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服用降糖药的时候,人也不可以喝酒,因为酒精会加强降糖药的作用,所以会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的现象,严重的会引起头晕,甚至休克。感冒的时候吃的感冒药中大都含有用于降热减缓疼痛的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在人体中代谢会产生有毒的N-乙酰苯醌亚胺,这种物质的代谢需要还原性谷胱甘肽等保护因子,否则会导致肝脏细胞坏死。

生活中喝酒的人有很多,平时朋友聚餐,一起吃个饭总有人喜欢喝两杯。但是有的人不小心患上了感冒,或者本身就存在某种疾病,有的药物喝酒之后是不能吃的,吃了对自己身体的损伤巨大,严重的甚至会致死。喝完酒“头孢”不能吃,以下“4种”也最好不吃,严重的或致死,一定要引起重视!

1.感冒药

感冒的时候吃的感冒药中大都含有用于降热减缓疼痛的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在人体中代谢会产生有毒的N-乙酰苯醌亚胺,这种物质的代谢需要还原性谷胱甘肽等保护因子,否则会导致肝脏细胞坏死。而喝酒之后,酒精代谢也会抢夺大量的谷胱甘肽,从而使得乙酰苯醌亚胺与肝脏细胞结合,导致肝脏细胞坏死,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2.降压药

喝酒对血液有一定的影响,长期喝酒会导致血压升高,喝酒的时候血管扩张,血压降低。而且喝酒对血压的还要分年龄,性别,种族等等,所以如果你在服用降压药的时候喝酒,那么降压药和酒精就会发生协同作用,从而使患者的血压下降过多,导致晕厥,跌倒甚至威胁生命,如果本身还患有冠心病,那么很可能会导致猝死。

3.降糖药

在服用降糖药的时候,人也不可以喝酒,因为酒精会加强降糖药的作用,所以会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的现象,严重的会引起头晕,甚至休克。并且酒精在人体中代谢后会产生乙酸,所以在服用降压药的期间饮酒会引发乳酸血症,对健康造成危害。

4.中枢抑制药

酒精对人体中枢神经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人体摄入酒精越多的时候,其抑制效果更加明显。当人喝酒之后服用苯巴比妥、甲丙氨酯、氯丙嗪等中枢神经抑制药后,会出现中枢神经过度抑制的现象,从而使人昏睡不起,或重度昏迷,严重的还会使得中枢神经麻痹诱发死亡。

喝酒危害大,如何戒酒呢?

1、认知疗法

首先要让长期喝酒的人认识到喝酒的严重性,可以通过影视、图片、实物、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其端正对酒的态度,正确认识喝酒的危害,让他从思想上坚决纠正饮酒成瘾的行为,这样可以让饮酒的人主动去戒酒,戒酒效果更好。

2、渐渐减量法

戒酒可以尝试渐渐减量法,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戒酒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能够做到每次喝酒都比上一次少一点,那么时间长了自然喝酒也会越来越少了。这样最终可以将就慢慢戒掉了,而且人也不会很难受。

3、借助药物

喝酒成瘾,想要戒掉喝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人经过很大的努力才可以事项,有的时候借助一些药物戒酒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也可以大大提高戒酒的效率和成功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