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古代的王朝,很多小夥伴都各有喜好,但是要說到最能打的自然也會有無數的答案。
有人說是一統六國的秦,也有人說是繼承蒙古帝國的元,當然也有人提出獨以強亡的漢,但是今天怎麼要說的並不是上面這三位,而是另外一個王朝,這個王朝有多能打呢,它存在了近300年時間內竟然每年都在打仗,直到今天都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朝代之一,這就是唐朝,唐朝享國289年,
共歷21帝今年發生的對外人掙就有130多場征服的土地民族更是多不勝數,除了對外戰爭外,唐朝還打了包括安史之亂,黃巢起義等數不清的內戰,雖然發生了這麼多場戰爭,卻並不是窮兵黷武,與漢武帝北擊匈奴使得漢朝凋敝不同,唐朝的繁榮卻是有目共睹,
唐朝疆域曾盛極一時,東起朝鮮半島,西到中亞鹹海,南到越南順化。在如此廣闊的疆域內除了漢民族等中國常駐民族外。還生活着,突厥,回鶻,鐵勒,契丹,靺鞨等等,
而這些在歷史上都曾建立強大國家的民族。都臣服在強盛的唐朝腳下。使得唐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修長城的朝代。那唐朝爲什麼這麼能打呢。沒有,因爲長年戰爭導致國力衰退呢?那是因爲唐朝實行的民族政策。
朝對征服的靺鞨,契丹,鐵勒,等民族實行羈縻制度,對邊緣少數民族地區置州。因其俗以爲治有別於一般的州縣稱爲羈縻州。相當於現在的自治區。在軍事方面羈縻州受到州駐軍的控制和統領。
是唐朝軍事上的後蓄力量。唐朝多次對外戰爭都是徵調的少數民族本地的軍力,才因此減少戰爭消耗,但是常年的戰爭仍給唐王朝造成一定的影響。
比如因爲唐玄宗好大喜功。
所以邊境將將領就常常挑起對異族的戰爭以此邀功,由於當時的兵制由府兵制改爲募兵制,使得節度使與軍鎮上的士兵結合在了一起,就出現了邊將專軍的局面,
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從此藩鎮割據,難以根除。最終成爲覆滅唐王朝的禍根。這一頑疾,更是導致了五代十國的混亂。間接的使宋朝採取堅定的以文制武政策。可以說是貽害無窮。國雖大,好戰必亡。
雖然強盛的武力是國家民族生存的依憑,但過大的軍力卻是一柄傷人傷己的雙刃劍。如何使用武力是知道今天都需要我們深思的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