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薩大昭寺

吐蕃王朝早期的佛教寺廟建築。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中心。始建於7世紀中葉,古稱白哈神殿,是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爲傳播佛教而興建的。後經多次修整擴建,而形成今日有2萬5千餘平方米建築的寺廟。1961年國務院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拉薩大昭寺頂 鎏金銅臥鹿法輪

大昭寺坐東向西,主殿是一座有天井的三層樓房。內天井面積不大,其東有用24根高柱圍成的壇場,是佛殿前的聚會殿。主殿外的東、南、北三面建有一圈兩層的廊屋,廊屋下層爲圍繞主殿的轉經道。主殿之西爲前院,前院中部爲一天井,天井的南、西兩面爲兩層樓房,北面爲三層樓房,天井周圍有進深爲兩間和三間的外廊,四面牆壁滿繪宗教內容的壁畫,稱爲千佛廊院。

▲ 唐蕃會盟碑

正門前隔馬路有立於9世紀的“唐蕃會盟碑”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立的漢文“勸人種痘碑"及相傳爲文成公主植的唐柳。

▲ “公主柳”與“勸人種痘碑”

大昭寺的主殿、天井、正門均在一條軸線上。主殿內的建築均爲佛堂。相傳文成公主帶進藏的釋迦牟尼佛像即供奉在一層東面中間的殿堂裏。主殿頂上四面各有一座歇山式鎏金屋頂,四隅各有一座方形的平頂小神殿。

▲ 大昭寺內釋迦牟尼金像

大昭寺採用藏族傳統建築的木石混合結構,牆體均用石塊砌築。傳說文成公主進藏時帶來燒磚技術,主殿原來的牆體是用磚砌築的,今天在窗口內部的牆體上,仍可見到一些紅色的殘磚。主殿的第3層及金頂和前院、跨院等的建築均爲11世紀以後陸續擴建的。整座寺院均爲傳統的藏式平頂。平頂周圍的女兒牆及以下的一段牆面,外面用檉柳砌築,一般稱爲“白瑪草檐牆”。

▲ 拉薩大昭寺外部牆體

大昭寺外觀富麗堂皇;內部牆壁滿繪佛教內容的壁畫,柱頭、樑架等均施以雕刻和彩繪。

▲ 拉薩大昭寺內彩繪

據藏文史料記載,它是在松贊干布支持下,由文成公主、尺尊公主參與建成的,自古以來就是藏漢民族團結的象徵。建築中融進了藏族、漢族以及尼泊爾和印度等地民族的風格特點。

撥開層層泥土 重現璀璨的古代文明

跨越時空隧道 展露歷史的真實面貌

往事娓娓道來  

祕密層層剝開

零距離觸摸古代文明 

面對面感受歷史故事

考古中國

網站:www.kgzg.cn

微信:kgzg_cn   微博:kgzg

郵箱:[email protected]

點擊“閱讀原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