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劉洋風

《紅樓夢》裏的中年貴婦,要說幸運,應該是王夫人。孃家強盛,夫家體面,夫妻互敬,兒女雙全,邢夫人、薛姨媽,李嬸孃等與之相比,要麼無兒無女,要麼夫君已逝,總是差那麼一些。

不過要說王夫人幸福,《紅樓夢》的讀者大概不認可的居多。一則是因爲賈政的小妾趙姨娘存在感和破壞性太強;二來大概是因爲王夫人收拾芳官、晴雯之流過於狠歷,缺少點幸福女人的柔軟姿態。

王夫人幸福嗎?

據劉姥姥說“二小姐着實響快會待人的,倒不拿大”。王家是將門之家,少女時期的王夫人,少了幾分詩書之家的文采,帶着幾分武將之家的爽利。

人到中年的王夫人已經是另一番模樣。婆婆眼中的她“本來老實,又生得多病多痛”。庶女眼中則是“太太是那麼佛爺似的,事情上不留心”。便是趙姨娘,不管內心如何,嘴上也口口聲聲說着分明太太是個好太太。

當年爽利的王家姑娘已經成了賈府的老實兒媳和佛系主母,不僅孝順婆婆,慈愛兒女,連丈夫的寵妾都一併寬待。

她待身邊的丫頭大概不算太差。金釧兒死後,王夫人自雲“素日在我跟前比我的女兒也差不多”,這話固然當不得真,不過金釧兒和香菱遊戲,和寶玉調笑,也確實是個受寵的大丫頭。端午節打醮時,王夫人留在家中接待宮中來人,她身邊的金釧、彩雲卻還能出去玩一玩,不是在嚴苛主子身邊戰戰兢兢的模樣。可惜一場調笑斷送了金釧兒的性命。

金釧兒死後,王夫人屋裏最能幹的當屬彩霞:“凡百一應事都是他提着太太行。連老爺在家出外去的一應大小事,他都知道。太太忘了,他背地裏告訴太太。”衆人將她和賈母身邊的鴛鴦,鳳姐身邊的平兒相提並論。不過她的結局卻是“前日太太見彩霞大了,二則又多病多災的,因此開恩打發他出去了,給他老子娘隨便自己揀女婿去罷。”王熙鳳的陪房來旺家的仗着王熙鳳的勢力要將彩霞嫁給自己酗酒賭博容貌醜陋的兒子,彩霞百般不願,暗中找趙姨娘求助。彩霞的母親迫於權勢也只能應下這門親事。彩霞這般結局,是因爲她對賈環的一腔深情在王夫人前過不得明路,還是因爲私情暴露遭了王夫人的厭棄?

金釧兒身死,同胞妹妹玉釧兒還能喫雙份月例銀子;彩霞未死,卻似乎完全耗盡了主僕間的那點香火情了。

彩霞與彩雲都是王夫人身邊與賈環走得近的丫鬟,她們的故事糾纏不清,很有可能是手抄本的訛傳。金釧兒遭厭棄是因爲告訴寶玉“個巧宗兒,你往東小院子裏拿環哥兒同彩雲去。”金釧兒死後,彩雲與賈環依然情濃。彩雲“偷東西原是趙姨奶奶央告我再三,我拿了些與環哥是情真。連太太在家我們還拿過,各人去送人,也是常事。”

茯苓霜、玫瑰露固然是難得的奢侈品,到底只是喫用之物,東西是小,背主纔是大事。彩霞亦或彩雲有無背主之事呢?趙姨娘賈環母子的寶玉的羨慕嫉妒恨溢於言表。賈環用熱蠟油燙過寶玉,在金釧兒事件中添油加醋,這種不加掩飾的傷害沒什麼技術含量,勝在粗暴。

趙姨娘則要隱蔽得多殺傷力也強得多。她勾結馬道婆對王熙鳳與賈寶玉進行的擊殺相當成功。若不是天外來客一僧一道的出場,熙鳳與寶玉必死無疑。馬道婆的咒術固然精妙,卻也需要趙姨娘提供熙鳳與寶玉的年庚八字,並把五個紙人掖在個人的牀上。要想完成後者,需要一兩個能進內室的幫手。趙姨娘的人脈和破壞性不容小覷。

只有千年做賊的,沒有千年防賊的,這樣的一個姨娘在王夫人屋裏出出進進,王夫人“幾番幾次我都不理論”,是不曾察覺還是不方便處理呢?

這就涉及到王夫人的首要重要幸福指標:夫妻和睦程度。這是一個不太能量化的問題。

賈政人品端方,自始至終不是寵妾滅妻之人。賈政與王夫人育有兩子一女,尤其是寶玉,是夫妻倆的中年之子,可見兩口子並未“相敬如賓”,還是相當親密的。探春與寶玉的年齡相差不大,大約是王夫人懷寶玉後爲賈政納的妾。

賈珠的死亡可能是這對夫妻關係的轉折點。

共同的巨大悲傷讓曾經親密的夫妻不忍日夜相對。王夫人的痛苦通過信佛念齋得以緩解。賈政可能則在年輕的姨娘和年輕的子女身邊舒緩了痛苦。趙姨娘家奴出身,見識短淺。不過與賈政、王夫人這樣的貴族相比,她有一種潑辣的生命力。在賈珠死亡後,這種生命力對賈政應該特別有吸引力。

賈珠的死亡還引發了賈政與王夫人對寶玉的教育分歧。賈政將光宗耀祖的希望轉移到寶玉身上,對寶玉的不愛讀書愛胭脂越發深惡痛絕,而王夫人則將賈珠未曾得到的溺愛補償給了寶玉。

《紅樓夢》裏賈政唯一的私生活便是夜裏賈政歇在趙姨娘房裏談起寶玉與賈環納妾的事情。不過這並不能說明賈政與王夫人關係惡化。從23回描寫了賈政看到寶玉後的心理活動,他想到死去的賈珠,想到王夫人只有一個兒子,又想到自己年紀也不小了,“把平日嫌惡寶玉之心不覺減了八九分”。還有33回寶玉捱打,賈政既有對王夫人溺愛寶玉的惱怒,又有對王夫人的夫妻之情,有對長子的追思,對寶玉恨鐵不成鋼的憤怒和下手太重的後悔。

夫妻感情是有的,只是喪子之痛使這對夫妻至親至疏。

王夫人的另一重幸福指標就是親子關係,這也是幸福的重要源頭。

王夫人的兩子一女本來也是幸福的標配,不過賈珠早亡,元春進宮,留在身邊的只有寶玉。賈珠死後,留下遺腹子賈蘭,書中極少寫到王夫人與賈蘭的互動。僅有的一次是查抄大觀園時,發現賈蘭的奶媽不太正經,意識到賈蘭到了不需要奶媽的年紀,打發了出去。民間說,小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王夫人的命根子的只有寶玉。

生死之外無大事,經歷了賈珠早亡,王夫人對寶玉也許是“唯願我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在讀書科舉求功名方面,王夫人的確不如賈政嚴格,一方面心疼兒子,另一方面也需要平衡老太太和賈政對賈寶玉態度的巨大差異。不過王夫人盼兒子走正路的心和賈政是一樣的,這也是襲人進言,王夫人深受感動的原因。

如果不讀書科舉,不襲爵,寶玉的未來的保障來自何方?如果不抄家,祖上的財產足以保證他的富貴閒人生活,可是產業需要打理,僕人需要管束,親戚故舊的感情需要維繫,甚至還需要生育幾個能幹的兒子來挽回寶玉無心仕途造成的財富和門第的下降,這所有的一切需要一個世俗的能幹的妻子經營。唯有如此,才能守護賈寶玉富貴閒人的生活。

王夫人籌劃着兒子的婚姻和未來。一個母親愛子到了極致,是可以遇佛殺佛,遇神弒神。那些妨害兒子和兒子利益的人,她一定毫不手軟。

可惜寶玉想要的幸福,王夫人並不知道。她越是努力,寶玉的詩意世界就愈加崩塌,她越是努力,命運就將她的幸福推得越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