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如果金门战役打赢了,台湾问题早就解决了。有人说,如果金门战役打赢了,粟裕也许就不止是个大将。还有人说,如果金门打赢了,粟裕就不会蒙冤后半生!然而历史不容假设,金门战役我军9000将士全军覆没,而粟裕本人,在几年之后遭遇奇冤,整个后半生都在苦苦的申诉,最终,在遗憾中去世……

粟裕为英雄纪念碑铲了三锹土,三野金门岛上丢了三个团

金门,是一个小岛。但又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岛,是夹在我大陆与台湾间的一扇门。谁握有这扇门,将主导台湾海峡。

眼光最早扫进台湾海峡的,正是三野名将粟裕。他曾向毛泽东建议:“解放上海以后,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解放沿海岛屿和台湾,进军福建是肃清残敌的问题。必要时可考虑暂不攻击较易攻取之舟山,而先攻最难打之台湾,台湾既下,统一中国的最后一道难题必将势如破竹迎刃而解。”毛泽东采纳了粟裕的建议。5月23日,毛泽东及中央军委电示三野:“提早入闽,争取于6、7两月内占领福州、泉州、漳州及其他要点,并准备相机夺取夏门。”而厦门,是攻取金门的最后跳板。

早先,粟裕对攻击金门作了“三不打”的指示:即没有一次运载6个团的船只不打;敌有强兵增援不打;要求山东沿海挑选6000名久经考验的船工支援10兵团,船工不到不打。

这是一个相当有见地和远见的提法,说明粟裕对海峡两岸的情况非常了解,对渡海作战做过充分准备和考虑。

金门战役的具体作战计划,本是应该由三野前委开会研究,再做决定的。

陈毅、粟裕这对老搭档自解放战争初期合兵一处就所向披靡,在华东战场翻江倒海。尔后攻取上海、南京之后,直接动摇了蒋介石的统治根基。考虑到上海的重要地位,党中央决定任命陈毅为上海市长,以三野精锐驻防上海,以应付国内外各类反华势力的疯狂破坏。

陈毅一走,粟裕就以三野代司令员的身份,承担起主管三野作战的任务。在粟裕的卓越指挥下,叶飞带领10兵团在福建势如破竹。特别是强攻厦门,极大地挫伤了敌军的士气。攻下厦门后,粟裕开始着手攻打金门的一切准备。这个时候,一个电话,可以说,改变了整个金门战局。电话是从北京打来的,内容是:9月21日起,将在北京召开全国政治协商会议,谋划建国大策。拟以三野代司令员粟裕为三野首席代表,带领三野代表团赴北京开会。

现在通常有一种说法,新中国是由政协接生的,这样的大会,三野肯定是要派重要人物参加的。这种情况下,粟裕不能不去。况且此时,福建基本全境解放,只剩下一个小小的金门。从上至下,都认为不过是小小的扫尾之战。“功劳簿”上再添一笔罢了。

临行前,粟裕不放心,再次强调“三不打”。并指出:“在民情陌生地区用兵,我们面临两个敌人。一是福建刚解放,百姓对我军恐惧,船工惧怀二心。攻打金门,要严格督促船工,避免他们退缩;二是要求山东派船工南下,山东老八路多,28军是渤海军区老底子,主要战斗员均是山东人,请山东船工比较可靠。”

粟裕9月21日参加全国政治协商会议。9月25日,他以三野首席代表的身份在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上发言。9月30日,他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并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在奠基仪式上,毛泽东朱德“跃”过众多中央领导人和野战军司令员、解放军高级将领,拉上粟裕一同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粟裕是继毛、朱之后第三个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的人(排刘少奇、周恩来、宋庆龄之前)。10月1日,他在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10月初出席中央军委召开的军事会议,讨论消灭国民党残留势力,主要讨论解放台湾问题。10月15日,他出席全国文联为解放军代表举行的茶话会,并发表讲话。10月19日,他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中央军委委员。10月20日,他出席军委第一次会议,讨论继续向全国进军和今后建军问题。10月21日离开北京,23日返回南京。

这个时候仗已经打完了。

有人说,如果粟裕不去,那么这一仗肯定不会败。当然,历史没有假设。我们也不能把粟裕去开会,全部认为是轻敌。毕竟这是一件政治大事。只能说造化弄人。但从现在披露的一些资料显示,粟裕当时其实还是很放心不下的。例如刘亚洲在《金门战役检讨》中披露,粟裕在战前极其不安,擅长的口琴却吹出《苏武牧羊》,曲颇凄凉悲哀。粟裕的不安是有理由的,是一个军事家天生的般感性。匆匆北去,粟裕把希望寄托在麾下名将叶飞和自己的“三不打”指示上。如果叶飞发挥正常水平,并执行“三不打”,悲剧是有很大几率避免的。

自古骄兵必败,战前我军中怪事频频

叶飞是粟裕的爱将,在三野诸将中,无论哪一方面都堪称楷模,是能够独挡一面的忠勇良将。特别是入闽作战以来,一路攻城略地,所向披靡。由他主持大局,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叶飞轻敌了。如果说,粟裕去北京开会,本身就是有点轻视金门的意思,而叶飞更强化了这种感觉。

在1949年10月在泉州召开的兵团作战会议上,叶飞意气奋发地说了四个字:“此役必胜!”他还在老虎洞宴请厦门地方领导,用筷子指菜盘,道:“金门就是这盘中的一块肉,想什么时候夹就什么时候夹,跑不了。”大笑,傲气溢于言表。

首先,他用28军打金门,这步棋一直为军史研究者所诟病。

理由一,在10兵团中,28军善守不善攻,甚少攻坚任务,多是打阻击战;理由二,28军军长朱绍清在上海治病,政委陈美藻治理福州,参谋长也不在位,军中只有副军长肖锋一人,既当爹又当娘。

做此决定自然是出于叶飞的轻敌。叶飞对肖锋说:“看来大陆再也不会有什么大仗打了,你们28军就扫个尾吧。”有人对此提出异议,叶飞说:“进攻金门本来就是28军的任务,没什么改变了。我是充满信心的!”叶飞如此,进攻金门的总指挥员肖锋甚至比叶飞还轻敌。叶飞主要是在战略上轻视敌人,肖锋则在战略上和战术上统统轻敌。

首先,他排了个古怪的阵容:第一梯队的3个团隶属3个不同建制的师(主攻团244团属82师、助攻团251团属84师、253团属85师)。不像是啃骨头,倒像是喝稀粥。

肖锋也认为此战必胜,胜利后必有缴获。他的指导思想是“照顾本位,最后抓一把”,希望各部队都能在最后的胜利中分摊点实惠。他在主攻团的几条船上都载着大量新印制的人民币,成捆钞票连褶印都没有,整整装满好几箩筐。据说是准备用来庆功时大把花销的;另一个团的船上装了猪,也是庆功用品。更可笑的是,居然在有的船上还载着办公桌椅,以便“新政权使用”。

再看28军的作战方案:“火力压制,多点登陆,一处撕破,四面开花,隔绝阻塞,各个击破。”这种进攻“战法”,显得霸气横溢,有我无敌,实少虚多,对困难未在意,对失败不顾及,仿佛不是作战而是演习。

主帅的态度便是全军将士的睛雨表。10兵团是解放军全军唯一进行过岛屿作战的部队:北打平潭,上去4个连,蒋军即垮;南打厦门,上去7个连,敌人也守不住。两岛小胜,致使将士们认为海岛作战不过尔尔,并不看重那个状似哑铃的小岛。在许多不同部队的作战命令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了相同的字句:“登陆就是胜利。”

我主攻团的作战计划还有这样一则命令:“每人携带熟给养3餐,准备苦战一天。”助攻团则准备“在金门县城吃中午饭”。纵是头脑最清醒的主攻团团长兼政委邢永生,也是决心用3天时间解决战斗的。他在给妻子的信中说:“3天,只用3天,我一定回来!”

稍有战争常识的人都明白蒋介石弃厦守金的理由:其一,厦门是重要港口城市,人口20万。大陆解放后,厦门即成死城。其二,厦门离大陆近,金门离大陆远。厦门被大陆三面包围,金门则靠外海,利于台湾支援。叶飞、肖锋饱战之士,就算忽略了上述两条理由,而下面两个迹象也被忽略,就属不该了:我军进攻厦门时,汤恩伯是在船上指挥的。而我军攻金门,汤恩伯则上了岛;我军攻厦,非但台湾不增援,金门近在咫尺,也未派一兵一卒增援。

叶飞和肖锋都被迷雾蒙住了双眼。进攻前,他们都未能像过去历次战役一样,亲自分析、检查、准备,面对韦国清政委的种种疑问,叶飞说:“你太多虑了,我的大政委,厦门是敌人有永久性设防工事的要塞,守军是号称‘小白崇禧’的汤恩伯集团,兵力充足,有海空军支援,都已被我军攻克,而金门岛乃弹丸之地,又没有什么坚固工事,守军名义上是一个兵团,实际上不过两万名残兵败将,说实话,要不是蒋介石严令固守,李良荣早在我军攻克厦门之际就弃岛南逃了。我用28军一个主力军,加29军的两个主力团攻金,已绰绰有余了。我还是那句话:此役必胜!”

正是这种轻敌和急躁情绪,致使28军在敌情不明、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仓促上阵,给登陆部队带来了灾难。

粟裕“三不打”设想成空,悲局已经注定

肖锋接到命令的时候,收音机里正在播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的消息,听到毛泽东主席的开幕词: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要成立了。肖锋十分兴奋,高声喊道:一定要下决心打好华东沿海地区最后一仗,解放金门,向新中国献礼!肖锋是个急性子,一接到作战命令就开会研究。他在会上重点提出两条:根据打平潭的经验,打金门起码要有500多只船,还要有熟练而可靠的船工。下面的准备工作重点,就是找船和找船工。他不敢轻慢粟裕北上前,留下的“三不打”指示。然而,谈何容易。

蒋介石因为早下决心经营台湾,对船只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1949年9月,他命令汤恩伯:敌军若来犯,必在每月满潮之时,务必要派海空军在此之前不断搜索敌船,凡可通海口各内河之上游100海里内的大小船只,必须彻底炸毁。台湾飞机不光炸福建,连浙江、江苏沿海都炸了,甚至炸了上海造船厂。28军是采取把船沉在水底下的办法才保留了300多条船的。

肖锋部从平潭南下时,有大型木船上百只,但船工怕南下参战,不少人中途离船逃走,致使乘船南下的第251团指战员不得不离船上岸步行,到达同安时,全军只剩下28只船,其中12只没有船工。为找船,师侦察营派出1个连,第244团派出1个连,第251团派出1个排。当时厦门附近沿海,民船被国民党抓走许多。28军要找船,第29军、第31军为打厦门也要找船。这一带都是新区,群众觉悟不高,有的连人带船开到深海小岛躲藏,有的丢下船远走他乡,有的把船搞坏,找船找船工成了最大的难题,进展相当缓慢。

为此肖锋几次打电话给叶飞,请求延迟出战。叶飞同意再延迟几天时间。可是,多这几天时间,船和船工的问题依旧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由于无法筹措到一次性航渡6个团部队的船只,攻金战役被迫一再推迟。在上级催促下,第28军前指作出了如下预想:第一梯队登陆3个团,纵使有部分损失,船只返回时第二梯队、第三梯队还可以再航渡3个团,这样总共可有6个团大约13000人登陆。

但始料不及的是,这些新筹措的船只上的船员大多是外地人,对航道不熟,又未经统一施训,故指挥调度十分困难。也未考虑敌情和海情的变化以及敌人随时可能增援,更未考虑国民党海、空军较为强大的作战能力。况且,在厦门之战结束时,金门守军已经得到了胡琏兵团18军的增援,岛上国民党总兵力已达30000人。

10月19日,船只筹措遇到极大困难。主攻团团长兼政委邢永生说:“船工不可靠。找到船找不到人,找到人找不到船。”助攻团团长刘天祥报告:“该团的船还有三分之一帆未修好。”

肖锋在向部队传达了粟裕的指示时,当时一位县委书记说:“福建这么大,我看筹1000条船也能筹到。”一个船工说:“什么没船?我住的那湾子里就有100多条呢。”其实这些都是子虚乌有。肖锋在福建对押船人员进行了特别挑选,并规定押船者不参加登陆作战,其用意一则督促船回航再运,二则监视船工,三则避免登陆部队扣留船只,预留撤退之路,以坚其背水一战的决心。10月20日,兵团得到胡琏12兵团乘船来到台湾海峡的情报。傍晚时分,28军副军长肖锋来到海边,观察金门岛。肉眼可见金门岛外海有数艘轮船,灯火闪烁。有人担心那是胡琏的运兵船。肖锋说:“胡琏来了,也不过再打一次上蔡战役。”

1948年6月,肖锋任83师师长,受命阻击胡琏的整编11师。肖锋率部队一昼夜强行军180里,抢先赶到上蔡,与胡琏血战,使其在坚城下不能前进半步。但肖锋又对参谋人员说:“最坏的情况是我们上岛胡琏也上岛。那样的话,我们准备得付出牺牲4000人的代价。”

10月24日中午,28军召开作战会议。肖锋以下,普遍对金门作战没有把握。82师师长钟贤文说:“这是我们解放大陆沿海的最后一仗,可不能打坏了。”邢永生说:“胡琏来了,敌人增兵了,还打不打?”85师师长兼政委朱云谦说:“是不是建议兵团推迟战斗?”

10月24日下午有确切情报:胡琏兵团准备增援金门。肖锋给兵团政治部主任刘培善打了最后一个电话。刘培善说:“敌人一贯会吹牛撒谎。就算胡琏兵团登上金门,什么工事也没有修筑,情况没有大的变化。兵团已经研究过了,我们要抢在胡琏兵团之前占领金门。今晚攻击决心不变!”

金门战役就这样无可挽回地发动了。我军上岛之后,国民党军有意识地专门打我渡船,使得渡船回头接后续部队的设想化作泡影。上岛将士进进不去,退退不了,成了孤军。岸上援军,捶胸顿足,无可奈何。敌胡琏部上岛后,对我军进行分割围歼,致我军全军覆没。

金门之战的失利,引起了全军、全国的震动,这次失败在我军战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过去战史上几次失利如长征中的湘江之战、红军西路军的失败及皖南事变损失人数也不少,但却没有一次是全军覆没,而这一次,我登陆部队的3个团,包括船工、民夫350人在内共9086人,除部分被俘外,大都壮烈牺牲!金门战役之后,粟裕本有一次“扳本”的机会。那就是抗美援朝。林彪避战,毛泽东不得不启用彭大将军。实际上毛泽东更希望粟裕去,可惜粟裕那时重病在床,已经无力指挥大的作战了。

这次打金门,本是一举解决台湾问题的极好机会。紧接而来的朝鲜战争又拖延了数年,数年后,粟裕蒙受不白之冤,失去了在一线领兵作战的权力,再也没有机会一展满腔抱负和才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