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偏科的问题,相信有很多人最头疼的科目就是数学了。但这个让许多学生束手无策的数学,偏偏就有人擅长,而且玩儿出了成就。这个女孩只有十五岁,普通人都还在念中学的年纪,她却已经被称为了"世界上最年轻的科学家。"她就是谈方琳。



2019年,十五岁的谈方琳被邀请参加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而这时她正在读高一。其实,早在谈方琳读初中的时候,她就对数学方面的研究颇有建树了。她曾凭借着"斐波拉契数列于贝祖数的估计"这一研究成果,获得了第三十三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一等奖、专项奖,第三十三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主席奖、一等奖。网友们纷纷大呼"别人家的孩子""天才少女""我连这个研究的名称都念不顺"。的确,十五岁就有如此高的成就,实在是不多见。


那么一定会有很多家长朋友好奇,"别人家的孩子"到底是怎样炼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谈方琳现在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她梳着一个马尾辫,模样清秀,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中学生的样子,奈何她的大脑却一点也不普通。事实上,谈方琳的父母都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教师,显然家庭中少不了学术氛围的熏陶。



而谈方琳的父亲,则是数学老师,从小谈方琳就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父母也愿意引导她朝这个方向发展。


但谈方琳小时候却并不参加竞赛,据她自己说,参加竞赛需要刷很多题,会占用许多时间。这点在她的初中校长口中也得到了证实,校长说:"她在初中阶段从不在外不可,也不会刷题。"


而在升入初中后,谈方琳对数学变得更加感兴趣,经常跟父亲一起探讨,但是父亲并不是研究数论方向的,于是父亲就帮她介绍了同是华中师范大学的数学系教授。谈方琳就开始跟着这位教授搞研究。



尽管谈方琳并不是跟着自己的父亲做研究的,但是她的父亲叫谈胜利,百度词条有介绍,在专业领域也颇有成就。而随着谈方琳的走红,也有很多网友发现,她从小学到高中,都读着上海最好的学校,接受着优质的教育。天才的头脑,加上知识分子的家庭,再加上良好的教育,成就了这个年少有为的谈方琳。


看到这里很多人肯能都要感慨上一句,怪不得。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人家小孩优秀,原来父母也优秀啊。事实上,抛去其他方面因素的加成,对于许多家庭普通,孩子天资平平的人们来说,我们又能从这个天才少女身上学到些什么呢?



首先,作为家长应该摆正自己的想法。要知道新闻里那些浑身高光的孩子毕竟还是少数。他们往往只是一些个例。我们不能再看到这些新闻后,就急切地想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那样的人,孩子稍有不配合,就觉得恨铁不成钢。


其实家长要把目光从新闻里拉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仔细的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并加以引导,要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他自己独特的闪光的一面。


其次,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人人都知道,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到了自家孩子的的身上往往无法贯彻落实,今天让孩子学钢琴,明天学数学,后天学画画......有时孩子小小的肩膀上承担的压力比大人还要大。



其实,正确的做法是,先观察孩子的兴趣究竟在哪里,再进行有针对性地,重点地培养。不管是放任不管,还是资质很差的老师,都会对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选对老师非常重要。比如在线美术1对1的教育方式就很好,既有专业的老师指导,有解放了家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总而言之,教育孩子,还是要注重因材施教,不能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天才,和忽略了孩子的天性。不会有一无是处的小孩,耐心的多一些陪伴,总会发现孩子的过人之处。


最后,还需要正确的引导。都说没有坏的孩子,只有不好的老师。有时正确的引导,也是关键。希望家长都能找到最合适孩子的道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