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建军时,武器简陋,单兵作战能力不足,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解放军从抗战时期开始,结合东北解放战争中的经验,开创性的建立了三三制战术。

三三制战术其实来源于日军步兵战术,在实战中改进提升。该战术要求士兵三人为单位,成一个战斗小组,三个小组为一个班。战斗小组中,三个士兵各负责进攻、掩护和支援,士兵在前、组长在后。一个班的士兵呈三角形进攻、防御。三个班成一个战斗群,相互配合、分工明确,战斗力分配非常合理。

战斗班在作战过程中,班长和组长会根据战局随时变换队形,口语、手语、军号、无线电等用来传递命令。所以,一个战斗群的控制范围能达到800米。

三三制战术起源于抗日战争期间,成熟于解放战争期间。在抗美援朝中,三三制战术可谓登峰造极,帮助武器简陋的解放军战胜了装备精良的美军部队。还有对印作战中,曾经出现过非常经典的战例:解放军三人消灭印军三个炮兵团。在一次战斗中,我军战士庞国兴、周文轩、魏应武与上级失联,他们组成临时战斗小组,穿插7.5公里后,连续夺取印军若干个炮兵阵地,击溃印军两个炮兵团,还缴获7门火炮。

中国志愿军的三三制战术,可以说非常出名,就连抗美援朝后,美国军官都给出了高度评价。称三三制战术是志愿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