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外手術機器人不斷研發且功能逐漸完善,計算機導航或機器人輔助微創方面與傳統手術相比優勢明顯,而且手術時間短、放射性損害小,被越來越多骨科醫生所接受並在臨牀中推廣應用。11月9日,濟南醫學會顯微外科專業委員會2018年學術年會、2018山東濟南骨科手術機器人應用研討會在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召開。會上,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國家級微創骨科機器人應用典型示範中心”揭牌。這是省內首個國家級骨科機器人應用示範中心,對全省骨科機器人技術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據介紹,骨盆、脊柱、關節等部位骨折是常見的外傷,往往合併其他部位損傷,病情複雜,傳統手術治療具有切口大、出血多、放射線下暴露時間長、病人花費大等缺點。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於2016年12月引進國產第三代骨科手術機器人TiRobot系統,至今已先後對骨盆前後環損傷不穩定型骨折、脊柱骨折、股骨頸骨折、舟骨骨折等180餘例病人實行手術,取得滿意的臨牀效果。天智航第三代骨科手術機器人TiRobot是我國自主研發、國家先進的最新一代骨科手術機器人系統。該機器人系統採用模塊化、小型化和通用化設計。該院在應用基礎上,聯合解放軍301醫院等六家醫療機構共同申報了2017年科技部“數字診療裝備研發”的重點專項,申報項目名稱爲“國產創新骨科機器人等高端診療裝備區域應用示範”,根據《關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數字診療裝備研發重點專項2017年度項目立項的通知(二)》(國科生字[2017]49號),“國產創新骨科機器人等高端診療裝備區域應用示範”獲准立項,該院獲批國家專項課題經費資金40萬元。2018年2月2日上午,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召開了“國家骨科手術機器人應用中心技術指導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建設工作研討會”,該院院長劉士懂、創傷骨二科主任劉華水受聘爲全國骨科手術機器人應用中心首批指導專家。記者秦聰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