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地球上距海洋最遠的一個地區,這裏無論是地質形態,還是氣候環境都是多變和複雜的。但也因遼闊的地域和多樣生態,也爲各種野生動物提供了棲息繁衍的良好條件。根據貓盟CFCA日前消息,野性石河子團隊在克拉瑪依一溼地上拍到一隻毛茸茸(圓滾滾)的貓呆在樹梢上打盹曬太陽,走近一看,粗壯長尾、碩大的腳掌,確定是一隻草原斑貓,相當罕見。

這裏需要區分一點,生物上的野貓和我們日常口中的“野貓”所代表的意義是不一樣的。生物概念上的野貓,指的是野生小型貓科動物。而我們口中的“野貓”是泛指流浪貓、野外的家貓及其後代。生物概念上的野貓非常罕見,如果不是野外動物攝影師或科研保育人員,一般情況下沒有機會看到野生狀態的野貓。

生活在荒漠上的草原斑貓,不能擼,但可以吸一吸!

亞洲野貓(Felissilvestrisornata),又名草原斑貓,俗名有沙漠斑貓、土狸子等,屬於貓亞科貓屬野貓種(共分三大類:亞洲野貓、歐洲野貓、非洲野貓)。其實亞洲野貓裏又分了好幾個亞種,如蒙古亞種、裏海亞種等,只有分佈在我國境內的亞洲野貓才叫草原斑貓。它和兔猻、荒漠貓並稱爲“西部三大萌貓”。

草原斑貓主要分佈在我國西北地區,新疆、青海、甘肅、內蒙古等地均有其蹤跡,而且集中分佈於塔里木河流域、阿克蘇河中下游、葉爾羌河中下游、車爾臣河下游、和田河中下游、克里雅河中下游等。其分佈的生態環境爲平原荒漠、舊新綠洲、被開墾荒地、農田居民區邊緣、胡楊林、檉柳組成的灌叢草地等多種景觀和植被單一羣落組成的生態環境。

草原斑貓的體型通常比家貓大且壯碩、四肢更長,在挺直身體蹲坐的時候更爲明顯。草原斑貓的體長約爲63cm-80cm,尾長約爲23cm-33cm,體重約爲8公斤左右(雄性比雌性大)。毛色通常是黃褐色,身上佈滿大量形狀不規則的棕黑色、深褐色的“實心”斑點。

我國還有一種小型貓科動物——荒漠貓,但和草原斑貓相比,真正生活在荒漠裏是草原斑貓。這兩個物種在外形上很相像,但荒漠貓體型更大、而且兩隻耳朵上有耳簇毛,而草原斑貓幾乎沒有。

兇猛的草原小霸王,同類打架須分勝負,面對草原狼也敢亮爪子!

雖然草原斑貓看着不大,但確實很兇猛,且性情暴躁,可以說是集優雅、慵懶和暴躁於一身的矛盾結合體。草原斑貓通常獨居,領地意識很強,成年後領地面積約爲1平方公里。如果有同類進入自己領地(繁殖期例外,會到處串門),會遭到兇猛攻擊,直到分勝負爲止。

貓科動物的捕獵能力都不弱,而且都帶腦子,講究策略。草原斑貓白天主要藏在樹上或灌叢中曬太陽,到了夜晚和晨昏,纔出去活動捕獵。草原斑貓以捕獵活物爲食,如塔里木兔、草兔、沙鼠、跳鼠、地面窩鳥類,包括水域鳥類和家禽、魚類都是它的主要捕獵對象。

養過家貓的同學都見過貓揮爪打狗狗的情形,簡直是無影爪。根據科研人員的觀察,草原斑貓在和草原狼相遇的時候,全身立馬炸毛了,敢毫不退怯地亮起自己的爪子。至於兩者“短兵相接”的場面很少(可能沒有看到),因爲草原狼看到草原斑貓時,基本上沒什麼反應。另外據科研人員的調查,草原斑貓在白天會盡量回避狐狸、草原狼等掠食動物。

當今面臨的主要威脅:和家貓雜交!

草原斑貓的繁殖能力在貓科動物中屬於中等水平,雌貓的孕期爲60天,一胎一般生2-3只小貓。它們在自然界中呈現低密度廣泛分佈,因常捕食齧齒動物,屬於草原上抑制鼠害的益獸之一。

雖爲益獸,但在上世紀80年代,草原斑貓因漂亮的斑點皮毛曾被大量捕殺。據記錄顯示,新疆在80-90年代每年的草原斑貓毛皮的收購量爲1500張。直到成爲了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1988年)才逐漸減少。後來治理草原退化、毒殺鼠類,亞洲野貓也一度被“殃及池魚”。

而草原斑貓目前面臨最大的威脅,是來自和家貓的雜交。據科研人員研究,隨着人類活動區域擴散,草原斑貓也經常接近人類聚集區。從幾乎不可馴化的狀態,部分表現出了接近半馴化狀態,而且和家貓(流浪貓)進行交配繁殖。也因大量雜交個體的存在,草原斑貓的基因污染嚴重,兩者的邊界也變得十分模糊。所以說養貓的同學需要對自己貓負責,不要丟棄。如果讓它變成流浪貓,那純粹是在製造生態災難。

結語:

我國在上世紀70年代前的動物學考察研究很少,更別論關於草原斑貓的研究。據90年代的初步統計,我國西北地區草原斑貓的種羣數量可能超過10000只,而目前具體數量還沒有準確數字,所以現代學界對於草原斑貓的生活習性瞭解甚少。

現有保育團隊(貓盟等)對我國本土貓科動物進行全面的調查,但這是一項規模龐大又複雜的工作,需要更多人去參與行動和去了解。而瞭解,就是保護的第一步。

-END-

(圖片來源網絡、野性石河子團隊,侵刪!參考資料:貓盟、新疆哺乳動物分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