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的年尾,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到2022年,要形成全国政务新媒体规范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新格局。这意味着,政务新媒体将迎来更广阔的的发展空间。

新一年已经到来,勤奋的本猫斯结合当下政务新媒体的大环境,以及一些初露苗头的小趋势,预测了2019年政务新媒体将会呈现的五大趋势。若想顺势而为运营政务新媒体,就不要错过这份干货满满的文章。

账号整合,矩阵运营促影响力“升级”

随着多个部门改革的推进,政务新媒体的合并调整在新年伊始会密集出现,如@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微博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更名为“@中国警方在线”。

账号的更名并非注册信息调整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代表了对政务新媒体发展的策略改变,体现出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和整体统筹。上层账号的变化,也必然对从属的新媒体矩阵和多级账号带来影响。

整合是资源的再集约,整合必然带来数量的减少。因此,在账号整合后,政务新媒体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在整合后进行矩阵化运营,使政务新媒体的影响力不打折反而升级。

APP简化,政务“掌上办”成趋势

前两年有这样一个趋势,就是把政务APP建设当成一项政绩工程,单位和部门都想单独开发推广自身的APP,似乎只有独立运行才显得高大上。但实际上这种方式劳民伤财不说,效果也未见得好。

每个APP的开发都要投入相当的成本和精力,而且往往开发时轰轰烈烈,维护时却举步维艰。用户体验也不理想,通常的情况是:装了APP平时用不上,凭空占了手机空间;临时有需求要使用,经过注册、验证等一系列繁琐流程,还不如用线上其他方式更为方便。

这种现象再一次说明,政务功能的设定和群众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随着《意见》的出台,强化政务新媒体办事服务功能,围绕利企便民,聚合办事入口,优化用户体验,推动更多事项“掌上办”,政务APP精简化则必然成为趋势。精简后才可以让政务APP真正实现好用易用的效果。

服务强化,会互动的政务号更受欢迎

此前的各种政务排行或者指标设定中,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媒体属性指标过多,而对于互动性、服务性的客观衡量指标则较少。

2019年,政务新媒体的服务将得到强化并形成规模,媒体属性则会有所消弱。

要想把政务新媒体的服务性做足,信息发布、网民互动和线上政务服务的三位一体应始终坚持,多条腿走路,多管齐下,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政务新媒体的全方位需求。

传播为王,好内容要让更多人知道

做政务新媒体就是做内容,道理没变,但形式变化了,理念也要调整。

重视内容,一方面要强化“我要说什么”,另一方面则是把更多精力放在包装形式上的提升。但形式是为内容服务,内容为受众服务,如果政务新媒体的内容实现不了传播,内容就是无用功。

因此,2019年,内容的包装应该朝着使好内容也有信息传播能力的方向升级。

政务新媒体怎样实现高质量内容的有效传播,了解服务对象才是关键。订阅者的接收习惯、阅读方式、兴趣方向,都是决定传播效果的变量,因此摸准用户有助于政务新媒体扩大传播效果。

短视频发展,“动起来”的政务信息将受关注

2018年以来,政务短视频发展的风生水起,但热闹的背后也有隐忧。短视频传播范围广、更新迅速,热点交替频繁。娱乐式、同质化的内容大量出现,甚至直接的照搬抄袭屡见不鲜,但成功往往是难以复制的。

2019年,短视频仍有发展空间,“动起来”的政务信息会受到更多关注。但需要注意的是,政务新媒体在利用短视频运营时,必须找准自身定位,在实践中检验运营效果。

总之,《意见》的出台意味着发展趋势已经明确,如何实现目标就需要各路政务新媒体根据自身情况来制定“KPI”。归根结底,政务新媒体的核心还是在于政务宣传和政务服务,不论渠道如何变化,形式如何丰富,只要能体现政务实效,就是不忘政务新媒体建设的初心。至于实效是什么,则是政务新媒体在设立KPI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了。

2019年已经开局,你准备好了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