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魏忠賢高興壞了。按理說,朱由校當皇帝了,魏忠賢理所當然應該受到重用,比如進入司禮監當個高層太監,人生的上限大概也就這樣了。

明末大太監魏忠賢的一生,非常有戲劇性。他是一個農村娃,沒上過幾天學,因好賭成性輸得連女兒都賣了,22歲沒辦法才自宮當了太監,混到了52歲依然籍籍無名。可52歲之後,他突然成了大明王朝最炙手可熱的人物,爬上了權力巔峯,皇帝老大他老二,被稱爲“九千九百歲”。
是什麼造就了魏忠賢的成功呢?原因有很多。比如歷史大環境因素,制度設計的弊端讓明朝成了太監的“黃金時代”;比如對手的侷限性,東林黨佔據道德高地卻缺乏有效的鬥爭手段,等等。
但所有這些原因中,魏忠賢好賭成性的個性,纔是他爬到了權力巔峯的最重要原因。

影視作品中的魏忠賢形象
貧困縣出了個大賭徒
肅寧縣位於河北省滄州市最西端,明朝時隸屬於河間府,離都城北京不遠。按理說,肅寧位於“首都經濟輻射圈”內,老百姓應該幸福度很高。但實際情況恰好相反,這裏的老百姓都喫不上飯。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幾個。首先,水利年久失修,土地鹽鹼化嚴重,糧食畝產量很低。其次,肅寧縣離北京近,皇親貴戚搶着在這裏佔地,把老百姓土地都給兼併了。最後,肅寧還有給國家養馬的任務,五戶養一匹馬,在官家草場上放牧,每年向國家交一頭馬駒,完不成任務要罰款。但官家草場都被王公貴戚改成農田了,馬戶沒地方放牧,只能把自家農田改成草場。
明隆慶二年(1568年),魏忠賢出生於肅寧縣梨樹村。當地流行撞名,孩子出生時家長到外面溜達一圈,撞到什麼就起什麼名。比如魏忠賢大哥魏釗,原名叫“魏青螞螂”,就是撞名時撞到了一隻大蜻蜓。有了“魏青螞螂”的前車之鑑,魏忠賢出生後他爸老魏沐浴更衣虔心祈禱一番,然後纔出門。沒想到一出門,看見一隻大黑狗正在牆邊撒尿,魏忠賢只好取名“魏黑狗”。
不過這很可能是個段子,後來人編排魏忠賢用的。但歷史上魏忠賢確實改過名,他最早叫“魏進忠”,後來母親改嫁給一個姓李的,他長時間使用“李進忠”這個名字。天啓二年,魏忠賢得寵,皇帝恢復他原姓,並賜名“魏忠賢”,他纔有了現在我們熟知的姓名。
魏忠賢在小村裏長大,不過他家很可能不屬於赤貧階層,因爲魏忠賢還能上起學。他七歲時短暫地上一段學,但很快就辜負了父母的苦心,每天偷雞摸狗、打架鬥毆,很快就不讀書了。

魏忠賢漸漸長大後,家裏又作出一次努力,送他到縣城,跟一個遠房叔叔在飯館裏學廚師,相當於現在學習不好的孩子去上技校。這個叔叔白天教魏忠賢廚藝,晚上給他講《三國》《水滸》的故事,魏忠賢心中漸漸有了“男子漢就要出人頭地”的念頭。
魏忠賢在廚師上很有天分,能做高等宴席。如果他安分守己,按照這個軌跡發展下去,那大明王朝可能就多了個身寬體胖的大廚師,少了一個陰險狠毒的大太監了。但魏忠賢學着學着就走上歪道了。縣城對來自農村的窮小子來說,那是一個花花世界,何況沒有父母貼身看管。很快,魏忠賢踢球、下棋、賭博、嫖娼一股腦都學會了。
尤其是賭博這個惡習,徹底改變了魏忠賢的人生。
17歲時,魏忠賢離開縣城,回家娶妻。妻子姓馮,很快給他生了個女兒。如果魏忠賢能夠安心度日,憑藉廚師的手藝,混口飯大概是不成問題的。不過,他賭性太大,而且逢賭必輸,很快就把自己家輸了個精光,53歲的父親被他活活氣死,母親也被逼改嫁了。
22歲時,魏忠賢把家裏最後三畝地也給輸掉了,債主堵在家門口要債,估計潑紅漆的手法都用上了。媳婦馮氏一看日子沒法過了,乾脆也改嫁了吧,全家只剩下一個5歲的女兒跟着魏忠賢。
魏忠賢一琢磨,自己都快餓死了,要這麼個累贅幹什麼?不如賣點錢說不定還能在賭桌上翻本(當然還是輸)。於是他把女兒賣給別人當童養媳了。買魏忠賢女兒的人叫楊六奇,莫名其妙成了魏忠賢女婿。後來魏忠賢發跡了,楊六奇還當了一個“左都督”的官,正經富貴了幾年。
沒房沒地沒妻沒女,魏忠賢跌入了人生最低谷。他在窮苦潦倒中做了深刻反省,像我這樣的人,怎麼才能改變命運、出人頭地呢?怎麼才能實現“大明夢”呢?
人生第一次梭哈:自宮賭明天
明朝人想出人頭地,渠道是相對固定的。要麼當官,要麼經商。當官需要讀書考試,或者通過軍功晉升,魏忠賢沒讀幾天書,現補習也來不及,他家不是軍戶,當兵也沒人要,所以當官是不可能了。經商更不可能,女兒都輸掉了,哪有本錢?
所以魏忠賢面臨的,基本是個死局。他考慮了很久,忽然在死局中找到了一條縫隙:我進宮當太監如何?
魏忠賢能想到這個,是因爲“示範效應”。當時肅寧縣有好多太監村,舉村男子自宮去當太監。當了太監就屬於進了“體制內”,不但喫喝不愁,混得好還能回家蓋房子,把土坯房換成大瓦房;混得更好的,回家時縣太爺都得親自接待,也算光宗耀祖了。
不過,太監也不是想當就能當的。首先,當時手術水平不高,動手後十個得死三個;其次,明朝太監的供給遠大於需求,十個才錄取一兩個,錄取比例低,競爭很激烈,不亞於現在某大型考試。如果“淨了身”卻沒當上太監,那就賠大了。實際上明朝嘉靖時,常年有一兩千準太監待在京城,一邊尋找機會,一邊靠乞討過日子,被稱作“太監花子”。最後,“食色性”也,魏忠賢是嘗過人生樂趣的人,爲了“食”而犧牲“色”,需要壯士斷腕一般的果決。
這時,魏忠賢好賭成性的一面體現出來了。既然已經發現了出人頭地的一絲可能,就拼了吧!梭哈吧!我拿青春賭明天!
於是魏忠賢對自己下手了。他是怎麼幹掉胯下二兩肉的,說法五花八門。《明史》中說,魏忠賢和嶽不羣一樣,是自己動手解決了問題。

明朝是太監的黃金時代
這種說法是可信的,因爲當時專門部門的閹割手術要收六兩銀子,相當於普通人家一年的生活費。魏忠賢當然付不起這六兩銀子。
不過魏忠賢只看過劁豬沒看過閹人,照葫蘆畫瓢一波操作後,不知道怎麼止血怎麼消毒,只會坐在牆角等着風乾,結果失血過多暈死過去。幸虧附近寺廟一個和尚發現了他,把他拖到寺廟照顧了幾天,魏忠賢這才撿回了一條小命。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魏忠賢自我鼓勵着,病一好就拜別救命的和尚,拖着殘軀去北京發展了,做了一個“北漂”。
魏忠賢到北京後,知道自己這個年紀,已經沒有資格等下去了,必須主動尋找機會,所以他整天在富人別墅區附近轉悠,主動給大戶人家的僕人們幫忙,劈柴挑水取快遞。魏忠賢這人能說會道,做人也比較豪爽,很快和僕人們打成一片。等時機成熟了,他就央求人家:“哥們,能不能把我推薦給你家主人?讓我也混口飯喫?”
方法對了,事半功倍。很快就有人推薦魏忠賢到大太監孫暹家裏去當傭工。這個孫暹可不是一般人,他當時是司禮監秉筆太監,而且還提督東廠,是宮內的二號人物,地位僅次於司禮監掌印太監。
能給這樣一個主當小弟,魏忠賢很開心。他在孫暹家拼命表現,因爲人精明,又肯賣力氣,很快就引起了孫暹的注意。孫暹覺得這個小夥不錯,就把他送到皇宮當一個“小火者”。
“小火者”就是宮中的雜役,平常工作包括看門、掃地、傳話、取快遞等,是皇宮“太監金字塔”的最底層。
魏忠賢高興壞了。他覺得自己這個注下對了。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哦,這個做不到——的日子彷彿在向他招手。
人生第二次梭哈:打馬奔四川
進宮後,魏忠賢的主要工作是掃馬圈。
魏忠賢乾得很認真,大把年華已經虛度,自己都二十郎當歲了,再不努力就晚了。所以,他每天都把馬圈打掃得很乾淨。
幹好日常工作的前提下,魏忠賢還特別注意蒐集皇宮裏的各種信息,皇上昨天翻了誰的牌子,哪個小主正在和另一個小主宮鬥,誰又被灌下了墮胎藥,哪個娘娘和太醫是青梅竹馬……小道消息即權力,魏忠賢希望自己像宮鬥片中的太監一樣,有一天能夠飛黃騰達。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魏忠賢很快就發現,自己這一套都沒用。因爲他一進宮,最大的短板就暴露出來了——沒文化。
明朝宮裏的太監,很多人是從小就送進來的,在內書房受過系統教育,熟讀四書五經,通曉歷史典故,文化素質遠超當時北京市民平均水平。而魏忠賢呢,基本是個文盲,別人說話他都搭不上茬,人家之乎者也引經據典,他一張嘴就是硬傷,慢慢地就不敢隨便說話了,所以其他太監就送給他個外號“魏傻子”。
魏忠賢智商肯定是夠用的,說他“傻”,歸根到底地都是喫了讀書少的虧。所以,魏忠賢在宮裏沒找到任何上升通道。底層當久了,心情鬱悶,漸漸自暴自棄,喝酒賭錢的本性又暴露了,每天在宮裏和幾個朋友瞎混,一混就是十多年。魏忠賢越混越絕望,覺得“土坯房換大瓦房”和“縣太爺親自迎接”的日子離自己越來越遠了。
可就在這麼個時候,命運發生了奇異的轉折,一個機會出現在魏忠賢眼前。
當時的萬曆皇帝,向各地派出去大量的“礦監”,從老百姓手中搶錢。皇帝發大財,“礦監”和手下們自然也有油水。四川雲安縣的“礦監”是魏忠賢老主人孫暹原來的管家邱乘雲,手下缺人,需要馬仔。

萬曆皇帝是有名的貪財皇帝
魏忠賢憑藉出色的情報能力,得到了這個消息。窮極思變,魏忠賢琢磨着與其混死在宮裏,不如去四川碰碰運氣,但去了四川就等於放棄了宮中的工作,萬一那邊不成這邊也完了呢?
魏忠賢好賭的個性再一次左右了他的選擇。梭哈吧,捨不得孩子套不到狼。
這是他人生的第二次豪賭。
下定決心後,魏忠賢立即跑到孫暹那表忠心,願意不顧蜀道難去四川幫忙(撈錢)。孫暹哪裏管得過來這些小事,見魏忠賢主動請纓,也就讓他去了。
魏忠賢回去收拾了行李,屁顛屁顛地趕到四川。他希望發個大財,沒想到命運又和他開個玩笑——魏忠賢的新上司邱乘雲,見面就讓人把他倒吊起來,還不給飯喫,準備折磨死他。
原來,宮裏有人妒忌魏忠賢四川的差事,寫信到邱乘雲那裏告了一狀,說這人整日喝酒賭錢不幹正事,可不能相信他。
魏忠賢“倒掛金鐘”在房樑上,發出殺豬一樣的哭喊聲。他心中一定暗暗後悔,這次來四川,又賭輸了。
人生第三次梭哈:押寶皇孫子
俗話說,“天無絕人之路”,俗話又說“無巧不成書”。
魏忠賢眼看沒命了,遇到一個貴人。這人叫秋月,是從北京來四川遊方的和尚,魏忠賢在宮裏時,因爲心情苦悶偶爾去寺廟拜佛,和秋月有過幾面之緣。當時,秋月在邱乘雲府裏做客,聽魏忠賢叫得可憐,過來一看,這人還認識,於是就生了惻隱之心,勸邱乘雲放過魏忠賢一馬。
邱乘雲抹不開面子,這才命人把魏忠賢從房樑上放下來。魏忠賢連滾帶爬來到邱乘雲和秋月面前,不住地磕頭。
邱乘雲又罵了魏忠賢一頓,然後給他十兩銀子,讓他趕緊滾回北京,永遠不要在自己面前出現。秋月呢,則是好人做到底,寫了一封推薦信,讓魏忠賢帶着,回宮後去找自己朋友、一個叫馬謙的太監。
馬謙是一個老資格的太監,任乾清宮管事,地位高,爲人寬厚。他接到推薦信後,就魏忠賢安排了一個管倉庫的職務,去宮內十大庫之一的“甲字庫”當差。
魏忠賢否極泰來。馬謙的這次安排,雖然僅讓他在“太監金字塔”結構中向上爬了一小步,但徹底改變了魏忠賢的命運。
第一,“甲字庫”負責保管染料、布匹和中草藥,都是全國各地進貢的,供宮內各部門領用。按照當時的潛規則,進貢的和領取的都得向倉管人員行賄。有人可能不太懂,爲啥進貢的還要行賄呢?因爲不行賄,倉管人員就會說你質量不合格,讓你重新進貢,反反覆覆玩死你。魏忠賢有了這筆灰色收入,就有了結交宮內上層太監的資本。
第二,魏忠賢從這次職務變動中認識到,自己平時交的狐朋狗友都不管用,太低級了,想真正改變命運,必須得結交大人物,走上層路線。
魏忠賢有了這個深刻認識後,就在宮內尋找值得結交又能夠結交的人物。什麼人值得結交呢?有地位、夠朋友,關鍵時刻能幫忙;什麼人能夠結交呢?喫阿諛奉承,地位又不能太高,你讓魏忠賢直接去拍司禮監掌印太監馬屁,他也夠不到,不現實。
觀察了好久,魏忠賢選中一個叫“魏朝”的人。魏朝這個人,是當時宮內太監頭子王安的嫡系,服侍過太子朱常洛,現任乾清宮管事負責兵杖,算是一個人物。
選定目標後,魏忠賢刻意逢迎起來,猛拍馬屁勤送禮物,下了很大的功夫。魏朝對魏忠賢很滿意,因兩人同宗,還認魏忠賢當了“大哥”,宮中稱“大魏小魏”。
魏朝接納魏忠賢,屬於引狼入室,後來給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不過當時魏朝當然看不穿未來,他到處推薦自己這個“好大哥”,尤其在大領導王安面前猛說魏忠賢的好話。王安說,既然魏忠賢不錯,那就讓他去王才人手下當差吧,那裏缺個伙食管理員,也算專業對口。
這個王才人是太子朱常洛的妃嬪,給朱常洛生了個兒子,叫朱由校,就是以後的天啓皇帝。不過,當時萬曆皇帝寵愛鄭貴妃兒子朱常洵,一直不立太子,朱常洛的太子的地位很不穩固。而在朱常洛本人更寵愛李選侍。李選侍雖然只生了一個女兒,但以後還有生皇子的可能,而且,她還把王才人軟禁起來,不讓她和太子經常見面。
所以,魏忠賢雖然服侍王才人和她生的皇子,但在當時來看是個“冷竈”。伺候朱由校的其他太監都不熱心,他們有句風涼話:“陛下(萬曆)萬歲,殿下(常洛)亦萬歲,吾輩待小官家(由校)登極鴻恩,有河清耳!”意思是朱由校前面有爺爺萬曆,然後是爸爸朱常洛,等朱由校自己登基時,黃河水都清了,根本沾不上光。

大明九級木匠朱由校
因此,這些太監工作起來一點也不上心,東張西望,總想找機會跳槽,去服侍宮中熱門人物。
但魏忠賢恰好相反,他幹得有滋有味,把王才人和朱由校伺候得非常舒服。他爲什麼這麼做呢?不少人把魏忠賢的行爲歸結到性格上,說他是個“講義氣”的人,看到朱由校母子被人欺負,心生憐憫,想幫助他們(實際上,魏忠賢不可能是個講義氣的人,看他怎麼對待魏朝就知道了)。
但筆者認爲,這應該是魏忠賢人生的第三次豪賭,又梭哈了。魏忠賢覺得,朱由校畢竟是帝國皇帝的第三順位,皇帝和太子自己夠不到,那這個皇孫就最值得押寶,所以必須要梭哈一把,賭上全部。
後來,王才人死了,李選侍開始撫養朱由校,魏忠賢仍然跟在後面服侍。魏忠賢從來不因爲朱由校年級小就在工作上偷懶,而是“服勞善事,小心翼翼”。正因爲如此,朱由校對他“喜逾諸常侍”。
親爸朱常洛自顧不暇,沒時間管朱由校的教育,後媽李選侍刻意不想讓朱由校成器,不讓他讀書,所以朱由校每日都和魏忠賢在一起玩耍。有不少學者認爲,魏忠賢和朱由校兩人之間因此產生了一種“祖孫”的親情關係。
這正是後來東林黨不可能打倒魏忠賢的原因。東林黨總是從儒家道德出發,講一套大道理,強逼着皇帝去做;皇帝不實行,他們言詞裏就會出現失望和不滿,讓皇帝更加生氣。東林黨和皇帝的關係,是禮儀性質的交往,是“敬而遠之”的,是冰冷的。
而魏忠賢總是陪皇帝玩耍,讓皇帝身心愉悅,比東林黨那套“道德說教”更容易讓皇帝接受。魏忠賢和皇帝之間的關係,是溫暖的,溫情脈脈的。
所以,皇帝當然更相信魏忠賢。
魏忠賢在朱由校身上的寶押對了。萬曆皇帝駕崩後,太子朱常洛繼位。朱常洛被壓抑很多年,繼位後強烈反彈,接受了萬曆遺孀鄭貴妃送的八位美女,日夜寵幸。結果玩脫了,當皇帝一個月就駕崩了,史稱“泰昌帝”。
原本要“有河清耳”的朱由校,忽然之間就登上了皇位,就是天啓帝。
魏忠賢這個在朱由校人生艱難時貼身伺候的太監,也算得上“從龍之臣”,爲自己攀上權力巔峯打下了最堅實的基礎。
不過好事多磨,樂極生悲,52歲的魏忠賢很快就迎來了人生中又一次重大危機。
第四次梭哈:奪走“弟媳婦”
按理說,朱由校當皇帝了,魏忠賢理所當然應該受到重用,比如進入司禮監當個高層太監,人生的上限大概也就這樣了。
但這時魏忠賢犯了一個錯誤。這個錯誤讓他跌入谷底,以前的所有努力差點都化爲泡影,但也正是這個錯誤,讓他再一次梭哈了所有身家,奮起一搏,突破了上限,爬上了“九千歲”這個前無古人的高峯。
魏忠賢犯了什麼錯誤呢?參與了明末大案“移宮案”,並且站在了失敗者的一方。
“移宮案”過程很複雜,我們來簡單說一下:泰昌帝駕崩後,李選侍想控制太子朱由校,謀取政治利益來個“垂簾聽政”之類,就把朱由校藏在深宮不讓出去。但泰昌帝託孤的東林黨大臣楊漣、左光斗等人,在大太監王安的配合下,找個機會搶出了朱由校,立爲皇帝。
當時魏忠賢是站在李選侍一邊的,給李選侍出了不少主意,還被楊漣當衆叱罵過,給東林黨人留下很不好的印象。

很有政治野心的李選侍
朱由校登基後,朝堂上東林黨人佔據政治要津,宮內是東林黨的親密戰友大太監王安掌權,所以魏忠賢的上升之路被徹底堵死。
這時魏忠賢已經52歲了,換個一般人,可能就被徹底打垮了,但魏忠賢沒有,他想再找個機會翻本。這還是和他的賭性有關,賭徒就算輸得身無分文,也總想“再來一把”。
魏忠賢一邊想辦法討好大太監王安,求得他的諒解,一邊觀察當前的形式,尋找一個能幫自己翻身的人。
他很快就找到了。這個人是個女人,叫客氏,是朱由校的奶媽。根據後人考證,客氏25歲進宮,從小照料朱由校,和朱由校情同母子。按照當時宮規,皇子六七歲時,奶媽就要出宮。可朱由校長大後,還是離不開客氏,十幾歲了還和客氏同睡一屋。
朱由校對這個奶媽很好。當了皇帝后,他立即封客氏爲“奉聖夫人”,還封她兒子當了大官。宮內給客氏的待遇“儼如嬪妃之禮”,光伺候她的人就有幾百號。
朱由校即位9個月後,在大臣們地不停勸說下,總算把客氏弄出了宮,結果人走當天,朱由校就傳諭內閣,說自己“午膳至晚未進,暮思至晚,痛心不止……思念流涕”。
客氏不回來,皇帝就沒法辦公;皇帝不辦公,帝國怎麼辦?於是客氏再次進宮。這時就有大臣上疏說,客氏和皇帝關係不正常,有“不忍言者”,不好說出口。當時輿論普遍認爲,皇帝和客氏的關係不僅是“母子關係”,還是情人關係。

客印月,改變了大明的神祕女人
不管這是八卦還是真事,總之客氏對天啓皇帝的影響力是極大的,誰搞定了客氏,誰就能搞定皇帝。
魏忠賢想接近客氏,有很方便的條件。還記得我們前面提到的魏忠賢的結拜兄弟魏朝麼?魏朝和客氏是“對食”的關係,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客氏是魏忠賢的“朋友妻”,也可以說是“弟妹”。
魏朝是王安嫡系,這時正處於上升期,每天忙於工作,爲了事業忽視了愛情,這讓客氏非常不滿。這個魏朝也是個笨蛋,他當個工作狂有什麼用?難道工作使你快樂嗎?你把客氏伺候舒服了,榮華富貴不是探囊取物嗎?
魏朝忙於事業,魏忠賢就趁虛而入。什麼“朋友妻不可欺”的說法,擋不住對利益的貪婪,魏忠賢很快和客氏打得火熱。
魏忠賢的這種行爲,必然引起魏朝的激烈反彈。一旦兩人相爭時客氏選擇了魏朝,那魏忠賢就會徹底玩完,萬劫不復,不但沒有了政治前途,連命都保不住了。
所以,這是魏忠賢人生的第四次梭哈,賭上了命。
果然,魏朝得知後大怒,我認你當大哥,你偷食我媳婦?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在一個夜晚,魏朝“捉姦成雙”,當着客氏的面和魏忠賢動起手來,結果遭到慘敗,被魏忠賢打得烏眼青。
魏朝見勢不妙,拉着客氏就跑,魏忠賢緊追不捨。兩人鬧得太過了,很多太監都驚醒了,跟在後面起鬨。
皇帝也被驚醒了,找人過來問發生了什麼事。有太監告訴皇帝,“憤爭由客氏起也。”
皇帝一聽就樂了,把客氏叫過來說:“客奶,只說誰替爾管事,我替爾斷。”意思就是說,奶媽,你喜歡誰,我成全你。
客氏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魏忠賢。皇帝當場表態,以後魏忠賢就是客氏的“奉旨對食”,任何人不得干涉。
客氏爲什麼會放棄魏朝選擇魏忠賢呢?史書上,因爲魏忠賢“憨而壯”,魏朝“佻而疏”。“壯”自然是指魏忠賢長得五大三粗,很有男人味(儘管不是個男人),“憨”可能是指魏忠賢的處世性格,外憨而內精明。
但這不大可能是主要原因。客氏選擇魏忠賢,是從自己切身利益考慮的。
當時客氏在宮內地位雖然很高,但時常受到東林黨爲首的大臣們的威脅。她想保住自己的地位,必須尋找一個合夥人。魏朝不滿足這個條件,因爲他是王安的人,而王安是東林黨的人。而魏忠賢沒有什麼靠山,又和皇帝有良好的私人關係,培植魏忠賢,是最符合自己利益的。
不管怎麼樣吧,客氏這個選擇,幫魏忠賢爬上了權力巔峯。他的獠牙也很快就露出來了,對內剷除王安魏朝等人,獨掌內宮權柄;對外拉攏齊黨、楚黨、浙黨打擊東林黨,控制外朝政治。
魏忠賢這個賭徒,經過幾次梭哈後,贏得的比想要的多得多。他成了大明帝國二號人物,“士大夫遮道拜伏,至呼九千歲”“只知有忠賢,不知有陛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