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害嬰兒多在8個月以內,因爲嬰幼兒腦部水分含量高,同時顱底較爲平坦,大腦並沒有成年人那樣穩固,遇到外力衝擊時容易晃動,大腦表面與頭骨下的靜脈相接的血管也會晃動。即使養育者知道嬰兒哭鬧不止時,不可以猛烈搖晃使其停止哭鬧,但是大部分人依然不知道用力搖晃會對嬰兒產生怎樣的影響。

來源:撿書博士,ID:bos259

嬰兒的大腦組織尚未完全發育,極易受到外力而晃動,嚴重時會使腦內組織受到傷害。

生活中,我們時常看見孩子的媽媽抱着孩子輕輕搖晃,嘴裏哼着搖籃曲哄孩子入睡,場面溫馨且安逸。

但卻很少有人知道不恰當的搖晃嬰兒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傷害。

曾有媒體報道過,臺灣地區的一位爸爸用力地搖晃着僅7個月大的女兒,試圖將其哄睡。

搖着搖着,孩子竟開始口吐白沫,陷入昏迷,父親看到後嚇壞了,急忙將女兒送醫就診,但最終醫生也沒能將女孩救回來。

還有一名26歲的年輕父親,在兒子三個月大時,就總與寶寶玩拋接遊戲,或帶着寶寶原地轉圈以此來逗弄寶寶。

結果孩子尚未發育完全的大腦組織,承受不住這樣激烈的搖晃,導致了硬腦膜下腔出血,經過搶救,孩子活過來了,但卻變成了依賴呼吸機維持生命的植物人。

生活中,像新聞裏的爸爸那樣哄孩子的人不在少數,因爲缺少專業的育兒知識和一些常識。

愛丁堡病童皇家醫院的兒童神經外科醫生羅伯特·明斯說:“搖晃衝擊是嬰兒因腦損傷而死亡的最常見的原因。”

受害嬰兒多在8個月以內,因爲嬰幼兒腦部水分含量高,同時顱底較爲平坦,大腦並沒有成年人那樣穩固,遇到外力衝擊時容易晃動,大腦表面與頭骨下的靜脈相接的血管也會晃動。

以下視頻用3D效果演示了用力搖晃對嬰兒大腦的傷害。

嬰幼兒頭部的體積和重量佔全身的比例,遠遠超過了成年人。

嬰兒的頭長占身體的20%,而成年人約爲10%。更何況嬰幼兒的頸部肌肉發育也還不成熟,頸部缺乏支撐力,也就是說“頭重而頸肌無力”。

一旦受到劇烈搖晃,大腦也會跟着震動,頭蓋骨和大腦之間的靜脈就會被擠壓,血流受阻,極易引起輕微的腦震盪,或者顱內出血、硬膜下血腫,嚴重的還會導致腦部水腫、失明甚至死亡。

這種症狀在醫學上被稱爲“嬰兒搖晃綜合徵”,六七個月大的寶寶最容易發生。

初始症狀會表現爲嗜睡、食慾不振、煩躁不安等症狀,接着出現意識不清、抽搐等現象。嚴重者會遺留不同程度的後遺症。

患有“嬰兒搖晃綜合徵”的寶寶,約有1/4的嚴重病例可致死,另外3/4的病例症狀不明顯,僅有煩躁不安、倦怠等症狀,容易被父母們忽視。

但是這些孩子長大後就有可能出現智力低下、視力減退或輕度肢體麻痹等情況,這些情況可能在6歲之前不會完全體現。

有數據研究表明,孩子會患上這種病,大多是由不知輕重的男性導致的,父親是最常見的加害者,其次是保姆和親朋好友。

曾經就有新聞報道過這樣一則案例,四個月的男嬰因爲哭泣而遭到保姆的猛烈搖晃,媽媽在家中裝上攝像頭後纔看到的這一幕,當場就震驚了,氣憤不已,在當天下午就將保姆辭退。

媽媽在記者的採訪下說道,後悔沒有早點裝攝像頭,看到視頻後,手都氣得發抖,好在送醫就診後寶寶沒有出現大問題。

但是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名5個月大的嬰兒就沒有那麼幸運,母親將寶寶交給了自己的閨蜜照顧,可是閨蜜覺得孩子太吵,就搖晃了孩子2分鐘,直至孩子沒了動靜。

事後閨蜜也解釋說,並不是故意爲之,也沒有料到自己不經意的行爲會斷送掉一條生命,毀了一個家庭的幸福。

無知導致的悲劇不在少數,在2014年間,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就對120名住院分娩的產婦,做了一項關於“嬰兒搖晃綜合徵”的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只有5.1%的研究對象聽說過這一嬰幼兒病症,這說明還有很多父母不知道“搖晃嬰兒綜合徵”的危害。

有大數據研究表明,養育者搖晃嬰兒是因爲不能忍受嬰兒的哭喊,還有54%以上的養育者並不知道如何應對啼哭不止的嬰兒。

即使養育者知道嬰兒哭鬧不止時,不可以猛烈搖晃使其停止哭鬧,但是大部分人依然不知道用力搖晃會對嬰兒產生怎樣的影響。

嬰幼兒不停地哭鬧,有時候會讓照護者失去耐心,甚至情緒失控,在此情況下很有可能對嬰兒實施用力搖晃,就宛如上述新聞裏閨蜜的行爲。

很多人搖晃寶寶是想哄其睡覺,或者哄正在哭泣中的寶寶,有些人覺得搖晃寶寶,寶寶不哭了,就以爲這是哄寶寶的正確方式,其實不然,寶寶不哭有可能是覺得不舒服,甚至會直接出現眩暈等情況。

年輕的爸爸媽媽真的需要注意了,嬰兒的大腦組織尚未完全發育,極易受到外力而晃動,嚴重時會使腦內組織受到傷害。

養育者在抱寶寶時,也必須給予寶寶頸部有力的支撐,並固定其頸部,一般來說,在6個月大之前,只要抱着寶寶家長都應該以手掌支撐住寶寶的頸部。若使用揹帶,也應選擇適合月齡並有支撐頸部功能的揹帶。

只有當寶寶學會翻身後,才能表示寶寶的頭部支撐力已足夠。

如果寶寶哭鬧,家長們需要知道寶寶哭鬧的原因,他們也許只是想撒嬌,也或許是提醒父母需要換尿布,或者飢餓、睏倦、身體不適等等原因。

家長們可以採取輕輕地撫摸其頭面部、手、足,輕輕地怕其身體,摟在懷裏。肢體上的撫摸會讓寶寶感覺到父母的愛意,寶寶充滿了安全感,就會安靜下來。

也可以放點輕柔的音樂,對寶寶輕聲說話,哼支歌給他聽等等。

那麼具體該如何預防“嬰兒搖晃綜合徵”呢?以下幾點希望爸爸媽媽們都能夠注意起來:

1、不能以用力搖晃的方式安撫寶寶。

2、不能和寶寶玩高拋或者轉圈等大幅度動作的遊戲。

3、不能讓寶寶過度依賴搖籃,控制使用時間和搖晃的程度。

4、乘坐汽車時,必須使用寶寶專用安全椅。

5、生氣或者情緒失控時也不可拍打孩子的頭部。

6、不可以搖晃剛喫飽奶的嬰兒,容易讓嬰兒吐奶,不小心還會把奶嗆入肺中,引起吸入性肺炎。

7、選擇有防震功能的嬰兒車。

8、將孩子交給他人養育時,請務必說明重點的育兒知識。

現在,我國依然缺乏暴力搖晃嬰兒危害性的公衆教育,尤其是對嬰幼兒的父母和監護人,以及兒童工作者。

也許偶爾的幾次搖晃並沒有對嬰兒產生影響,但是家長們的不以爲然,會給這種不恰當的行爲埋下了安全隱患。

因爲一次的搖晃或許沒事,但是長期反覆的搖晃就很容易讓嬰兒患上“搖晃嬰兒綜合徵”。

對於家裏僱傭保姆的,或將孩子託付給親戚朋友照顧的,也要及時告訴她們,千萬不能搖晃嬰兒。

最後,還是希望所有的寶寶都能健康長大,也希望大家能夠將此文轉發出去,讓更多的人重視起來!

☞這個土耳其網紅曬出的“真實世界”, 刺痛無數人: 他們的願望, 只是能活着長大…

作者簡介:撿書博士,溫文爾雅知性大叔一枚,擁有500萬粉絲卻仍覺得自己在路上。自稱最懂女人,你那麼優秀,別輸在認知上。公衆號:撿書博士(ID:bos259),每晚9點,準時等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