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建立后,李渊立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这本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李渊的嫡次子李世民却非常生气,因为大唐的半壁江山都是他打下来,同时李渊违背了立他为太子的承诺,自古皇室无亲情,为了至高无上的那把椅子,李建成和李世民明争暗斗无数次。

李渊尽管深知骨肉相残之痛,可为了自己的皇权不受威胁,不得不平衡太子和秦王,可却不知哪有永久的平衡,当一方忍受时间过久了迟早会撕破脸面与对方殊死搏斗,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武德七年的杨文干之乱就是这场殊死搏斗前的前兆,李渊前往避暑行宫处理政务时接到密报,太子李建成勾结杨文干意图发动政变囚禁李渊。

李渊听后大怒一边派人拘押李建成,一边征召李世民带兵平定杨文干之乱,同时向李世民许诺杨文干平定后,他将改立太子。李世民大喜,马不停蹄地前往庆州剿灭杨文干,仪仗大义和兵强马壮,李世民很快地平定杨文干之乱,可见到李渊后他却傻眼了,因为李渊根本不打算他的诺言,并且很快释放了李建成,这让李世民愤恨不平。

杨文干之乱没让李建成的太子之位被废黜,反而稳如泰山,因为大家从这次事件中可以看出李渊完全就没有废立太子的心思,他认定了李建成是他的唯一继承人,即使李建成存在兵变的嫌疑,这也让李世民彻底断绝了通过李渊合法地获得太子之位的心思,于是联合天策府人员暗暗地准备了另一条路。杨文干之乱的影响还在于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关系再也无法通过政治手段进行压制,双方在最后只能活下一个人,再也没有共存的空间,这是李世民不得不挺而走险,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前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