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春,侵華日軍新任派遣軍司令官畑俊六陸軍大將,接替了松井石根的統帥權,爲一舉打通津浦線,他打算與華北方面軍南北夾攻,合圍徐州。

與此同時,國民革命軍第五戰區司令官李宗仁,冒着硝煙炮火,急速抵達徐州,親自佈置戰略,與敵人進行決戰,李將軍力排衆議,起用了代人受過、被民衆斥爲"漢奸"的張自忠,同時,將川軍王銘章師收編進自己麾下。

不久,在津浦路北線的韓復榘集團軍爲保存實力,擅自放棄重鎮濟南,致使津浦線大門洞開,日軍主力磯谷師團乘虛南下,日軍坂坦師團爲策應津浦線上磯谷師團的正面進攻,佔領青島後,沿膠濟線進迫魯南軍事重鎮臨沂,與中國守軍展開激戰,臺兒莊會戰的序幕拉開。

臨沂激戰,龐炳勳集團傷亡慘重,李宗仁命張自忠部增援,張自忠部及時趕到,與龐炳勳部隊前後夾攻,打得日寇潰不成軍,保住了陣地。

3月15日,日軍磯谷師團不待東南兩路日軍的配合,搶先入關,直撲滕縣,與王銘章的川軍一二二師展開激戰,由於湯恩伯沒有及時增援,致使滕縣失守,王銘章以身殉國。

日軍攻克滕縣,又全力向徐州進犯,李宗仁決定扼守要塞臺兒莊,在這裏與日軍展開大規模決戰,他迅速向孫連仲、張自忠、湯恩伯幾個集團軍下達了命令,並做了周密部署。

經過與日寇空軍、坦克部隊幾個回合的拼殺,孫連仲部傷亡慘重,三十一師池峯城部張靜波營長又因負傷臨陣脫逃,池峯城激憤之中炸掉唯一的退路--運河浮橋,忍痛處決了張靜波,決定破釜沉舟,決一死戰。

屢遭挫折的日軍改變部署,遂佔領了臺兒莊四分之三,但抄後路的湯恩伯卻依然按兵不動,李宗仁以軍法嚴令湯立刻出兵,湯恩伯不得不率部隊從側後向日軍進攻。

同時,臺兒莊一線中國守軍全線反擊,日軍磯谷師團陷入重圍,中國軍隊乘勝進擊,全殲日軍於臺兒莊外,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向國民軍事委員會發出電報,臺兒莊大戰告捷 。

希望現在的影視作品少點抗日神劇,不忘歷史的同時更別忘了戰爭的殘酷,少點耍帥多點嚴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