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席老师傅的理论来说,想要让炒制出来的底料能更好、更快的赋予食材香气,那么便是香料包就必须完成三个任务,第一是调节辣度和火锅底料特有的油腻感,第二是要赋予丰富的层次感,第三是要在更好的方式带出尾香,而今天这个架构便是由此考量而来。而白蔻香味比较多层,肉蔻在经过了油炒之后香气比较充盈,再由香叶比较上浮的香气搭配,然后加上砂仁和丁香的推力,这样就算是火锅这种形式下,也可以有层次而快速的赋予食材香气,最后是当归和木香浓郁的气味,在同样的浓郁的麻辣火锅中,它们可以带来的一种较为浓郁的回口香气感,这种做法算是比较另类的,在常见的火锅底料炒制中,当归、丁香、砂仁这些都是比较常用的,但是以木香来搭配,确实比较少见,但是实际的效果还是比较可以肯定的。

麻辣火锅这种烹饪形式,它对于食材的赋香时间是十分短暂的,所以它对于底料的赋香能力是有很强的要求的,而今天介绍的这位大师傅,他经过自己的摸爬滚打之后发现这种香料架构,使用这种架构来配置香料,炒制出来的火锅底料赋香能力会变得更为强悍,下面我们便来具体聊聊吧。
用席老师傅的理论来说,想要让炒制出来的底料能更好、更快的赋予食材香气,那么便是香料包就必须完成三个任务,第一是调节辣度和火锅底料特有的油腻感,第二是要赋予丰富的层次感,第三是要在更好的方式带出尾香,而今天这个架构便是由此考量而来。于是便有了小茴香为君料,白蔻+肉蔻+香叶为臣料,搭配砂仁、当归为佐料,丁香搭、香茅配云木香为使料的架构。
这个架构中,小茴香为君料,因为小茴香的味道比较清新的甜香,它使用的量较多时,搭配上香茅是可以对于麻辣火锅特有的油腻感进行调节的,调节了油腻感之后,其余香气才能更好的展现。而白蔻香味比较多层,肉蔻在经过了油炒之后香气比较充盈,再由香叶比较上浮的香气搭配,然后加上砂仁和丁香的推力,这样就算是火锅这种形式下,也可以有层次而快速的赋予食材香气,最后是当归和木香浓郁的气味,在同样的浓郁的麻辣火锅中,它们可以带来的一种较为浓郁的回口香气感,这种做法算是比较另类的,在常见的火锅底料炒制中,当归、丁香、砂仁这些都是比较常用的,但是以木香来搭配,确实比较少见,但是实际的效果还是比较可以肯定的。
这个架构可以说比较完整,但是架构的东西只是一个框架,而使用者需要的是如何在这个框架之下,按照自己需要添加香料,让它们最后成为符合实际使用需求的东西,如何添加呢?例如希望香气浓郁些,则是根据需求在臣料或者佐料的位置添加八角、桂皮、草果,若是辣度总体还是较高,那么则可以考虑将香茅用于佐料位置同时添加甘草,用甜香来调节辣度。若是还觉得香气过门,则可以在佐料位置添加灵香草、枳壳,若是觉得香气太单调,那么在佐料位置添加排香、草果、草蔻,若是想要提升麻舌感,那么则是可以通过在佐料位置添加良姜、香果,在使料位置添加荜菝来实现。一组架构是需要辩证看待的,再配合上合适的炒料,如此才可做出最为合适的火锅底料,因时因地制宜永远是香料应用的不二法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