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部作品是以法国印象派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伦敦中一位平凡的证券经纪人突然心血来潮要学画画,继而放弃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巴黎和塔希提岛寻求梦想,最终用画笔将生命的价值注入绚烂画作中的故事。生活中的我们太习惯用普世的价值观去衡量别人的所作所为,把执着追梦的人看成行为古怪的傻子,把为名利操劳的人当做人生的楷模。

如果要我推荐一本具有力量的读物,那一定是《月亮与六便士》。

它的作者英国著名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20世纪世界文坛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家,也是被读者誉为"全世界最会讲故事的人"。

在毛姆众多作品中,他从不刻意弘扬人性的善与美,也从不随意贬低人性的丑与恶,面对复杂的人性和不可知的人生,他更愿意做一个"无所偏袒的观察者",让读者自己去认真揣摩人物特点。

正是这种优雅而老道的艺术手法,使他笔下的人物更加真实,即便阅历尚浅的读者也能从他的作品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这种带有玩味性的创作手法,足以给人振聋发聩的力量感。

《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中,毛姆对人性的洞察和挖掘更是淋漓尽致,引得文坛轰动一时。

这部作品是以法国印象派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伦敦中一位平凡的证券经纪人突然心血来潮要学画画,继而放弃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巴黎和塔希提岛寻求梦想,最终用画笔将生命的价值注入绚烂画作中的故事。

整部作品中包含了作者对艺术造诣的深刻理解,也夹杂着他对生活的深度感悟和思考。若说这本书的特别之处,便是能在万千读者的心中彻底扎根,以独特的视角告诉我们:所谓人生一场,不过是问心无愧!

故事中的斯特里克兰德是伦敦城的一位证券经纪人。

和大多平凡而普通的人一样,他拥有美丽勤劳的妻子,养育着两个健康聪明的孩子,家庭美满幸福,事业顺遂稳定。

所有人都觉得,他的一生就该这么平淡安稳的幸福下去,有生之年赚足够的钱,然后体面的退休,尽享儿孙之乐,安度晚年。

但在他们婚后的第17年,斯特里克兰德的一封信,却打破了幸福安稳的生活。

他告诉在外度假的妻子,自己前往法国巴黎学习绘画,并从此不再回来。

这种怪诞奇异的行为,自然无法得到妻子和朋友们的理解。

所有人都觉得斯特里克兰德疯了,但只有他自己清楚,自己要做一件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做一件让余生不会后悔的事情。他要学习画画,要重拾儿时被遗弃的梦想。

即便叙述者对斯特里克兰德再三劝解:

"你认为一个人从你这个年纪开始学画画就能学好吗?大多数人从18岁就开始学了,如果你充其量只能成为三流画家,你还会觉得为此抛弃一切值得吗?"

可他坚定不移的说道:

"我必须得画画,就像溺水的人会不会游泳都没有关系,不管怎么样他一定得向上挣扎,不然只有死路一条。"

对斯特里克兰德说,只有画画,才能找到人生的价值,那种在血液中迸发的强烈愿望使他更加渴望一段狂放不羁的人生旅途,内心深处的创作意愿和对艺术的敏感,使他有生之年必须做出这样的决定。

他需要重拾自己的梦想,需要找到自己的价值,哪怕不惑之年,哪怕抛弃一切,也在所不惜。

别人眼中不可理喻的疯子又怎样,世人口中执迷不悟的傻子又如何,依旧阻挡不住他在不惑之年对梦想的执着和自我价值的探寻。

斯特里克兰德热爱艺术,执着梦想,但性格却自私到几近残忍。

对家人,他抛妻弃子,不顾身上对家庭的责任和重担;对朋友,他蔑视打压,不顾彼此情谊还占有了对方妻子。最可恶的是,他非但不自责,还觉得自己的行为没有什么不对。

在作者巧妙的艺术构思下,斯特里克兰德这个人物让人恨得牙根痒痒,又让人震撼于他内心深处的原始野性。正是这种不合乎社会礼法的行为举止,反而把他对梦想的强烈渴望和挣脱现世牢笼的强烈愿望表达的淋漓尽致,给予读者强大的心灵震撼。

毛姆也借助主人公的野蛮形象,向世人表明了精神优于物质,个体大于社会的这种反世俗反传统的鲜明立场,借助主人公的选择告诉我们:永恒的物质生活上,还有更加迷人的精神世界;熙攘的芸芸世界,也别弄丢真实的自我。

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只有太早的认命。无论走多远,都别忘了活出真实的自己。

毕竟,只有做真实的自己,此生才能无憾!

五年后的巴黎街头,叙述者再次与斯特里克兰德相逢。

他身上穿的依旧是五年前的衣服,现在变得又脏又破,胡子和头发也没有修剪,整个人比以往更加憔悴,也更加穷困。

为了生活,他做过向导,帮人翻译过广告,还粉刷过房屋;

为了创作,他每天只用少量的面包和牛奶充饥,把挣来的钱去买颜料和画笔。

但不尽人意的是,他的作品陷入极端窘境中,画风不被理解和接受,更没有人愿意购买。

远不可及的梦想和陷入窘境的生活,邋遢困境的现状和幸福体面的过往,这些强有力的对比像是命运的故意捉弄,讽刺着他不着边际的所谓理想和追求,频繁地提醒他:该认输了。

叙述者看着深陷穷困生活的他,也忍不住问道:这样的生活真的值得吗?

他却神采奕奕地回答:如果时光倒流,自己依旧会放弃舒适的家和普通人的快乐生活,哪怕在巴黎的日子看起来很是艰难和落魄,他依旧不后悔。

对斯特里克兰德来说,绘画本身就是表达内心释放自我的过程,在这种力量的召唤中,相比肉身的桎梏,他只感觉到灵魂深处的快乐和自在。

对世人而言,这一生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并坚持下去,是件太难的事情了。世俗的桎梏和他人的非议,足够击垮自己内心深处的所有防线。

大多数人只能拿着世俗的标准衡量自己的成败和幸福指数,按照众人的期待日复一日的活着,到头来回望岁月长河,发现美好的理想全部轻易的湮灭在琐碎日常中,也只能无奈的感叹一句:岁月不饶人!

但是斯特里克兰德做到了,生活穷困潦倒也好,事业暂无进展也罢,那份用热情和希望浇筑的梦想,使他再也不必理会生活的苦和世俗的非议。

这份勇敢的坚持成就了他人格的熠熠生辉,也成就了他鼎盛的艺术高峰。

早些年看《月亮与六便士》,是被作品的名称吸引。很好奇两个毫无关联的事物会引发什么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可通读整本小说,才发现月亮和六便士代表的是艺术和生活,理想和现实的强有力冲击。

借助这两样事物,毛姆用他冷峻犀利的语言风格,向世人发起直击心灵深处的提问:你是否因为世人执着的六便士,而忘记了自己心目中的皎洁月光?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有人坚守初心,有人随波逐流;面对生活的刁蛮考验,有人奋力反击,有人认命服输;遭受他人的质疑不解,有人永不言弃,也有人断然放弃;不同的选择决定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而人生最大的勇敢,莫过于选择相信自己的价值,并有足够的自信去坚持自己的选择。

刚出发的时候也许会觉得前途很远很暗,但就凭借这份坚守的初心和理想,即便身处幽暗也会活成一束光。凭着这束光,也终究能到达柳暗花明的彼岸。

斯特里克兰德的最后时光,是在塔希提岛度过的。

在岛上,他娶了原著居民阿塔,有了可爱的孩子,为他漂泊无依的下半生找到了家的感觉;这里的人们热情友好,风景绚丽迷人,使他枯竭的灵感彻底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他全身心投入创作中,即便后期患上麻风病,导致双目失明,依旧不肯丢弃手里的画笔。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他以墙壁为画布,将内心的挣扎和灵魂的召唤统统倾注在墙壁上。

为他看病的医生赶到后,他已经彻底沉眠,留下的只有满墙的绚烂。

"从地板到天花板,一幅幅奇特的、精心绘制的图画铺展开来,那种奇妙和神秘简直难以形容。苍茫的原始森林处,赤裸的人在树下行走,这种绚烂色彩里透露出来的是无可抗拒的生命力,像是混沌初开时释放出来的原始野性的力量……"

这幅画是斯特里克兰德在病重的一年中创作出来的,他画出了自己的艺术梦想,更画出了心中的伊甸园。

很多人为斯特里克兰德的命运而可惜,一生颠簸无依,等到命运柳暗花明时,却已不在人世;也可惜那幅惊世骇俗的画作,偏偏被他执意焚毁。

可这又如何呢?他的绘画不是为了出名或被认可,而是完全追寻自己的内心,这一路波折也好,非议也好,从来不曾阻挡他坚定的步伐。对他来讲,他享受的是整个创作过程,注重的是精神世界的表达,这份执着和渴望,早就挣脱了肉欲的禁锢。

这场熊熊烈焰,象征着斯特里克兰德早已冲出世俗的樊篱彻底获得了灵魂的自由,也混合着作者毛姆犀利创作手法中对世俗人的讪笑。

除了斯特里克兰德离经叛道的一生,毛姆还在故事中讲述了两个医生的经历。

亚伯拉罕读书的时候就展露出非凡的才华,年纪轻轻便拿遍医学家的奖项,轻轻松松进入医院的高级管理层,但在众人为他的传奇人生羡慕不已之际,他却选择放弃现在的生活,留在有灿烂阳光和蔚蓝天穹的亚历山做基层的检疫员。

而技艺稍逊的卡迈克尔则幸运的接替了他原本的职位,并且在短短几年中一路高升,还被皇家授予了爵士头衔,堪称医学界的殊荣。

他向别人提起第一个医生,语言里满是蔑视和可怜:"他整个人彻底废掉了……听说还娶了丑陋的希腊女人,生了六七个邋遢肮脏的小崽子。"

说出这番话的卡迈克尔是令人讨厌的,可是你我最后不都活成了自己讨厌的人!

生活中的我们太习惯用普世的价值观去衡量别人的所作所为,把执着追梦的人看成行为古怪的傻子,把为名利操劳的人当做人生的楷模。以为自己是对的,可故事里却看到自己最丑陋的样子。

而后毛姆用辛辣而温情的文笔反问世人:

"做自己做想做的事情,生活在自己喜欢的环境里,淡泊名利,与世无争,这难道就是糟蹋自己吗?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磅,娶一位美丽的妻子,这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医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是啊,人生哪有绝对的对与错,哪有清晰的高与低。

你我所追求的成功不过就是问心无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的价值和追求,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正是价值观的不同,才造就了各有特色的人生。

成功也好,幸福也罢,根本没有严格的标准和定义,只要跟随自己内心想法,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就不枉此生。

《月亮与六便士》这部作品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世界读者的争相喜爱。

在这部作品中,没有华丽的修饰,没有说教性的语言,毛姆只是娓娓道来的讲述着斯特里克兰德追寻梦想的故事。但这份平淡而缓慢的叙述中,却有一股力量催发读者去思考和剖析自己的人生意义。

在读者为追寻理想还是安稳度日而感到困惑的时候,毛姆又敏锐的感知到读者的内心,谨慎而又巧妙的为众多读者揭开了生活的谜,那就是:

只要你的生活能忠诚于自己的内心,便是最幸福而有意义的人生。

无论是为了柴米油盐握紧住手里的六便士,还是为了崇高理想选择追逐心中的皎洁月亮,都是不容置疑且值得肯定的人生。

因为生命的终究意义,就是认真地为自己而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