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张去世后,牛余庆将他葬在了村子中,为了帮助老张魂归故里,牛余庆几乎每周都会询问过往的军队是否认识一个叫老张的烈士,生怕一个错过就是一个遗憾。当地政府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便发动群众去寻找老张的家人,经过各种比对,牛余庆知道老张的两个哥哥也战死沙场,三兄弟为国捐躯,老张的全名叫做张维吉,虽然叫“老张”,但年龄尚小、勇气可嘉,他不怕牺牲、浴血奋战,在有限的生命里诠释着爱国热情。

中国是礼仪之邦,诚信乃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原则。自古以来就重视礼仪道德、讲求一诺千金,众人奉“言而有信”之人为君子。

反之,一个言而无信的人虽然会获得短暂收益,但终究会被社会淘汰、被旁人唾弃,这种人表里不一、两面三刀,最终引火烧身、自取灭亡,在各种谎言中暴露自己的真实嘴脸。

而言行必出、一诺千金之人,待人接物有原则底线,这不仅是对他人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的担当,这种人在任何时代都会受到他人的尊重。
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牛余庆在平凡中塑造伟大
信守承诺之人延续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内在品质值得敬佩、外在言行值得认可,有这么一个老人,为了帮助牺牲的战士找到回家之路,苦苦坚守74年,74年的光阴流逝、风雨变幻,老人从未想过放弃。
这位毫无全名的烈士成为了老人一生的心结,他坚信只有完成烈士家人的托付、让烈士魂归故里,他才能安心安然。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想要寻找一个有姓无名之人无异于大海捞针,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看似不可能的处境中,这位老人用74年创造了一个令人泪目的奇迹。
这个老人名叫牛余庆,和他的姓氏一样,牛余庆有着牛一样的韧劲儿,出身贫寒的他懂得知恩图报、明辨是非的他懂得匡扶正义、讲求诚信的他信奉诺言。他为人热心善良、踏实能干,在抗日战争年间忧国忧民,虽然未能亲临一线,但经常会帮助战士们运输物资,帮他们渡过难关。

牛余庆知冷知热、始终感念爱国人士的保家卫国、浴血奋战。他生活在时局动荡、战乱频繁的抗战时期,日军在华夏大地所犯罪行有目共睹,生活在底层的百姓遭到剥削压迫、苦不堪言,若不是我军战士的奋力抗战,很多百姓都会无辜丧命。
年轻的战士哪里是铁一般的意志,大多都是拿命在拼,牛余庆虽然身为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但他懂得国家大义,在后方竭尽所有发光发热,为友军奉献力量。
受人之托、终人之事,一个“好”让老人坚持74年
他经常和自己的家人积累物资、暗中帮助我军战士,这些善举无形中发挥了巨大力量,不仅救下了众多战士,也给我军突围提供了便利。他坚持这样做不图回报,只为早日抗战结束、迎来和平。
在1941年,牛余庆遇到了一件让他守护74年的事件,牛余庆所在村子未能躲过日军的袭击,日军企图把藏在牛余庆村子中的我军幸存者一网打尽,直接在村子中驻扎了大批军队、日夜巡逻。幸存的18位伤员在牛家村村民的帮助下,躲进了一口地窖,不见天日的地窖成为了幸存战士的避难所。

在日军的巡逻稍微放松时,这些伤员被陆续转移出去,有一个姓张的伤员,因身负重伤不得已留在牛家村,这个姓张的年轻人被子弹打穿了腿,虽然已经做了简单的包扎止血工作,但子弹穿过腿部,如果不及时手术,不仅会面临伤口感染,甚至会丢掉性命。
当时医疗条件落后、到处有日军把守,这个“老张”伤口溃烂,终究不治身亡。
由于牛余庆只知道他姓张,其他一无所知。老张一家有三个兄弟,三兄弟在国难当头、参军打仗,老张牺牲后,他的哥哥因身在前线,只能委托牛余庆好好看守他弟弟,等到抗战胜利后,再将弟弟接回故土。
牛余庆深明大义,自然一口答应,然而令他也没想到的是,一个“好”让他无怨无悔地坚守了74年。

抗战期间,部队经常南征北战,在通讯落后、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老张的两个哥哥也杳无音信。老张去世后,牛余庆将他葬在了村子中,为了帮助老张魂归故里,牛余庆几乎每周都会询问过往的军队是否认识一个叫老张的烈士,生怕一个错过就是一个遗憾。
在各种满心期望到不断失望中,老张并没放弃苦苦无望的寻找。
和平年代,英雄魂归故里,众人集体致敬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了飞速发展,牛余庆年事已高、做事力不从心,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对老张家人的许诺,科技的发达、交通的发展,老张的归家之路似乎燃起一点希望,老张回归之路道阻且长却也不无希望。
当地政府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便发动群众去寻找老张的家人,经过各种比对,牛余庆知道老张的两个哥哥也战死沙场,三兄弟为国捐躯,老张的全名叫做张维吉,虽然叫“老张”,但年龄尚小、勇气可嘉,他不怕牺牲、浴血奋战,在有限的生命里诠释着爱国热情。

他们三个牺牲之后,张家悲痛万分,一直在寻找他们的尸骨,如今能够找到张维吉的坟墓也算是幸运之事。他们的旁系亲戚前来认领尸骨,将老张接回家中。这件事结束后,老人开心的笑了!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重视魂归故里、落叶归根。老张为国牺牲、付出了年轻生命,后来人对他给予尊重和景仰,这是他的荣光,也是牛余庆等人的荣光。
小结:
这件事一出后,引发了众人的感慨: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很少有人可以像牛庆年如此忠诚认真,为了履行一个诺言,坚守74年,不是每个人都有执念做到如此。
有人说:如果牛余庆假装忘记此事,或许他可以轻松许多,不用苦于奔波、四处寻觅,只有经历过寻觅无果的人才知道那种痛彻心扉、着急无助之感。
也有人说:牛余庆是君子也,人背信则名不达,他为后代树立了好的榜样。除了张维吉烈士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牛余庆的精神也值得后人不断学习。你觉得牛余庆值得赞吗?
参考史料:《孟子》《周易》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