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很多人听过它的名字。目前全球约有44亿幽门螺杆菌(简称HP)感染者,平均感染率为62.8%,中国约有8亿患者。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发展中国家约为80%,发达国家约为40%,男性略高于女性,宠物高于人类。中国的感染年龄早于发达国家20年左右,20岁-40岁感染率为45.4%-63.6%,70岁以上高达78.9%。另外,我国北方地区的感染率高于南方地区。

幽门螺杆菌在20世纪早期被世界各地医生陆续发现,直到1989年被正式命名。2005年马歇尔因为这一发现被授予诺贝尔医学奖。

那么,这个“菌”有什么特色和“神奇”之处?

首先,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种可以在人的胃部中被分离培养出来的微生物。它根本不怕胃酸!

其次,幽门螺杆菌是临床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以及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感染之后有什么后果?

它会引起100%的慢性活动性胃炎,我们大部分人在感染后没有生病的感觉是因为慢性活动性胃炎本身有70%是无症状的。剩余的感染者10%有消化不良症状,15-20%有消化性溃疡,胃恶性肿瘤约占1%。

虽然在感染者中胃癌占比并不大,但不能否认的是,HP感染在肠型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瘤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据统计HP感染者较非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可增加4-6倍,与遗传、环境并列为胃癌的三大成因。真实案例:

56岁的王春秀是个由原本的浅表性胃炎发展至胃炎的例子。她患有胃病10余年,患者平素饮食不规律,而且吃饭很快,不过饭后容易腹胀胃胀、呃逆、口苦、口粘。10年前胃镜曾查出慢性浅表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旋杆菌(+)阳性。

在没有经过系统正规治疗的10年时间里,胃炎已经从浅表性发展成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早期胃癌的大量发现与研究,认为胃粘膜肠上皮化生与胃癌有密切关系。)。所幸肿瘤标志物7项指标均正常。

初诊时辨证:患者气短,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弦缓。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5年。

给与健脾和胃汤基本方加减对症治疗:

方中白扁豆:健脾化湿、利尿消肿;

莲子:清心醒脾、清热降火;铁棍山药:健脾;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抗肿瘤;

焦三仙:具有消食化积的功效;

苏梗、桔梗、陈皮:行气理气的功效;

藿香、佩兰:芳香化湿;莱菔子:可以下气;

另因患者睡眠不佳,辅以茯神、合欢花解郁安神。

除中间有几天患者因为出差自行停药数天,一直服药至今。胃胀、口苦等症状已明显改善,且幽门螺旋杆菌转为阴性,患者开心之余打算动员全家进行一次HP普查,并询问我如何检测。

关于HP的检测,目前通用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侵入性的,即通过胃镜进行检测;

另一种是呼气试验,C13、C14,患者通过服用试剂和吹气进行检测,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比较多的方式。目前关于HP的临床治疗方法:

HP感染主要是经典的三联疗法和现在的四联疗法;

三联疗法是在中国、日本或者欧美是共用的方法,就是用PPI(也就是质子泵抑制剂)加两种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或者PPI是是奥美拉唑、艾丝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等这一类的药加两种抗生素;然后四联疗法就是在这三种药基础上再加一个铋剂。

但是随着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的广泛开展,其耐药性增加,治疗方案从三联变成四联,疗程不断延长,剂量不断增加,但疗效提高有限,且副作用随之增加,导致根除率逐渐降低。

近些年,临床已经逐渐开始从中医中药的方向入手研究,比如08年有位朱医生已获得一些进展并将相关内容发表在《中国现代应用药学》。包括我和我的老师、同事在临床经常有一些患者,在仅用纯中药调理胃部疾病的同时,HP(+)自行转阴,胃病痊愈。中医一向的理念是“未病先防”,预防请注意以下几点:

1、从常规卫生习惯做起,注重饮食水源卫生,不交叉使用毛巾牙刷,不口对口喂食,勤洗手,聚餐时尽量做到使用公筷;

2、杜绝生肉,有不少人喜欢吃三成熟的牛排,或是吃火锅时肉还没有烫熟就吃,极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3、不饮生水,幽门螺杆菌可在自来水中存活4-10天,在河水中存活长达3年。因此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的要点之一,就是不宜生喝水。

4、餐具器皿应定期消毒,刮痕严重的餐具,也得定期淘汰更换。尤其体质较弱的小朋友和老人,应该尽量使用可以高温杀菌的不锈钢餐具,做到“聚餐用公筷,用餐要消毒”以避免病从口入影响健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