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期,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也造就了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汉族势力的崛起。这场运动历经十四载,纵横十数省,大小上千战,而具体过程又是怎样的呢?这期间又有着怎样的纠灼激荡?我们今天就以湘军代表人物曾国藩的足迹为视角,以时间为序,按湘军攻战推进的区域,依次划分为五个阶段,进行一一剖解。

一、保全湖南郡县

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爆发,太平天国运动很快从广西蔓延至湖南等地,大有席卷江南之势。1852年41岁的曾国藩自京赴赣督考,途中闻母丧,转而回乡丁忧,朝廷下旨令其协办团练。

不久,湖南巡抚张亮基调职离开长沙,曾仍以兵部侍郎职组办团练事宜。早在道光末年,湘黔桂地区就已激发民变多起,此时湘南尤烈,曾国藩调派刘长佑等人前往追剿;迅即湘鄂交界又起数千人匪患,曾饬江忠源之弟江忠济往剿。办匪期间,曾国藩一向从严,兵勇触法,亦无所逭,斩决枭示的情况不无常见,为此,留下“曾剃头”的恶名。

早在湘军尚未成形之际,曾国藩便渐拟省外作战的战略雏形,开始了小规模的湘勇援赣。而作为新生事物的湘军备受正规军绿营兵的排挤,双方多有摩擦,即便是身为曾帅副将的塔齐布都几乎丢了性命。曾国藩及时进行调整,于1853年9月将湘军兵营由省城长沙移驻衡州。

太平军一方,自从1853年1月攻陷武昌,短短三个月内,沿江而下,水陆并进,势如破竹,接连攻陷九江、安庆、江宁、镇江、扬州,并改江宁为天京,定都于此,随即5月展开北伐和西征。1853年底,清军在鄂皖两地防务告急,1854年1月太平军攻克庐州,安徽巡抚江忠源自杀。 2月湖广总督吴文镕战死,朝廷多次催促曾国藩出兵,曾以船炮筹备尚未就绪为由,均未成行。

1854年2月底湘军基本建成,水陆各营会师于湘潭。曾国藩发表《讨粤匪檄文》,多乡绅士族来投。3月~4月间,曾国藩亲下岳州,作战失利,回防长沙,分兵塔齐布前救湘潭,经过激战,大胜太平军;随后曾国藩又亲自督师进军长沙北面的靖港,再遭挫败,跳水自杀被救,此时传来湘潭战役①捷报。1854年8月,曾国藩率领湘军克复岳州,自此,基本把太平军赶出了湖南。

①湘潭战役

1854年4月太平军经陆路由江西进兵湖南,24日攻陷湘潭,25日,曾国藩所属塔齐布提兵来救,双方大战四昼夜,毙太平军数千,后曾又派水师援剿,致使孤军深入的太平军几乎全军覆没。湘军因此战起死回生。后续相继导致了太平军在岳州、武昌的失守。湘军将领李元度认为“大局转关,自湘潭始也。”李秀成曾批它是“天朝十误之一”。李秀成被俘之后,写下了天朝十大失误,其中第四条就是不应该让林绍璋去湘潭,导致了林绍章在湘潭全军覆没。

二、克复武昌等城

自攻破城陵矶出湖南以后,1854年9月湘军主体进入湖北,先后克敌于羊楼司、崇阳、咸宁,又得利于太平军倾力东下江宁的战况,曾国藩所部很快就收复了武昌、汉阳。

在与湖广总督会商后,曾国藩决定兵分水陆三军沿江东进,于11月9日收复蕲州,11日克复大冶、兴国,推进到黄州,23日在半壁山大破太平军,歼敌逾万人。太平军将防线退至田家镇南岸,依循古法,于江面布满铁索。

12月2日,杨载福所督水师攻断江中铁索,又于田家镇烧毁敌船四千余只;陆师亦攻克夏新桥,收复黄梅县,进抵小池口。沿江战鄂以来,较为顺遂,至此,湖北各城暂时全部收复。曾等水陆各军,集结于九江附近,准备渡过长江,进入江西战场。

然而战争形势,机合则变。在以后近三年间,由于太平军领导集团较为重视西征策略,以及石达开、陈玉成、韦俊等将领突出的个人军事才能,使得武昌以东城池,在两方之间,几经夺失②。后经胡林翼等人多方筹措,直到1859年小池驿大战之后,湖北诸城才算彻底从太平军手中收复回来。

②三占武昌

1852-1856年间,太平军先后三次攻占武昌,对其控制长江中游、争取战略主动有重要意义。

太平军沿江东进途中,1853年1月12日第一次夺取武昌,占领一个月后,2月9日撤离东下江宁;

太平军占领天京后西征,1854年6月26日二夺武昌,1854年10月14日湘军攻陷武昌;

太平军取得湖口大捷,反攻湖北,1855年4月3日三夺武昌,1856年12月19日太平军放弃武昌,胡林翼率湘军进入。

三、廓清江西全省

1855年1月,曾国藩率水陆各军乘胜进攻九江,初时小胜,后由于战术失策,湘军水师在湖口被太平军拦腰截断,分为内湖和外江,军力受损较重,曾国藩所在的外江大船,为太平军所掳,文书尽失,曾自杀被救,2月仓皇奔往罗泽南所在陆营。太平军取得湖口大捷③后,其势力范围很快又沿江上溯到湖北武昌等地。

1855年3月4日,曾国藩移驻南昌,抚慰军心,依靠陆师在赣北与太平军周旋。1856年8月发生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军事上暂未受其影响,江西战场主动权仍为太平军所控。此后至1857年3月,曾国藩及其所属湘军奔战于瑞州至九江一带,因催饷与江西主政者多有不和,曾本人几近焦头烂额,在1857年3月25日借故父丧丁忧,离开江西。

曾国藩回湘守制期间,太平军在军事上又大举进攻皖北、鄂东,联合河南捻军,声势甚壮。1857年5月石达开带领太平军精锐出走,由景德镇入赣,转战福建,企图建立闽浙根据地,江西战事出现转机,1858年5月19日,湘军水陆两军合力攻克九江,屠城。很快抚州、建昌相继克复。清廷为阻止石达开攻浙,急命曾国藩重任湘军统帅领兵入浙。

1858年8月,曾国藩离开湖南,经湖北转九江进入江西,奉旨防剿闽浙石部太平军,很快由南昌移师与福建较近的建昌府,5个月后拔营西迁抚州,调兵北上攻克景德镇等城,至此江西全省基本肃清。1859年8月,曾国藩离开江西,赴黄州、武昌等地会商攻皖事宜。

③湖口大捷

1855年1月湘军突破湖北田家镇、半壁山防线,太平军退守九江、湖口。曾国藩久攻九江不下,改攻梅家洲,主持西征军务的石达开由安庆进驻湖口,坐镇指挥。西岸驻守梅家洲的罗大纲与石达开共扼鄱阳湖口,太平军将大船数只装满砂石,凿沉中流,仅靠西岸留一隘口。12日,湘军水师再攻湖口,120多只轻便战船由隘口冲入湖内,太平军把握战机,立即堵塞隘口,从而肢解了湘军水师;与此同时,出动战船,围攻湖口以北湘军水师八里江老营,南北两岸太平军也手持火箭、喷筒,向敌船喷射。湘军笨重大船,由于失去轻便战船的护卫,“如鸟去翼,如虫去足”,当夜被焚40余艘,其余船只逃往九江以西的官牌夹,25日,太平军水师又夜攻官牌夹,包围了曾国藩的坐船,曾愤而投水自尽,被左右救起,逃入陆营,得免一死。

四、东征徽南皖北

1859年9月,曾国藩离开江西,驰赴武昌,与胡林翼、官文等会商入皖事宜,随后调集军队驻于巴河,命两个弟弟曾国荃、曾国葆回乡募勇以扩充军力④,为东征安徽做最后准备。12月6日进驻安徽宿松县。胡林翼军由北路进抵英山,大军不久即攻下太湖、潜山,打破了太平军在安徽的西大门,直逼其战略重地安庆。与此同时,湖南巡抚骆秉章调派多路湘军前来增援,太平天国东征主力攻陷杭州。

停驻宿松半年多后,曾国藩调领诸军渡至长江南岸,先后经停华阳镇、黄石矶、东流、建德,驻营祁门,近一年之久,其间清廷实授曾两江总督,节制江浙皖赣四省军务。曾国藩不得不一面奉旨远救沪浙,一面又得与太平军苦战皖南,战略上不太清晰。李秀成率大股太平军攻打皖南一路连胜,身在祁门的曾国藩一度身处绝境,写下遗书,准备兵败自刎。由于李秀成不知其在城内,并未乘胜攻城,曾国藩才得以脱险。

1861年5月5日曾由祁门拔营进驻东流,开始实施攻打安庆的计划。令左宗棠于南路进攻江西,令鲍超由北路复克宿松、黄梅再入江西,后于9月底江西全省才完全肃清;其弟曾国荃于9月5日全力打下安庆⑤。安庆既克,使得湘军在战略上占据了很大的主动权。安庆以西湖北、江西之太平军很快覆灭,此后太平天国的势力范围再也没有延伸到这里。

就在此际,咸丰驾崩于热河,武昌又传来胡林翼离世消息,一定程度上延迟了湘军顺江东征的步伐。大军稍作休整,1862年3月曾国藩即派其弟曾国荃领兵东下,拉开了攻打天京的序幕;其余各部也在皖南、皖北、浙江、上海与太平军广为周旋;曾氏自己坐阵安庆,长达三年有余。

④回湘募勇

一般只要一遇到重大战事,就有湘军将领回湘募勇,或者湖南士族有人自带团练随令前来,这一时期的湖南成了湘军源源不断的兵源补给基地。

⑤安庆保卫战

太平天国期间著名战役,1859年到1861年,清军围攻太平天国重镇安庆,为保卫安庆,阻止湘军东进,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会合杨辅清,多次攻扑湘军外壕,不破,双方前后相持攻防达两年之久,直到1861年6月,清军用计切断安庆太平军守军的粮道,又挖地道攻破营垒,安庆为清军所破,数万太平军或战死,或饿死,或跳江,或被屠城,未留一名活口,异常惨烈。自此,太平天国失去拱卫天京的西线屏障和粮源基地,转入防御阶段。湘军一方则在战略上占据了更大的主动权,其后相继夺取芜湖、铜陵、和州、太平府,基本上完成了东征安徽的阶段性任务。

五、剿灭天京本营

1862年5月曾国荃顺江依次攻下池州、巢湖、和州,进逼南京雨花台,长江一线基本回到了清军手中,太平军势力已经被分散切割为皖北、皖南、苏南、浙江等几处。曾国藩幼弟曾国葆也率军前来,7月11日,曾又调兵攻破西南屏障宁国府,天京外围形势于太平军越发严峻,洪秀全急调李秀成从苏浙回援。在雨花台大战46日⑥,李秀成以优势兵力,久攻不下,弃攻撤围,曾国荃三万主力得保。不久,幼弟曾国葆操劳过度病逝于雨花台湘军大营内。

1863年3月,坐阵安庆遥控指挥的曾国藩沿江来到前线雨花台,筹划总攻天京的策略,后返安庆,分步实施剿灭计划:先廓清太平军江面水军,后战安徽南北。1863年7月起,东线作战的李鸿章连克江阴、苏州、无锡;由赣入浙的左宗棠军基本肃清浙江,迫使太平军残余势力转入皖南。1864年7月曾国荃率军攻破天京,生擒太平天国最后支柱李秀成,28日,曾国藩离开驻扎三年的安庆来到金陵,尸舁洪秀全⑦,诛李秀成。驰奏太平天国幼天王下落不明。

⑥雨花台大战

曾国荃率湘军紧围天京,洪秀全急调李秀成从苏浙回援。1862年9月14日-10月24日,太平军在李秀成的带领下,在雨花台和湘军进行了长达44天的激烈战斗。战斗中,太平军强势的击毙了湘军副将倪桂芬等人,曾国荃左颊受伤。不过湘军偷袭防御薄弱的太平军西线,烧毁营垒13座。李秀成以优势兵力,久攻不下,后弃攻撤围,曾国荃三万多主力得保。这场大战,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场惨烈的苦战。事后有湘军将领总结,“自发逆猖乱来未有如此围之久者”,“将士皮肉都尽,较小池之战为尤苦去”。

⑦尸舁洪秀全

曾国藩从一个天王府的宫女那里得知洪秀全早在城破之前已死几十日。湘军在天王府大殿废墟里的地下,找到了洪秀全的尸体。士兵将洪秀全尸体上的厚布扯下来,搬到雨花台给曾国藩查验。曾下令将洪秀全的尸体剁成肉酱,并拌入火药装入炮弹,在长江边上发射了出去。

太平天国时期,全国人口减少1亿人。固然多数人是死于战火,然而湘军在收复九江后的屠城、夺取安庆时的不留活口、攻占江宁后的血洗城池,这些牵连平民的过重杀戮,深为后人所诟病。这也是曾国藩备受争议之处。历史人物,要是诛起心来,几乎没有人可以跳出争议的。“若将字字论心术,恐有无边受屈人”。文本时空不敢轻言褒贬,我们更愿意用人物真实的足迹来勘查他的是非得失,我们不敢奢望有赵顼对《资治通鉴》那样的高评,我们只求能尽可能还历史人物以本来面目。史论万千,考迹殊难,有人说他是末世圣人,有人说他是刽子手,有人说他官运亨通,有人说他一路全无得意时。读完此文,请留言告诉我们,您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曾国藩。

1、参考黎庶昌著《曾国藩年谱》、王盾著《湘军史》;

2、历史地理数据来源于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项目公开发布的数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