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国不久,洪武帝朱元璋便下令沿海军民“片板不得下海”,我们就不由想到一个问题:为何中国历代君王对于海贸,都缺乏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甚至在国力空前强大的基础上,都要对海洋实行封锁呢?

显而易见,这不能以中国传统文化一句“先天的闭关自守性”来解释,更不能以外部因素的威胁来解释,那么朱元璋此举究竟为什么呢?

一、从表面上看来,朱元璋是为了防止东南沿海倭寇袭扰。

元末明初,日本正值“战国时代”,日本各诸侯、大名互相攻伐,在国内战争失败失去土地人口的大地主最后组织了一部分武士、商人以及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袭扰抢掠,逐渐成为驻扎在东南海盗上的倭寇,这种情况在元朝时候便有之,以蒙古军队的强大对其尚且无可奈何,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沿用了元朝的“海禁”政策,这也的确是无奈之举,以当今的海洋战略来看,大规模的海上行动并不足以杜绝和打击海盗,更何况当时缺乏有效的侦听手段,这也算上特殊时期的特殊办法,朱元璋和他的明朝政府也并没有做错什么。

但是朱元璋和他的明朝政府在面对倭寇时,更多的面对的是中国沿海和倭寇勾结起来的商人、豪族等,这种问题的出现是明朝社会政治结构和经济结构变化的必然结果。早在元朝时期,东南沿海的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商人和世家豪族们就与倭寇勾结起来,从事劫掠式海盗活动,这些人构成了“倭寇”的大部分,他们以浙江双屿岛为基地,不断袭扰沿海各地,逐渐成为尾大不掉的海盗集团。

所以倭寇问题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更是严重复杂的政治问题,不仅是日本问题,更是中国沿海的豪族问题,他们盘根错节甚至与南京的官员有着密切的联系,形成了巨大的官商勾结的关系网络,故而明朝官员才会感慨:“去外国盗易,去中国盗难,去中国濒海之盗易,去中国衣冠之盗尤难。”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朱元璋及其明朝政府推行的“海禁”之策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

表面上“海禁”是为了抑制倭寇,但实际上是杜绝了私人海外贸易,而改为以明朝政府主导的“海洋朝贡体系”为主的海外贸易。

明朝政府一方面禁止民间的造船、下海,另一方面将明朝购买力进行海洋国家分配,从实际而言,就是说明朝政府垄断了海外贸易。

朱元璋及其政府指派海外国家派遣使团到明朝觐见皇帝,呈上明朝政府所需物资,明朝政府则对其进行官方接待,并根据“薄来厚往”的原则进行回赐,这样一来,赏赐远远大过蕃属国的进贡,明朝周边属国纷纷争夺进贡权而不可开交,之后日本幕府发动对琉球的战争也是力图挟制琉球,加入对明德朝贡体系而换取更多财富的好处,“使琉球得虚名而日本获实例”。

但随着明朝北方战争的胜利,物资开始逐渐充裕起来,明朝政府对朝贡诸国开始不重视起来,洪武二十三年、洪武二十七年、洪武三十年先后三次颁布《禁外番交通令》,彻底取消海外贸易,海外贸易明显对促动明朝经济有利,为何要颁布如此强硬的禁海政令呢?

因为朱元璋发现一个问题,国内没“钱”了,大规模的海贸,使明朝政府作为货币基础的铜大量外流,国家出现了“钱荒”,用现在的经济术语就是“通货紧缩”,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否真是海贸引起的呢?

“钱荒”,中国历代皆有之的经济状况,那么这种情况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朝贡体系的确可以造成货币的流失,这个问题上,陶希圣的论述是很到位的。

本来中国的闭关政策,基本动因乃是货币的保存。外藩进口的货物大多数是珠宝香料,中国付出的代价乃是货币,货币乃是商人资本特殊发达的社会财富最高形式,于朝贡中流失,于中国乃最得不偿失之事。

以此可以看出,海贸的确使明朝大量货币流失,此可成为明朝“钱荒”的一部分动因。

二、“钱荒”的形成过程。

“钱荒”的形成过程是有复杂而又深刻的因素的,其根源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1,社会商业贸易的发展。

随着农业技术不断改进和发展,农产品商业化明显增强,而手工业更是在明朝发展到当时世界的领先水平,这一点从丝绸和瓷器的大量输出就可以看出,甚至有人认为明朝的手工业繁荣是明朝的“商业革命”,纷繁复杂的货币形式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但是商品经济的发展首先就是取决于货币本身的数量和流通数量,所以在商品经济繁荣下体现的是对货币数量增加的要求,也有交易工具创新的需求,这种需求在明朝初期比以往变的更为迫切和重要。

2,人口的增长对于货币的平均拥有量有着重要影响。

从朱元璋建国之初的3100万人口到洪武十三年5980万人口,才经历了不过十数年,到了洪武末年,明朝人口更是已经达到了中国人口历史最高点9725万人,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只要能保持人口和资源的相对平衡,适度的人口压力对地区经济文化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人口的因素又通过经济的规模和结构对货币的需求产生影响,并且以地域扩展和人口分散,进一步推动了货币的平均拥有量,从而从这个方面来推进货币的需求。

3,税制改革也对货币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古代税制的演变,实质上是由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转变过程。如唐朝的“两税法”、宋朝的“青苗法”等等,都有着租税货币化的趋势,税制的改革一次次将货币税向前推进,这本身也是货币经济自身需求的结果,货币化成都越高,货币供求失衡的现象也就越严重,比如王安石的“免役法”就使劳役的货币化,使得货币都集中流向国库,“至小之邑,常平之蓄不减万缗”,钱流入国库对于百姓而言,则是无钱可用,可怕的“通货紧缩”财政危机就会到来。明朝朱元璋政府同样有这个危机,所以他才会实行“开中法”等措施来降低货币的流通,但货币的不流通,更加导致商品经济发展与货币本身的矛盾更加突出,“钱荒”的程度就更加严重。

4,富人的财富贮藏使得货币缺乏流通,容易引起政府“钱荒”情况。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尤其是富人的剩余产品随之增加,由于货币本身具有“流动性”和自身价值的特点,所以富人会把剩余产品兑换为货币,并加以贮藏,行成一种占有财富的形态,以提供抵御未知的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另外,商人们为了扩大规模和经营,不断积累货币完成资本的需求,也是一种贮藏货币的行为。这样下来,国家正常流通的货币便缺少了一部分,形成钱贵物贱的现象,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导致货币越来越少,政府的“钱荒”现象得以出现。

5,货币外流和我国自身贵金属的缺乏也是形成“钱荒”的重要因素。

中国历来是一个包括铜在内的贵金属产量很低的国家,这一客观因素导致了中国历代以来的货币紧缺问题频出,对于历代王朝来说,商品皆可出海,但货币却不能下海的,比如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南宋虽然海贸频繁,但严令“铜不下海”,在元朝更是强调到“金银铜铁货皆不许下海”,所以对货币的流失的担忧自古有之。到了明朝初立,尽管朱元璋采取了许多政策,但“边关重车而出,海舶饱载而归”的现象却是屡禁不止,大量的货币外流,以至于当时日本、琉球、南洋等国家都使用明朝货币,这无疑加大了货币供给的压力,“钱荒”的现象便应运而生。

所以说,海外贸易绝对是货币流失的一大因素,但又并不是全部原因,朱元璋统治集团深深的了解其中的深层次原因,所以他才会作出“海禁”的决策,除此之外他还采取了其他措施以应对“钱荒”没?事实上是有的。

三、明朝政府为了应对“钱荒”采取的措施。

在明朝之前,货币制度特别是货币流通在结构和总量上,与商品交换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流通量不足,交易成本太高,“通货紧缩”的经济现象困扰着新生的明朝政府,朱元璋会怎么应对呢?

朱元璋应对“钱荒”之法。

第一,首先便是限制蓄钱,禁止民间私自海贸。一方面是市场货币流通量的不足,一方面却是人们的持币量增加,朱元璋颁布诏令限制平民积钱不得超过一万贯,官吏不得超过两万贯,超过的限两年内购房置地用以消费,否则拘捕入官,这个禁令与唐宋时期类似,其目的在于加快货币流通速度,缓解货币的供需矛盾,但基本上意义不是太大,民间大多会把货币深藏地下,或者其他方式隐藏起来,让政府无可奈何。

但是朱元璋的“海禁”政策却的确起到了部分作用,私人无法再进行海贸,那么无论是货物也好,货币也罢,皆无法到达海外,商人们被迫把一部分货币投入到流通领域,相对缓和了部分矛盾压力,但是这样做的不利之处便是国外的铸币材料也进不来,高额的商税也相应降低,对整个明朝的经济发展也是不利的。

第二,朱元璋创造性的在全国范围推行“宝钞”,用以取代贵金属货币。虽然作为货币替代品的纸钞,早在北宋时期便出现,但上升到国家意义上发行,却是朱元璋统治下的明朝。明朝商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尤其是“开中法”实行以后,商业交换手段面临着双重不足,一是货币流通量的不足。二是币值太低,不足以进行大型商业活动。

这种情况下,明朝的“宝钞”则应运而生,它以明朝政府推行为货币,很快便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推广和流通,在短期内对解决“钱荒”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这样一来,虽然增加了货币的流通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货币的供需矛盾,但弊端也十分明显,那就是使本来复杂而紊乱的货币体系更为复杂紊乱,没有贵金属作保证的“宝钞”滥发导致国家由“通货紧缩”转向恶性“通货膨胀”,国家的货币信用触之即溃。

第三,提高铜产量,集铜铸钱,尝试铸造铁钱。前文提到,中国历来就是贵金属贮藏比较少的国家,就拿金属铜来说,大多集中在中国的西南部,所以说产铜地成为货币供应量的关键因素,这就正是为何明王朝三番五次对云南一带用兵的主要原因,另外朱元璋鼓励民间私自采铜,“天下有铜山,任人自取”,在开采技术上也不断改进,以期能达到铜矿出产的高产量。为了铸钱,甚至不惜搜集民间旧铜器,严格限制其他领域用铜。

另外,铜钱不够,用铁来凑。商品交易量的增加,充当交换手段的铜钱自身价值向高的方向发展,用铁铸钱成为地方藩王的货币供应,铁钱的应用得到朱元璋的默许,四川、陕西、山西等经济发达地区皆采用铜铁钱加宝钞并用的币制,以缓解货币供应量不足的矛盾。

朱元璋在解决“钱荒”的主要立足点放于普通民众的大量日常小额上,以解决表现频率更高,涉及面更宽,对大明构成威胁最直接的普通民众的经济生活所遇到的危机,可见朱元璋政府的确是想全心全力的处理好“钱荒”问题。但实际上,由于铁钱、铜钱、宝钞以及金银等贵金属的滥用,明朝政府的货币制度更是进入到一个无序的混乱状态,所采用的货币制度即便一时有用,但造成的后果却是严重的,尤其是“宝钞”的滥发,为弘治中兴的改革直接套上了一层枷锁,到了武宗朝的时候,不得不采用太监到各个矿山收取矿税来维持明朝政府的运转,这直接加速了明朝的衰亡。

结语

朱元璋“海禁”之策,可见的确是为了防止货币外流,不得不采用的政策,但朱元璋及明朝政府虽“海禁”但并不意味着就是“锁国”,有明一朝,虽然大多数时间实行的是“海禁”政策,但明朝与国外的经济贸易往来是从未完全断绝的,这一点与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是全然不同的。但是朱元璋的“海禁”政策在地方宗族势力的瓦解下,最终千疮百孔,根本得不到有效阻止货币外流,直到他的后代隆庆帝在开海之后,明朝政府引入大量美洲白银之后,确立了银本位的货币制度,才算解决了千古以来的“钱荒”问题,而这种货币短缺问题以这种被动方式解决,却恐怕是朱元璋始料未及的。

参考资料:《明史》、《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货币史》、《中国货币演变史》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