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蝴蝶效應這個說法不陌生吧,通俗來講就是剛剛開始一些原因所導致,然後長時間後會發生重大的改變。美國媒體曾經出版過一篇關於蝴蝶效應的文章,基於中國修建的三峽大壩裏存的水量太多,導致地球向自轉軸跑偏了三釐米。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三峽大壩的這個問題蝴蝶效應慢慢的明顯了,就是說以後可能還會往一邊跑偏。那麼疑問就來了,就像說的這種情況是不是真的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

  我國的三峽大壩是在1994年的時候開始動工建設,之後一直到2006年才完工建成的,三峽大壩的位置處在我國湖北省宜昌地界,建在這個位置的處於有利的,它不但處在長江的重要關鍵點,還位於在最強有力發電點,這是一個在中國很有力度的大型發電站。三峽大壩的存水量高達390億立方米,水的高度比河面高出95米,總體高度達到了175米。建三峽大壩的想法是有孫中山先生提出來的,就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國家就對這一想法很是重視,經過之後的幾十年研究和建造,花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才完成的一項偉大的工程。

  回到剛纔說的那篇美國媒體報道的文章上,說三峽大壩的存水量太多,影響的質量太大,才破壞了地球的自轉軸,從而使地球的自轉速變得比之前慢了,所以纔會讓地球的自轉軸跑偏。但是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只有地球上有足夠影響地球偏離自轉軸的質量物體纔會發生這種情況。難道說三峽大壩存水質量大對地球造成了影響?

  其實並不是這樣,再說三峽大壩的存水量能算的上世界最大的嗎?,比如一些其他國家的大壩胡佛水壩,還有伊泰普水壩等等,就像那篇文章就是不切實際的說法。如果說三峽大壩對其有影響的話,那麼說胡佛大壩對其的影響也是一樣是。實際上人類是無法對地球造成這樣程度的影響的,地球上的質量本來就分佈的很分散,地殼運動等一些自然現象纔會對地球造成一定程度影響的真正原因。

  三峽大壩這項偉大的工程對我國來說意義非凡:三峽發電站的作用大家應該有目共睹,它的發電能力促使它現在是中國甚至全世界最大的水裏發電站,三峽水電站的供電能力足以壓倒其他發電站,是我國西電東輸的供應點,每年爲我國提供的電能真是不計其數。大家都知道洪災的可怕,它這一點好處就是防洪,三峽大壩可以存大量的水,很有力度的控制了長江上游的水量,可以很好的預防洪災。

  航運也是三峽大壩最大的好處之一,大壩建成以後,不僅僅爲我國沿江的城市發展撐起了一片天,還爲貨物運輸提供了更大的便利,總之他的好處還是很多的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