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外手术机器人不断研发且功能逐渐完善,计算机导航或机器人辅助微创方面与传统手术相比优势明显,而且手术时间短、放射性损害小,被越来越多骨科医生所接受并在临床中推广应用。11月9日,济南医学会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2018山东济南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研讨会在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召开。会上,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国家级微创骨科机器人应用典型示范中心”揭牌。这是省内首个国家级骨科机器人应用示范中心,对全省骨科机器人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介绍,骨盆、脊柱、关节等部位骨折是常见的外伤,往往合并其他部位损伤,病情复杂,传统手术治疗具有切口大、出血多、放射线下暴露时间长、病人花费大等缺点。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16年12月引进国产第三代骨科手术机器人TiRobot系统,至今已先后对骨盆前后环损伤不稳定型骨折、脊柱骨折、股骨颈骨折、舟骨骨折等180余例病人实行手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天智航第三代骨科手术机器人TiRobot是我国自主研发、国家先进的最新一代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该机器人系统采用模块化、小型化和通用化设计。该院在应用基础上,联合解放军301医院等六家医疗机构共同申报了2017年科技部“数字诊疗装备研发”的重点专项,申报项目名称为“国产创新骨科机器人等高端诊疗装备区域应用示范”,根据《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立项的通知(二)》(国科生字[2017]49号),“国产创新骨科机器人等高端诊疗装备区域应用示范”获准立项,该院获批国家专项课题经费资金40万元。2018年2月2日上午,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了“国家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技术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建设工作研讨会”,该院院长刘士懂、创伤骨二科主任刘华水受聘为全国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首批指导专家。记者秦聪聪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