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命運總是多舛。

有一次我在寺廟祈福時,聽見有人向佛祖抱怨說:“爲什麼我無論幹什麼都不會順心,小到生活上的衣食住行,大到人生的事業理想,沒有一件事是合我心意的。”

這煩惱我也曾經向多年交好的一位老僧請教過,他告訴我:“一些大大小小的災難之所以會找到你,讓你身心疲憊,是因爲你的心態出了問題。”老僧說在心裏默唸下面這三句話,好運就會不請自來。


老僧說:"一切因緣而起,因念而生。"佛學認爲一切的存在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的,意思是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緣相遇相合而產生的,都是虛妄不實的,世上萬物都是飄渺的,轉瞬即逝,沒有什麼是永恆的,即一切都是空。

好運與厄運,只是一種心境的轉變,"境由心生",只要你有一個好的心態,你內心認爲自己是幸運的,你的好運就會到來,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稱爲"心理暗示"。


同樣一件事,對待問題的心態不同,那麼結果也會千差萬別的。假如你走在一棟大樓下面,突然掉下來一個花盆,狠狠地砸在你面前,心態好的人就會想:幸虧沒砸到我頭,不然我就小命嗚呼了;心態不好的人就會想:哎呀!我怎麼這麼倒黴,怎麼會碰到這種事。

擁有一個好的心態,壞運也會變好運,那麼好運自然就來了;擁有一個不好的心態,好運也會變壞運,那麼所有的事都會變得不順心。


不管你現在處在什麼樣的困境,記得對自己說:"與其它更不幸的人,我已經夠幸運了。"

經常給自己一些"一切都會變好的"的心理暗示,你用積極心態的去做任何事,都會感覺是得心應手的。


老僧接着道:“因果循環,福禍相依。”佛教認爲有因果循環,一切的禍福相依,人不存在單單只是好運,或者單單隻有惡運。

佛教中有個故事,說的是有位國王一手指被豹咬去半截,宰相安慰國王說,幸好沒有咬到要害,有幸躲過一命。國王認爲宰相在說風涼話,便把他關進大獄。

一日,國王到一部落,部落打算用國王作爲祭品,當祭司檢查他身體時,發現他手指缺半截,身體不全作祭品是大忌,祭司把國王放掉。


國王回宮,把宰相放了,對宰相說:"指頭被咬,的確是幸運的,讓你白坐牢,還能是什麼好事嗎?"宰相答:"我的坐牢是好事,不然,我就要成爲祭品了。"

老僧說的禍福相依,是在告訴我們一時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爲好事。

這與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是同一個道理,災禍中會有隱藏着福氣,好運裏會潛伏着危機,禍中有福,福中有禍。


福禍之間總是變化莫測,當你一切順心如意時,不要得意忘形,也要想到禍會從天降,人不會一直順下去。當你遭受厄運時,懂得厄運中會蘊藏着好運,只要把心態放好,積極的看待事物的發展,會有意想不到的福分在等着你。

老僧說:"善惡因果,如影隨行。"意思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做好事就是在積德行善,就會有福報,而做壞事,就是在耗損福報,會惹災禍纏身。

分享一個小故事:


在春秋時期,秦穆公在一次外出遊玩的途中,馬被一羣野人喫了。士兵們要殺這羣野人,但秦穆公說:"爲一匹馬而去殺人,太殘暴了。"於是下令放了野人,還賜給他們許多美酒。

多年後,秦晉交戰,秦穆公身負重傷,眼看就要喪命。突然一羣野人衝出來相助,秦國反敗爲勝。先不論故事真假,這就是善舉所得到的善報。

人生也就是如此,"得道者多助",只有在平時裏多做善事,纔會有更多的人幫助你。


佛教認爲“善惡終有報”,有時候做了壞事或許沒有得到懲罰,其實不是沒有隻是時辰還未到。

老僧告訴我:凡事都要有個過程,不管是福報還是惡報都需要時間。不要被一時所見而左右我們的思想,看到惡人走運,而好人卻倒黴,便說善惡無報,你是被一葉障目,看不到事物的本質了。

生活中我們要多做善事,纔會獲得善報,心懷善意,不去做損耗福報的事,就可以靜靜等待好運的到來了。


想有好運相伴與你,牢記以上老僧說的三句話。記得要有一個好的心態,懂得發現厄運裏的福分,心懷善意才能得善報,做到這三點,毋庸置疑,好運自然會到來。

作者:略懂居士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萬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纔是暗流湧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千面略懂先生每天帶你一起識破生活假象,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爲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創,未經許可,不可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