肉香。

媽媽的那頓立冬餃子,是溫暖冬天的開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