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是一條鄉村發展的路徑。”

——宋昱

浙江浦江因爲加工水晶製品,被稱爲“中國水晶之都”。但是,浦陽江作爲浦江的“母親河”,曾經在快速城市化的進程中面臨全方面的嚴峻考驗:水質污染、生態破壞、地域文化流失等等,美麗的“母親河”一度成爲人們望而卻步的“禁地”,成爲“黑髒臭”的代名詞。

2014年,設計師沿浦陽江,設計了一條長達17公里的生態廊道,來修復被嚴重污染的環境。如今的浦陽江,濁水復明澈,舊貌換新顏。

功能性的溼地公園

浦陽江生態廊道東起浦江黃宅高速公路路口,西至通濟橋水庫泄洪口,全長17公里,面積約196萬平方米,是浦江有史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一項景觀綠化工程。

“這個項目它實際上是一條紐帶,它聯繫了城區的居民,以及村子裏面的村民的交流,讓他們形成一種休閒的系統。”

設計師秉持着綠色和生態的概念,建造了一連串的溼地的公園,叫做生態泡泡。生態泡泡在和浦陽江匯入的三江口設立,從支流下來的水,在進入浦陽江之前,要先進入溼地公園,進行淨化和蓄存,修復後再進入主河道。

主河道的水進來後,有兩個功能。一是把主河道的水引入溼地公園進行淨化,二是把整條河道的水流速減緩,爲水質淨化提供了一個緩和的時間和週期,並且緩解它行洪的壓力。

“通過這些節點的溼地公園的做法,拋棄傳統的城市公園的做法,它有功能性,同時也降低了它的投入。”

自然生態修復

生態廊道建設從規劃、設計到施工,始終堅持生態效益優先,不過度建設,保持對自然的最小破壞,儘量讓人與自然親近相處。

設計師在最大限度保留現場的鄉土植被的基礎上,還大片種植野生植物的幼苗,任其自然生長,大大降低了前期投入和後期維護的成本。

爲了保持最原汁原味的生態環境,施工時,施工人員會盡量避開樹木施工,最大限度保留自然地被。

“設計的理念就是,以後要減少未來對公園維護的投入。所以在設計的過程當中,原來生態植被非常好的區域段,用了景觀鍼灸的一種方式,也就是說盡量減少改變它的現狀。”

廊道還累計種植水杉、銀杏、楓楊樹等喬木15萬餘株,栽種鳶尾、再力花、菖蒲等水生植物、播撒野花組合等地被植物2250畝,建設親水平臺26個,讓人們能夠進一步親近自然,走近“母親河”。

最美棧道

在半山坡,還架設着一道長1500米、寬4米的鋼木結構棧道。爲了不破壞栽種於上世紀70年代的大片水杉林景觀,設計師將原先貫穿林間的道路改爲在水渠上架設木棧道,一側連山,一側緊鄰浦陽江,形成山水相依的獨特景觀。這條棧道現在被稱作浦江最美的一條棧道。

“它原來就是一條40年之前水利上面的一條引水渠。它在山坡之上、樹林裏面,沒有做設計之前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們把它挖掘出來,在這個渠道上很簡單地鋪設了一些材料,上面可以走人,下面水渠功能還是滿足的。”

城市中還有一個翠湖公園,原來公園裏的水都非常髒,老百姓都不願意居住在翠湖邊上。

“那現在做完之後很多人都回來了,不光回來了,而且他們圍繞這個翠湖,開發出了農家樂,這個是非常好的一種改變。”

整個浦陽江生態廊道,以都市田園、翠湖盪漾、湖山舊事、碧潭迎客等浦陽江新十二景爲主線,通過新建人行棧橋、濱水平臺、運動球場和生態停車場等配套設施,整條廊道不僅美麗大方,還集綠道、遊憩、休閒、運動、健身等多功能爲一體,成爲浦江嶄新的全域“水岸風景帶”,爲遊人和居民留下難忘的“浦江印象”。

項目名稱:浦陽江生態廊道

設計師:土人設計,宋昱

項目地點:中國 浦江縣

項目類別:景觀

項目規模:196公頃

設計時間:2014.6

建成時間:2016.12

• END •

主持人:田川 導演:劉曉彬 攝影:李佳 撰文:段雪純

編輯:設計娘、蒙小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