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周洲。相信每位小朋友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犯錯:打碎了花瓶,和同伴學因爲搶玩具發生了爭執,或者對爸爸媽媽說了謊。但是當我們想讓孩子面對錯誤和對方道歉的時候,孩子卻什麼話都不肯說,只留下乾着急沒有辦法的爸爸媽媽,不知所措。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如何讓孩子面對自己的錯誤,勇於道歉。

成長其實就是一個不斷犯錯,不斷改善的過程,小孩子由於年齡所限,往往缺乏是非觀念,同時呢,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因此在許多時候,他們都無法正確地認識自己的行爲,再加上小朋友的責任意識往往比較欠缺,這就導致了他們在做錯事之後,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不懂得如何道歉。另一方面呢,兒童的自尊心比同情心發育得相對更早,這也是他們不願意說出對不起的重要原因,自尊心讓孩子想給自己留面子,即便感到抱歉,也會因爲倍感害羞而不願意表達。而同情心呢,則要到五六歲才能夠得到充分的發展,甚至要到七八歲孩子才能夠自發地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問題,才能夠理解自己的傷害性行爲給別人帶來的影響。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看爸爸媽媽應該怎樣幫助孩子面對自己的錯誤,勇於道歉呢?

第一,在孩子犯錯之後先耐心地傾聽孩子的訴說。很多情況下,孩子可能不認爲自己有錯,或者孩子的動機並不是惡意的,這樣做不僅可以獲得孩子的信任,還能夠充分地瞭解事情的原委。在孩子講述後,可以問孩子“你這樣做真的解決問題了嗎?你有沒有想過這樣做可能會讓別人很難受呢?”等類似的問題,引發孩子反思自己的行爲。在孩子反思自己的同時也可以耐心地告訴孩子爲什麼錯了,錯在哪兒了?有什麼更好的解決方法。當孩子真正地意識到自己的行爲是錯誤的,他才能夠願意去道歉。

第二,不讓孩子因爲害怕後果而放棄認錯。不少情況下,孩子有可能因爲害怕承擔後果而不敢承認錯誤。爸爸媽媽就應該鼓勵孩子,知錯就改。時呢,也應該給予孩子安全感,避免他們對認錯這件事情產生畏懼心理。當孩子犯了錯誤,父母的憤怒斥責可能在孩子心裏激起了同樣憤怒的反應,使情況變得更加糟糕。大人越是大吼大叫地發脾氣,孩子反而可能越不願意說對不起,如果孩子承認了錯誤,等待他的依然是暴風驟雨般的批評指責,那麼我相信他一定在下一次犯錯之後選擇逃避。

第三,父母應該避免小題大做,或者是小題不做。如果孩子沒有出犯原則性的問題,只是生活中的小錯誤,家長無需太過小題大做。身邊不少的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打了別的小朋友一下,就帶着孩子去向對方的家長道歉,自己道完謙在強迫孩子道歉。其實有些問題可以讓孩子自己去解決,我們這樣做反而是放大了孩子的小錯誤,大大地增加了他的內疚感。另一個極端就是有的家長總覺得就是孩子之間的一些小矛盾嘛,沒有什麼關係,這樣的不作爲,漸漸地會讓孩子失去是非觀,失去責任意識。

第四,父母應該學會向孩子認錯。傳統的家庭觀念認爲父母向孩子道歉,會喪失自己的尊嚴,所以呢,不少的父母爲了維護大人的面子,仍然堅持即使做錯了也不認錯。其實啊,父母能夠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即便是面對孩子所犯的錯誤,這樣的行爲不僅可以現身說法,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同時呢,也向孩子證明認錯並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情,爸爸媽媽不僅不會因爲認錯而喪失尊嚴,反而贏得了孩子的尊敬。

好了,總結一下,今天的我們主要討論了以下幾個觀點:

第一,小孩子由於年齡所限,往往缺乏是非觀念、自控能力與責任意識,從而導致難以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道歉。

第二,家長怎樣能夠幫助孩子面對錯誤,勇於道歉呢?有以下幾點建議:

1.在孩子犯錯之後嫌耐心傾聽孩子的訴說。

2.不讓孩子因爲害怕後果而放棄認錯。

3.父母應該避免小題大做,或者是小題不做。

4.父母應該學會向孩子認錯。

好啦,感謝大家的收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