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西北的几个军镇由于要防备吐蕃和突厥,拱卫京师,得到了朝廷的大力支持,军力日益强盛,朔方、陇右、河西三镇总兵力达到22万,且都距首都长安不远,相比之下,东北的平卢、范阳威胁就要小多了,为了制约西北几大节度使的威胁,唐玄宗发挥了自己政治斗争的天赋,先摆平了兼任西北四大节度使的王忠嗣,之后又扶植起安禄山这个“东北王”来对抗西北军镇。陈寅恪先生对安禄山得势曾分析:河朔地区在武后至玄宗开元年间已经胡化,居住于这一区域的是东北及西北的诸胡种,于是“唐代中央政府若欲羁縻统治而求一武力与权术兼具之人才,为此复杂胡族方隅之主将,则拓羯与突厥合种之安禄山者,实为适应当时环境之唯一上选也。

1.盛世大唐

众所周知,大唐王朝在玄宗天宝年间达到了鼎盛,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府库充盈,开疆拓土,赫赫武功。但也就是在这一片大好的形势下,时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统兵15万的安禄山悍然起兵,发动了一场看起来自杀似的反叛。

谁给的勇气,安禄山为何敢在大唐盛世起兵反唐?

安史之乱形势

2.府兵败坏

唐代初期实行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制,兵农合一,平时务农,农闲练武,有事出征,战争结束则兵散于府,将归于朝。这样,将帅就不能拥兵自重。由于废置不常,唐代军府总数并不确定,较多时有六百三十三府。军府遍布全国,关内道多达二百六十一府,占三分之一以上,依次为河东、河南、河北、陇右,其它诸道多不过十,少止二三府(江南、岭南)。这种布局体现了居重驭轻,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的政治、军事意图。

而玄宗时因为土地兼并问题导致府兵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大量府兵逃亡,中央政府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度的削弱。中央和内地的兵员总合只有8万人。由于边疆局势紧张,玄宗为此专门设置了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让节度使在边地征兵,边境军队高达49万人。从此,外重内轻的格局形成。

3.安贼得势

面对这种内轻外重的局面,中央本应该想办法对节度使进行挟制防范,可是,安禄山竟然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而且时间长达14年之久。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安禄山如此的受到唐玄宗的宠信?难道仅仅是因为安节度是一个会拍马屁的人?

史载,安禄山虽然是一个胖子,但确实骁勇善战,时任幽州刺史张守珪因其骁勇而收其为义子,安禄山也因此发迹,从一名偷羊贼到大唐军官的转变。除了骁勇善战外,安禄山还有具有其他将领不具备的优势:安禄山是生长在东北的混血胡人,精通各种民族语言,便于在东北复杂的民族地区发挥作用;

谁给的勇气,安禄山为何敢在大唐盛世起兵反唐?

杨贵妃

谁给的勇气,安禄山为何敢在大唐盛世起兵反唐?

《大唐荣耀》剧照——杨贵妃和唐玄宗

谁给的勇气,安禄山为何敢在大唐盛世起兵反唐?

《大唐荣耀》剧照——安禄山

唐玄宗时期,契丹和奚对大唐东北地区的威胁很大。唐朝和契丹的交战互有胜负,一直没办法平定契丹,彻底解决东北边防问题。而且在与契丹作战的同时,大唐还在西北与吐蕃进行鏖战。唐玄宗决定对契丹、奚采取守势。所以东北边防的负责人绝对是重要的,因为事关大唐后方的稳定。不可能仅因为安禄山几次贿赂再加那廉价的马屁,就让安禄山最后兼任三镇节度使,负责整个东北的边防。

陈寅恪先生对安禄山得势曾分析:河朔地区在武后至玄宗开元年间已经胡化,居住于这一区域的是东北及西北的诸胡种,于是“唐代中央政府若欲羁縻统治而求一武力与权术兼具之人才,为此复杂胡族方隅之主将,则拓羯与突厥合种之安禄山者,实为适应当时环境之唯一上选也。玄宗以东北诸镇付之禄山,虽尚有他故,而禄山之种性与河朔之情势要必为其主因。”可以说出了安禄山被唐玄宗重用的真实原因吧。

4.互相制衡

谁给的勇气,安禄山为何敢在大唐盛世起兵反唐?

玄宗时期九节度一经略分布图


玄宗时期由于对外战争的需要,设立了九大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十大军镇总兵力将近50万,而唐王朝的统治中心——关中和河洛地区只有不足10万军队,在这种外重内轻的局面无法轻易改变的情况下,利用权数驾驭各个节度使,使他们之间维持平衡就是最好的选择。

实际上,唐玄宗最放心不下的并不是位于帝国东北的安禄山,位于长安附近的西北诸军镇才是玄宗最担心的地方。而西北的几个军镇由于要防备吐蕃和突厥,拱卫京师,得到了朝廷的大力支持,军力日益强盛,朔方、陇右、河西三镇总兵力达到22万,且都距首都长安不远,相比之下,东北的平卢、范阳威胁就要小多了,为了制约西北几大节度使的威胁,唐玄宗发挥了自己政治斗争的天赋,先摆平了兼任西北四大节度使的王忠嗣,之后又扶植起安禄山这个“东北王”来对抗西北军镇。

5.边兵职业化与世袭化

以往我们评价安史之乱,往往更着重去强调安禄山个人的力量,但是安禄山在起兵之后的第三年(公元757年)就被他的儿子安庆绪密谋弑杀,但是安史之乱一直持续了八年之久,并且到了最后,河朔地区的藩镇还是不服中央,名为归顺,实际割据一方。这恐怕就不是安禄山一个人的影响了。

其实这一切根本的原因在于募兵制的实行和军官选任权利的下放。

由于唐代疆域的持续扩张以及府兵制的崩坏,唐玄宗时期开始允许各大节度使在本地募兵以解决兵源问题,同时由于军事作战的特点以及交通和通讯的不便,玄宗将很多权利都下放给了节度使,包括财政权和军队官职的任免权等非常重要的权利,节度使依靠这些权利在边镇不断扩展自己的政治势力,逐渐成为了天高皇帝远的“土皇帝”。以当地人为主组成的职业边兵世代为军,他们和边镇的将领休戚与共,同气连枝,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利益集团。“边兵只知节帅,不知皇帝”的局面由此形成。

而此时的帝国中央则对这样一个庞大的边镇军事集团毫无节制能力,仅能依靠其他的边军集团去制衡,这无异于是饮鸩止渴。所以当长安陷落时,玄宗皇帝不敢前往西北,谁知道朔方会不会也冒出一个“安禄山”。

所以安禄山反叛时可以得到整个军队的支持,在他死后,这场曾经他所发动的叛乱已经不是某几个人可以停下的了。

谁给的勇气,安禄山为何敢在大唐盛世起兵反唐?

安史叛军的残余势力——河朔三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