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茶錄》所說:“其旨歸於色、香、味,其道歸於精、燥、潔。”所以如果要體味這些質素,靜默是一個必要的條件,也只有“以一個冷靜的頭腦會看忙亂的世界”的人,才能夠體味出這些質素。自從宋代以來,一般喝茶的鑑賞家認爲一杯淡茶纔是最好的東西,當一個人專心思想的時候,或是在鄰居嘈雜、僕人爭吵的時候,或是由面貌醜陋的女僕侍候的時候,常會很容易忽略了淡茶的美妙氣味。同時,喝茶的友伴也不可多,“因爲飲茶以客少爲貴。客衆則喧,喧則雅趣乏矣。獨啜曰幽,二客曰勝,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

《茶疏》的作者說:“若巨器屢巡,滿中瀉飲,待停少溫,或求濃苦,何異農匠作勞,但需涓滴;何論品賞,何知風味乎?

因爲這個理由,因爲要顧到烹時的合度和潔淨,有茶癖的中國文士都主張烹茶須自己動手。如嫌不便,可用兩個小童爲助,烹茶須用小爐,烹煮的地點須遠離廚房,而近在飲處。茶童須受過訓練,當主人的面前烹煮。一切手續都須十分潔淨,茶杯須每晨洗滌,但不可用布揩擦。童兒的兩手須常洗,指甲中的污垢須剔乾淨。“三人之下,止爇一爐,如五六人,便當兩鼎爐,用一童,湯方調適,若還兼作,恐有參差。”

真正鑑賞家常以親自烹茶爲一種殊樂。中國的烹茶飲茶方法不像日本那麼過分嚴肅和講規則,而仍屬一種富有樂趣而又高尚重要的事情。實在說起來,烹茶之樂和飲茶之樂各居其半。正如喫西瓜子,用牙齒咬開瓜子殼之樂和喫瓜子肉之樂實各居其半。

茶爐大都置在窗前,用硬炭生火。主人很鄭重地扇着爐火,注視着水壺中的熱氣。他用一個茶盤,很整齊地裝着一個小泥茶壺和四個比咖啡杯小一些的茶杯。再將貯茶葉的錫罐安放在茶盤的旁邊,隨口和來客談着天,但並不忘了手中所應做的事。

他時時顧着爐火,等到水壺中漸發沸聲後,他就立在爐前不再離開,更加用力地扇火,還不時要揭開壺蓋望一望。那時壺底已有小泡,名爲“魚眼”或“蟹沫”,這就是“初滾”。

他重新蓋上壺蓋,再扇上幾遍,壺中的沸聲漸大,水面也漸起泡,這名爲“二滾”。這時已有熱氣從壺口噴出來,主人也就格外地注意。到將屆“三滾”,壺水已經沸透之時,他就提起水壺,將小泥壺裏外一澆,趕緊將茶葉加入泥壺,泡出茶來。

這種茶如福建人所飲的“鐵觀音”,大都泡得很濃。小泥壺中只可容水四小杯,茶葉佔去其三分之一的容隙。因爲茶葉加得很多,所以一泡之後即可倒出來喝了。這一道茶已將壺水用盡,於是再灌入涼水,放到爐上去煮,以供第二泡之用。

嚴格地說起來,茶在第二泡時爲最妙。第一泡譬如一個十二三歲的幼女,第二泡爲年齡恰當的十六女郎,而第三泡則已是少婦了。照理論上說起來,鑑賞家認第三泡的茶爲不可復飲,但實際上,享受這個“少婦”的人仍很多。

以上所說是我本鄉中一種泡茶的實際素描。這個藝術是中國的北方人所不曉的。在中國一般的人家中,所用的茶壺大都較大。至於一杯茶,最好的顏色是青中帶黃,而不是英國茶那樣的深紅色。

我們所描寫的當然是指鑑賞家的飲茶,而不是像店鋪中的以茶奉客。這種雅舉不是普通人所能辦到,也不是人來人往、論碗解渴的地方所能辦到。

《茶疏》的作者許次紓說得好:“賓朋雜沓,止堪交鍾觥籌,乍會泛交,僅須常品酬酢。惟素心同調,彼此暢適,清言雄辯,脫略形骸,始可呼童篝火,吸水點湯,量客多少,爲役之煩簡。”而《茶解》作者所說的就是此種情景:“山堂夜坐,汲泉煮茗。至水火相戰,如聽松濤。傾瀉入杯,雲光灩瀲。此時幽趣,故難與俗人言矣。”

凡真正愛茶者,單是搖摩茶具,已經自有其樂趣。蔡襄年老時已不能飲茶,但他每天必烹茶以自娛,即其一例。又有一個文士名叫周文甫,他每天自早至晚,必在規定的時刻自烹自飲六次。他極鍾愛他的茶壺,死時甚至以壺爲殉。

因此茶的享受、技術包括下列各節:

第一,茶味嬌嫩,茶易敗壞,所以整治時,須十分清潔,須遠離酒類香類一切有強味的物事,和身帶這類氣息的人;

第二,茶葉須貯藏於冷燥之處,在潮溼的季節中,備用的茶葉須貯於小錫罐中,其餘則另貯大罐,封固藏好,不取用時不可開啓,如若發黴,則須在文火上微烘,一面用扇子輕輕揮動,以免茶葉變黃或變色;

第三,烹茶的藝術一半在於擇水,山泉爲上,河水次之,井水更次,水槽之水如來自堤堰,因爲本屬山泉,所以很可用得;

第四,客不可多,且須文雅之人,方能鑑賞杯壺之美;

第五,茶的正色是青中帶微黃,過濃的紅茶即不能不另加牛奶、檸檬、薄荷或他物以調和其苦味;

第六,好茶必有回味,大概在飲茶半分鐘後,當其化學成分和津液發生作用時,即能覺出;

第七,茶須現泡現飲,泡在壺中稍稍過候,即會失味;

第八,泡茶必須用剛沸之水;

第九,一切可以混雜真味的香料,須一概屏除,至多隻可略加些桂皮或茌茌花,以合有些愛好者的口味而已;

第十,茶味最上者,應如嬰孩身上一般的帶着“奶花香”。

原標題《茶與交友》

茶道之精髓,講究澹泊以養性,寧靜而致遠。茶道也因此以東方文化的特有屬性,與西方文明緊緊聯繫在一起。

其實,中國茶和中國瓷器、絲綢、書法一樣,不僅是中國文化的一朵奇葩,更凸現了中華文化當中的和睦、和平與和諧的核心價值理念。

今日的中國,國力強盛,倉稟豐足。今日的中國,需要與世界交融,更需要展示自己的風采。請聆聽央廣公益特邀李立宏先生獻聲,精心策劃和製作的《茶與中國人》,讓我們以茶論道、以茶會友,讓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本文部分圖片、資料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或網站。

責編:陶姿璇

編審:曾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