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周洲。相信每位小朋友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犯错:打碎了花瓶,和同伴学因为抢玩具发生了争执,或者对爸爸妈妈说了谎。但是当我们想让孩子面对错误和对方道歉的时候,孩子却什么话都不肯说,只留下干着急没有办法的爸爸妈妈,不知所措。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让孩子面对自己的错误,勇于道歉。

成长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改善的过程,小孩子由于年龄所限,往往缺乏是非观念,同时呢,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因此在许多时候,他们都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行为,再加上小朋友的责任意识往往比较欠缺,这就导致了他们在做错事之后,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不懂得如何道歉。另一方面呢,儿童的自尊心比同情心发育得相对更早,这也是他们不愿意说出对不起的重要原因,自尊心让孩子想给自己留面子,即便感到抱歉,也会因为倍感害羞而不愿意表达。而同情心呢,则要到五六岁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甚至要到七八岁孩子才能够自发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才能够理解自己的伤害性行为给别人带来的影响。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爸爸妈妈应该怎样帮助孩子面对自己的错误,勇于道歉呢?

第一,在孩子犯错之后先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诉说。很多情况下,孩子可能不认为自己有错,或者孩子的动机并不是恶意的,这样做不仅可以获得孩子的信任,还能够充分地了解事情的原委。在孩子讲述后,可以问孩子“你这样做真的解决问题了吗?你有没有想过这样做可能会让别人很难受呢?”等类似的问题,引发孩子反思自己的行为。在孩子反思自己的同时也可以耐心地告诉孩子为什么错了,错在哪儿了?有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法。当孩子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他才能够愿意去道歉。

第二,不让孩子因为害怕后果而放弃认错。不少情况下,孩子有可能因为害怕承担后果而不敢承认错误。爸爸妈妈就应该鼓励孩子,知错就改。时呢,也应该给予孩子安全感,避免他们对认错这件事情产生畏惧心理。当孩子犯了错误,父母的愤怒斥责可能在孩子心里激起了同样愤怒的反应,使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大人越是大吼大叫地发脾气,孩子反而可能越不愿意说对不起,如果孩子承认了错误,等待他的依然是暴风骤雨般的批评指责,那么我相信他一定在下一次犯错之后选择逃避。

第三,父母应该避免小题大做,或者是小题不做。如果孩子没有出犯原则性的问题,只是生活中的小错误,家长无需太过小题大做。身边不少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打了别的小朋友一下,就带着孩子去向对方的家长道歉,自己道完谦在强迫孩子道歉。其实有些问题可以让孩子自己去解决,我们这样做反而是放大了孩子的小错误,大大地增加了他的内疚感。另一个极端就是有的家长总觉得就是孩子之间的一些小矛盾嘛,没有什么关系,这样的不作为,渐渐地会让孩子失去是非观,失去责任意识。

第四,父母应该学会向孩子认错。传统的家庭观念认为父母向孩子道歉,会丧失自己的尊严,所以呢,不少的父母为了维护大人的面子,仍然坚持即使做错了也不认错。其实啊,父母能够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即便是面对孩子所犯的错误,这样的行为不仅可以现身说法,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同时呢,也向孩子证明认错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爸爸妈妈不仅不会因为认错而丧失尊严,反而赢得了孩子的尊敬。

好了,总结一下,今天的我们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观点:

第一,小孩子由于年龄所限,往往缺乏是非观念、自控能力与责任意识,从而导致难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道歉。

第二,家长怎样能够帮助孩子面对错误,勇于道歉呢?有以下几点建议:

1.在孩子犯错之后嫌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

2.不让孩子因为害怕后果而放弃认错。

3.父母应该避免小题大做,或者是小题不做。

4.父母应该学会向孩子认错。

好啦,感谢大家的收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