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承下來了許多個姓氏,但有一些姓氏在古代是國姓一般的存在。國姓指的是天子的姓氏,比如說秦始皇的嬴姓,漢高祖的劉姓。這些姓氏倒也還好,像嬴姓的人可就比較少了,而劉姓人多也是以這個姓氏爲榮而已,實際上對他們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當國姓跟其它東西類似的時候大家都會想盡辦法避開國姓。這就有一個問題了,明朝的開國皇帝姓朱啊,豬跟朱的發音相似,那明朝該叫豬叫什麼?


好在當時的皇帝朱元璋被沒有太小心眼,沒有說同音字都不能用,也沒有專門下令規定百姓要改了動物的這個名字。但是百姓還是自發地對豬避諱了。畢竟,問你去街上買什麼,回答買豬肉;問屠夫去幹什麼,他回答說殺豬,總覺得怪怪的,也很擔心會冒犯了皇族中的其他人。於是就有人用“豕”和“彘”兩個字兩個字來代替。


明朝的皇帝對豬的這個叫法倒也沒有多大意見,但朱元璋確實拿豬的叫法來爲難過人。元末明初的時候有一個首富名叫沈萬三,他十分有錢,可惜這小夥子看走眼了,給朱元璋的敵人支持了一下。而且明朝開國的時候很窮,朱元璋就有些爲難。某次,他去沈萬三家裏做客,沈萬三拿出招牌豬蹄來招呼皇帝大人。

朱元璋就故意問沈萬三這道菜叫什麼名字?都知道,豬跟朱同音,皇帝沒說,但並不在意他能聽見這樣叫。沈萬三是肯定不能說是豬蹄膀的,好在他當時聰明,就說這是萬三蹄。這下可保全了他的小命,不過沈家在後來還是受到了打壓。朱元璋不重視,連着幾個皇帝都不怎麼在意,但是到了明武宗時期,他就跟豬這個叫法槓上了。


明武宗朱厚照,他是明朝的第十位皇帝,朱厚照卻在意到直接禁止殺豬,不但如此,朱厚照更是頒佈了一個很奇怪的法令,說不僅不讓養豬,殺豬喫肉的事情更是禁止。那麼爲何會如此呢?其實很簡單。朱厚照他是屬豬的,所以對豬很是親近。然而宴請羣臣的時候,看到大臣喫着豬肉就心裏很不是滋味。


原本的時候還好,後來的時候越想越感覺不舒服,於是突發奇想就頒佈了這個禁令。而這個禁令一下,就惹得很多人不滿。要知道古代是很注重祭祀的,而祭祀的時候豬肉則是必須的。如果這個禁令實行的話,那麼也就是說祭祀的時候不能用豬肉。

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如果不這樣做的話,就等於對先人不尊敬,必然惹來先人的不高興。於是一些大臣便紛紛的前來抗議,說到抗議有點說不上,只是前來勸說他。剛開始的時候一兩個臣子還好。後來臣子一多,朱厚照就沒有辦法了。


不過他自己並沒有就此停止食用,這下百姓們可苦了。平時少說豬用其它的代替就完了,這下還不讓喫了,而豬肉又是當時最主要的肉類。這道命令執行了三個月,百姓們苦得不行,當時的首輔是楊廷和。他平時沒少因爲皇帝的調皮折騰,這次看民怨漸起,站出來強烈反對。大概是看首輔玩真的,這道命令也就廢除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