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謝閱讀,我是簡單格言!

14日晚,趙麗穎曬出一張漢堡的對比圖,借喻改編和原著的差異,隨後引發網友熱議。――本文圍繞“注水”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什麼是“注水心理”?“注水心理”有什麼影響?有什麼干預技巧?[絕對乾貨,強烈推薦]趙麗穎原著改編圖|心理學家:什麼是“注水心理”?拒絕“魔改”首先,什麼是“注水心理”?

注水是指:粗製濫造,偷工減料。然而,“注水心理”不能一而概之,它可能是因爲:一、自控力弱;二、僥倖心理,三、精進模式、四、虛假環境。

趙麗穎原著改編圖|心理學家:什麼是“注水心理”?拒絕“魔改”“注水心理”有什麼影響和干預技巧?

一、自控力弱。

不能抵制眼前誘惑,從而放棄長遠目標,俗稱“丟了西瓜撿了芝麻”。比如製片方明明知道,“偷工減料”的代價就是影響口碑,最終減少收益,但是因爲降低拍戲成本或者趕着賀歲檔上映等原因,抵制不了眼前的“誘惑”。

自控力弱主要是因爲:面對誘惑,頭腦發熱,不能理性思考。比如你想減輕體重,但是冰淇淋太好喫了!此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列出來選擇誘惑的好處和壞處,使你自動理性思考,頭腦“清醒”,它往往都能抵制“誘惑”

趙麗穎原著改編圖|心理學家:什麼是“注水心理”?拒絕“魔改”

二、僥倖心理。

有的人認爲,自己微小的偷工減料或粗製濫造,不會被別人發現,俗稱“掩耳盜鈴”。比如在影視作品裏面,有什麼穿幫鏡頭或者演員服飾、道具和動作,違背現實生活設定等等,但是產品有任何微小的調整,在消費者眼中都會被無限放大,因爲消費者的視角就是一種鑑賞視角!

原創者視角就是看待自己的作品,像看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原創者看到瑕疵,他明白自己創作環境很艱苦,他就開始原諒自己――他們找各種藉口開脫“罪名”!如果原創者能放下“自以爲是”,站在消費者的立場,就會明白消費者不會給你任何的藉口,因爲他們是在消費!

趙麗穎原著改編圖|心理學家:什麼是“注水心理”?拒絕“魔改”

三、精進模式。

還有些人認爲,只要自己用盡全力就能一擊致勝,所以只要他們面對失敗,馬上就開始自我質疑,最終放棄自己的理想――這就是精進模式,俗稱“一蹴而就”。比如影視作品的一個理想的畫面,需要付出很大心血和時間才能拍出來,處於某種現實原因導演失敗幾次,就果斷放棄了這個畫面。

這是因爲他們一開始的想法就是錯誤的,由於結果取決於很多不可控因素,比如面試失敗,不一定是你不出色,也可能只是面試官心情不好。所以說,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佈滿拒絕和失敗!只有知錯就改,不斷嘗試,纔是你成功的唯一方法――這就是漸進模式。

趙麗穎原著改編圖|心理學家:什麼是“注水心理”?拒絕“魔改”

四、虛假環境。

粗製濫造還有可能是環境因素導致,比如一部影視作品之所以那麼難看,是因爲一、你覺得不好看,不符合你的“三觀”,但是有人覺得好看,有人覺得很對自己的胃口!二、原創者都在刷流量,大家都不看影視質量了,如果我不這樣跟風,我就沒得錢賺!

想要扭轉這種局勢,原創者保持自己初心,要相信口碑的無窮力量!但是僅僅只有原創者自己監督遠遠不夠,一方面,要加強獎項的含金量,另一方面,消費者要抵制“刷流量”,對於沒有文化輸出、三觀不正的“泡沫”作品,要多聽聽反對的積極性意見,堅決抵制不良社會風氣,優化市場環境

總結:拒絕“魔改”,特別是對於文化事業,因爲文化傳媒是最有效改變人思想的行業,它更容易走進人心,當人們受到影視作品而感動落淚,我們的思想就自動發生或多或少的改變!所以說,文化事業對於社會的影響深遠。“魔改”也沒有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因爲影視作品從業都是團隊,一個“注水心理”辜負的就是大家的心血。“魔改”也沒有尊重消費者和原著,失去了大家的期待和信用![請問你對“魔改”有什麼看法?評論區見!]趙麗穎原著改編圖|心理學家:什麼是“注水心理”?拒絕“魔改”

更多幹貨內容敬請關注簡單格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