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我國軍隊開始實行編制,許多立下戰功的將軍們開始被國家授予相應的軍銜,但是由於參加授予軍銜的人員衆多,很難做到統一平衡,所以就有這麼三個人鬧得最兇,他們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王必成。

王必成出生於湖北麻城,曾經擔任過紅30軍的副師長一職。在抗日戰爭期間。又擔任了新四軍第六師的司令員。


參加的戰役也是不計其數,要說沒有點本事也是不可能的。由於長期身居高位,所以在授予軍銜的時候,並不滿足中將軍銜。而且還找了有關領導來反映,結果被批評教育了一頓。雖然王必成的個人履歷就是上將軍銜也不爲過。但是從綜合方面來考慮,王必成最後只被授予了中將軍銜。

二、王近山

王近山出生於湖北紅安,曾經擔過紅4軍第10師副師長。在抗日戰爭中,王近山最高達到了軍長的職務,參加了數不清的革命戰役。


再1955年,王近山被授予北京軍區中將軍銜。暴脾氣的王近山十分惱火,他認爲自己的個人榮譽遠不止如此,職位如此低有點侮辱自己了。於是找有關領導反映,結果也被批評了一頓。從王近山的履歷和戰功來說,完全可以授上將的,但是當時王近山還比較年輕,也就是才40歲,所以黨中央覺得他的資歷上需要磨練。所以綜合考慮,才下的決議。

三、鍾偉

鍾偉出生於湖南平江,在長征時期鍾偉的最高職務是紅十五軍團第78師政治部主任。到了抗日戰爭時期,鍾偉最高職位曾經擔任過司令員。在解放戰爭中,參加的戰役也不計其數。


在1955年授軍銜的時候,當時擔任防空軍司令部參謀長的鐘偉被授予了少將軍銜,時年44歲。鍾偉年少氣盛,認爲自己的成就遠不止此,但是他跟王近山一樣,由於資歷比較淺,所以綜合考慮,只能被授予少將軍銜。


不過,他們雖然當時有一點牢騷,但是他們都是真英雄。由於他們在自己的職位上任勞任怨。不久都榮升了高位。人們有時候總是會意氣用事覺得自己的能力很強,只有平心靜氣,不斷彌補自己的不足。才能戰勝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