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眼中的六朝风雅

六朝,是金粉东南的符号,它上承秦汉,下启隋唐, 是南京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在中华历史长卷中,六朝仿佛是一个淹没无闻的朝代,曾经恢宏一时的台城也在一夜之间淹没。

但那也是一个风华绝伦的时代。曹刘公宴,阮籍咏怀,陆机拟古,潘岳悼亡,左思咏史,陶潜田园。那是一个活着的时候唱“挽歌”,暂住几天要“种竹”,路走到尽头会“恸哭”,择婿之美在“袒腹”的时代。你在路上走的时候,到处可以遇到“礼岂为吾辈设”的狷介、“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的执着,喜欢喝酒、服药、行散,乘兴而往、兴尽而返。

贝聿铭眼中的六朝风雅

| 贝聿铭:南京六朝博物馆|

贝聿铭,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与中国文化风雅有不解之缘。他是美籍华人建筑师,生于广州,祖辈是苏州望族,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苏式建筑对他有很大的熏染。有人说,你可以没看过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也可以没去过肯尼迪图书馆,但你可能知道离我们最近的苏州博物馆,它就是出自贝聿铭之手。那经典性的山水庭院、叠石理水还原了宋明文人的风雅生活。

而在南京六朝博物馆(据称是贝聿铭收官之作),他让每个朝代看起来又都是那么风华翩翩。

贝聿铭眼中的六朝风雅

| 大型空间艺术 |

从大型空间装置艺术到博物馆的软装陈设布局,不管是视觉效果还是营造的意境,这个新馆都引领着我们感受六朝时期的风雅生活。“月亮门+满天星”的元素让装置艺术尽显,博物馆大厅除了彰显结构美和材料美的钢构玻璃天棚,南北平直墙面的贝氏“月亮门”,令人惊艳的还有地面上镶嵌在米黄石灰石板之间的78个玻璃窗,被设计团队称为“满天星”。现代展示设计融入传统造景手法以表达意境美,园林设计之一框景法被表现得恰到好处,圆形的取景框将里外连通,纵横轴墙面上六朝标识的条幅最为吸引眼球。

贝聿铭眼中的六朝风雅

此后,“月亮门”也火了一把,竟被全世界各地模仿,比如传到日本,被简化了很多装饰性的元素,形成极简的禅风韵味,最为重要的圆形得到了强化。

贝聿铭眼中的六朝风雅

| 竹、荷、木、石呈现的雅致意境 |

博物馆中随处可见由竹林等点缀的景观小品,优雅的格调和馆中播放的中国古典音乐,让参观者感觉轻松惬意。作为此馆的名牌——王羲之的集字,“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在竹影婆娑下,更添韵致。竹林、荷叶、木亭、棋盘、青石桥等元素营建的意境,更有米芾水墨山水画的幽然。

贝聿铭眼中的六朝风雅

贝聿铭眼中的六朝风雅

| 六朝的人们如此生活 |

不可思议吧,六朝就开始使用玻璃器皿,他们的烧瓷业也在发展,还是一个开始饮茶的时代,来看看他们是怎么生活的。

贝聿铭眼中的六朝风雅

这是东晋时期的青瓷香薰,在熏炉内点燃香料,有熏香衣物、消除疲劳及驱散蚊虫等作用,熏炉为六朝时期家居的常设用具之一,演变为我们现在的焚香。

贝聿铭眼中的六朝风雅

青瓷鸡首壶是六朝青瓷中的典型物件,其用途有酒器、茶具之说,是最早的执壶。

贝聿铭眼中的六朝风雅

床榻是六朝时期室内最主要的家具,可供休憩、读书、对弈、饮食、清谈等。

贝聿铭眼中的六朝风雅

现在看看,那个时代的一瓶一罐看起来都是那么简单,它没有十分复杂的工艺说明它的历史意义,也没有别致的花纹说明特定的寓意,甚至没有一件器物可以说明它的来龙去脉,因为它的故事早已经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可是,正因为它们的朴拙简单,我们仿佛更能与他们对话。我们能猜想它是怎么被设计的,还能感受到那种年轻自然的气息——那种当我们的民族还年轻的时候所散发出来的气息。

贝聿铭眼中的六朝风雅

很难想象那时候的人在乱世中却活得那样情趣盎然,那样精致文雅。想想也是,若非这份从容气质,他们又如何度过命运所设下的难关?他们就这样把对生活的信念一代一代传递下去,并且始终相信使得这片土地人杰地灵、富庶安康的精神是谁也抢不走的。

贝聿铭眼中的六朝风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