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華裔員工在美國職場遭遇不公、霸凌怎麼辦?華裔美國律師這麼說……

美國臉書公司不久前向媒體證實,該公司一名華裔員工在公司總部大樓跳樓自殺。臉書公司前日裔技術主管在YouTube上發佈視頻稱,該華裔員工離世前疑遭上司霸凌。

2019年9月17日,美國西雅圖,求職者排隊進入亞馬遜公司主辦的招聘會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道,一家代表該員工家人的律師事務所宣佈,事件正在調查中。而臉書的發言人表示,公司在盡力支持該員工的家人,並且公司正在一位世界領先的自殺預防專家的指導下,爲所有員工提供心理健康和自殺預防方面的支持。

該事件在美國華人圈引發廣泛關注。那麼,美國職場華裔僱員,可以用哪些方式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環球》雜誌記者就此採訪了美國聯邦法院出庭律師張軍。

1

勇敢對公司說“不”

美國的公司通常會有一本《員工手冊》,在員工入職的時候發放。《員工手冊》除了詳細說明公司的各種制度和福利外,還有很大的篇幅介紹在公司遇到霸凌的應對方法。不論是關於種族、年齡、性別方面的歧視,還是性騷擾,公司都會明確告訴員工,有哪些內部申訴渠道,會走什麼程序,最後會形成什麼樣的報告。

張軍碰到過一個案子,一位華裔女性員工在其供職的公司遭遇同事不正當的性暗示,以及以她不舒服的方式評價她的長相和穿着等。她向上司報告之後,上司並沒有啓動《員工手冊》裏的相應程序,而是想淡化事件。後來,該女員工就對公司提起了訴訟。

美國的法律非常明確地規定,在工作場所,如果員工受到了霸凌或騷擾,而公司沒有采取強有力的解決措施,那麼公司要對此負責。

後來在此案快開庭的時候,該公司高層提出了一個賠償金額,員工覺得可以接受,於是雙方達成了和解。

張軍還強調,員工的權益並不會因爲其身份而有差別。根據美國的勞工法,不管是公民、擁有美國永久居留權者還是非移民簽證持有者,甚至即使是一個非法打工者,公司也必須嚴格按照勞工法保護其合法權益。

有些華裔員工因爲擔心丟“飯碗”而忍氣吞聲,張軍打消了人們的這種顧慮,“如果因爲員工告公司而解僱員工,這屬於報復行爲,公司會受到更嚴厲的懲罰。”

2019年10月22日,美國舊金山,華人社區各界代表慶祝10月23日的“華裔美國人日”

“其實,美國現在不管是大公司還是中小企業,都有不少老闆抱怨,勞工法越來越不利於資方,而有利於勞方。”張軍說。

2

可通過本地華裔團體表達訴求

在張軍看來,在美華裔僱員分爲兩類。一類是在美國出生、長大的華裔,維權意識比較強;另一類是長大後移民去美國的華裔,可能由於對美國的法律還不太瞭解,維權意識比較薄弱。

“但是,每個華裔都要勇於發出自己的聲音,並且要根據自己種族的特點,智慧地抗爭。”張軍建議道,“像美國的非洲裔和西裔人口比較多,他們很會利用自己的優勢進行政治運作。比如說關於維權的議題,他們會對本州的議員進行非常正面的影響和遊說,那麼民選官員很多時候就會站出來爲他們說話。”

跟一百多年前相比,近年來美國的華人團體增加了不少,他們會對與華人相關的議題展開遊說。但在張軍眼裏,華人的維權行動還不夠給力。他建議華人多多瞭解法律法規和公司規定,平時加強自身的維權意識,必要時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

美國職場維權貼士:

◇如果因種族、民族、宗教、性別、年齡等原因身陷不公,美國就業者可先向平等就業委員會提出告訴並等待受理,此步驟不可省略,且僅當委員會就此給出裁定或180日內無果時,才能啓動另外兩種維權機制:

其一爲包括和解談判、居間調停、仲裁在內的替代糾紛解決辦法,該路徑以快速、便捷、低成本且充分照顧當事人利益訴求著稱;

其二爲解決就業歧視的最終“撒手鐧”——司法訴訟,通常由受害者本人或聯邦機構代爲提起。

◇美國的勞動法體系採取從僱員出發的視角,旨在保障弱勢羣體的權利正當性。如果員工舉證指控僱主任何盤剝、霸凌、偏見行爲,證據、證詞會被先行默認爲實,除非僱主拿出更具可信度的“鐵證”。一旦證據對僱主不利,僱主可能支付少則三五萬、多則上百萬的賠款。

◇可通過工會協調勞動關係。工會旨在集結工人,就僱傭條款等同僱主展開集體談判。必要時,還會採取遊說領導層、消極怠工、聯合抵制、罷工等施壓手段,幫助工人達到利益優化的目標。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王聰悅

總監製:劉明 執行總監製:卞卓丹

監 制:胡豔芬 責任編輯:明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